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4例Ⅱb~Ⅲb期乳腺癌患者分为TAC组(63例)和FAC组(61例),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个周期评价1次毒性反应。结果:原发肿瘤缓解率在TAC组为85.7%(54/63),FAC组为37.7%(23/61),P<0.05。临床完全缓解率在TAC组为7.9%(5/63),FAC组为0,P>0.05。疾病进展在TAC组为0,FAC组为3.3%(2/61),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脱发。TAC组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及脱发较FAC组严重(P<0.05),并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如手足麻木等)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结论: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均有较好的缓解率,TAC方案优于FAC方案。TA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FAC组,但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依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2随机对照试验的4条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s RevMan 5.0.18 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9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与一方通治的中药治疗方法比较,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提高有效率。结论现有的有效数据表明,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优于不分周期的中药治疗,但受纳入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目前还不足以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保乳术后背阔肌微小肌瓣即时填充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的进步,为保乳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保证。但国人乳房相对较西方人小,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如不适当地进行填充修复常可出现局部凹陷畸形,造成保乳术后乳房外观上的缺陷。我们采用背阔肌带蒂微小肌瓣即时转移的方法进行保乳术后乳房塑形32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唑来膦酸组29例,帕米膦酸二钠组25例。给药方法:唑来膦酸4mg+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帕米膦酸二钠6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4h;均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疼痛缓解情况:唑来膦酸组完全缓解(CR)15例(51.7%),部分缓解(PR)9例(31.0%),临床获益[CR+PR+轻度缓解(MR)]93.0%;帕米膦酸二钠组CR11例(44.0%),PR7例(28.0%),临床获益88.0%。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结论 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的疗效;两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相似,但唑来膦酸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5.
王一安  钟少文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52-1753
目的:总结中医内外合治难治性乳痈的体会。方法:中药内服合中医外治法(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中药外敷、药捻、手术治疗)。结果:50例经治疗,均获一次性治愈。患者自我评估结果为满意38例,一般12例,差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合理的中医内外合治是治疗难治性乳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艾灸防治乳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进行疗效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盐酸格拉司琼针(化疗前后各静脉推注1次,总用量(6 mg)止呕治疗;治疗组配合隔姜艾灸疗法,从化疗前1天开始,1次/d,每次30 m in,共3 d。观察化疗第1~7天的消化道反应情况,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级,同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患者一般状况Karnofsky得分。结果:恶心的完全控制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化疗第1天P>0.05;第2~7天P值均<0.05)。t检验比较两组恶心的持续时间,结果显示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艾灸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较单用可更有效改善乳腺癌联合化疗方案所致恶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自制矫正器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矫正器矫治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23例,佩戴矫正器时间3~4个月。结果:23例患者拆除矫正器后,经过6个月~2年随访,乳头未见回缩,疗效满意。结论:自制矫正器矫治乳头内陷的方法,是目前矫正乳头内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回顾性抽取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人数占比、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等,在临床药师干预跟踪后,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内分泌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实施前(2019年)的41.17%,经干预后下降至(2021年)39.17%;使用强度从实施前的43.76 DDDs,经干预后下降至32.07 DDDs;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人数占比从干预前的41.97%,下降至干预后的24.7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从实施前的21.17天,经干预后下降至17.17天;以上数据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管控可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缩短使用疗程,PDCA循环法的干预有利于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同胞三兄弟同期患食管癌江柏青,刘学奎,钟少文(附属医院胸外科)关键词食管肿瘤/家族和遗传例1,肖有胜,男,48岁,住院号81341。胸骨后疼痛伴进食困难3个月,于1992年10月6日入院。体检;较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未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