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撑式免充气建腔器械设计和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研究团队研发的建腔器械实施免充气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病变2例;行单侧腺叶切除2例,单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16例,双侧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2例。手术时间(120.50±40.62)min;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32±3.00)个;术后拔管时间(3.68±2.34)d;术后喉返神经麻痹1例;术后穿刺隧道出血1例,局部加压包扎后停止;术后低钙抽搐1例,3 d后缓解;手术满意度(8.28±1.42)分。结论内撑式免充气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临床可行,安全性类似于CO2充气手术,操作简化,同时有降低医疗成本和麻醉风险优势,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展型背阔肌乳房再造术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32例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展型背阔肌乳房再造术患者(观察组)和34例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预后,并分析观察组重建乳房外形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5%vs.32.4%,P0.05)。所有患者随访18~60个月,中位时间44个月,观察组局部复发2例,远处复发3例;对照组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vs.91.2%,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分优良率为90.6%。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展型背阔肌乳房再造术安全有效,重建的乳房外观满意,且不增加并发症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手术治疗乳腺癌152例,其中根治术30例。改良根治术122例,统计分析其术后皮瓣坏死率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结果:152例患者中36例皮瓣坏死(23.7%),皮瓣坏死与皮缘的对称性、真皮下血管网的完整性、伤口与腋窝的加压与否明显相关(P〈0.01),与基础病、手术方式、游离皮瓣的工具、止血剂的应用无关(P〉0.05)。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的完整性的破坏是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其解剖认识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式双环乳晕切口与经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40例多中心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环乳晕切口组与经乳晕切口组各20例。通过对术中和术后相关数据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环法组相比经乳晕切口组,切除肿瘤数量较多,肿瘤较大,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术后美容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结论 相比经乳晕切口,改良式双环乳晕切口在处理乳腺不同象限纤维腺瘤、肿瘤(或腺体)较大(多)、经乳晕切口显露困难以及需要术中即刻腺体再塑形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BC)和女性乳腺癌(FBC)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异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MBC病人及配对的50例FBC病人进行分析,采用SPSS 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MBC病人5年生存率为40%,FBC病人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TNM分期和M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 < 0.05);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以及辅助内分泌治疗和F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 <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是影响FBC 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是影响FBC 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不同厚度组织中癌变的趋向,为乳腺癌病人保留NAC安全性提供病理学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保留NAC的安全性。方法分别取NAC下0.5 cm、1.0 cm、1.5 cm厚度组织并标记,用10%甲醛溶液把切取的组织固定24 h后制成蜡块,以4 μm厚度为标准切片2张备用。一张作常规HE染色,另一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变化水平。结果常规HE染色检测癌细胞显示NAC下1.5 cm的厚度组织中癌细胞浸润阳性率为7.14%,而1.0 cm和0.5 cm处厚度组织中均无癌细胞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hTERT蛋白变化中,NAC下1.5 cm、1.0 cm厚度切缘组织均有阳性表达,hTERT阳性表达率在NAC下0.5 cm、1.0 cm、1.5 m厚度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随厚度的增加,阳性率有增加趋势;在1.5 cm处,常规病理与Western blotting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确定NAC安全性方面,分子病理学比常规病理学检测敏感性高,肿瘤在NAC厚度中细胞分子水平发生变化的厚度范围是0.5 cm以外,保留NAC时厚度应不大于0.5 cm。  相似文献   
8.
吴凤  金功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70-1673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不同病理类型叶状肿瘤前哨淋巴结受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及其前哨淋巴结活检情况,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共49个叶状肿瘤中,31个为良性,12个为交界性,6个为恶性.所有肿物呈实质性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形态以分叶状及边界清晰较常见(P<0.05),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血流显示59.2%(29/49)的肿物内可见Ⅱ~Ⅲ级血流信号.其中良性叶状肿瘤边界清晰更为常见(P<0.05),前哨淋巴结未见受累;恶性叶状肿瘤内部多呈囊性变(P<0.01),可伴前哨淋巴结转移(P<0.01).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些特征性,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及内部是否有囊性变结合淋巴结受累情况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双荷包结直肠吻合(端端)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国产管型一次性吻合器行双荷包端端吻合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临床早、中期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病例4例(8.51%),直肠阴道瘘1例(2.12%),均治愈.2 a局部复发率8.51%(4/47),两年生存率91.49%(43/47).结论:双荷包结直肠端端吻合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方法简便、可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即时以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使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术中改进:注意保护乳房皮肤的感觉神经、保留胸背神经及二级分支,采取皮瓣翻转法乳房塑型,行腋窝填塞和腋前皱襞的重建以及切取皮瓣的组织量大于切除的20%~50%腺体量等。结果:28例即时乳房再造全部获得成功。随访12~36个月,均生存,无局部复发,其中1例术后10个月骨转移,1例2年后肺转移;美学效果:优18例,良6例,一般2例,差2例;再造乳房皮肤的感觉、乳头的竖起功能存在,自然下垂,外形对称,腋窝饱满,患侧肢体运动范围较常规改良根治术明显增大。结论:对于选择合适的病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安全、有效,术中几点合理的技术改进可以明显提高再造乳房的质量和自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