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5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过去的数十年内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是最主要的癌症致死原因。既往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在CR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表观遗传学改变也可能是肿瘤对放化疗产生抵抗,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可逆性是表观遗传学改变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观遗传药物就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这些药物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取得良好的疗效。近年,已经有研究将表观遗传治疗方法运用到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本文旨在对表观遗传药物应用于CRC治疗中的一些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之间的关系,探讨CASR甲基化作为潜在的ESCC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析6株食管癌细胞系、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以及68例原发ESCC组织中CASR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5-Aza)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系中CAS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株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70、KYSE140、TE8、BIC1)CASR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而KYSE510未发生甲基化。KYSE30、KYSE140细胞系CASR基因表达缺失,5-Aza处理96h后恢复表达;而KYSE510处理前后均有表达。在68例原发ESCC组织中,CASR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71%(48/68),而在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ASR启动子区均未甲基化(0/8)。CASR启动子区甲基化与ESCC患者的年龄构成(χ2=1.114,P=0.291)、性别(χ2=0.342,P=0.558)、肿瘤位置(χ2=1.209,P=0.546)、临床TNM分期(χ2=0.181,P=0.670)及淋巴结转移(χ2=1.169,P=0.280)无关。结论:CASR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受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调控;CASR启动子区甲基化在ESCC组织中频繁发生,可能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4例早期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ESD治疗,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切除黏膜平均最大径为3.0 cm,范围1.5~6.5 cm。病变完整切除151例(92.07%),治愈性切除143例(87.20%),术中穿孔3例(1.83%),1例外科手术修补,2例内科保守治疗。纵膈积气或反应性渗出3例,保守治疗痊愈。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迟发出血。本院随访1次以上112例,电话随访30例,失访12例。随访发现病变残留2例(1.22%)。结论观察结果显示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与日本的报道结果近似,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ESD是治疗食管浅表鳞状细胞瘤变的有效治愈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ACT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改变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y,IHC)方法检测16例CRC临床标本中DACT2的表达。PCR检测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前后CRC细胞系中DACT2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BSSQ)检测组织标本和细胞系中DACT2的甲基化状态。对比分析基因表达与甲基化的对应关系。结果 DACT2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癌旁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部分CRC组织中DACT2表达下调,比例为68.75%。DACT2在RKO细胞系中表达缺失,在HT-29中呈弱表达,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后表达恢复或增强。MSP、BSSQ分析显示,RKO呈完全甲基化,而HT-29、DLD-1、SW480呈部分甲基化。CRC组织标本中DACT2甲基化率为56.25%。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与DACT2表达呈对应关系(P=0.009)。结论 DACT2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而DNA高甲基化是DACT2的表达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肝癌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肝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已有的研究集中在遗传学改变导致的肿瘤抑制基因功能缺失、癌基因突变和异常扩增方面,进一步研究则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发挥着双重调控作用:在肿瘤发生的起始阶段TGF-β扮演着肿瘤抑制者的角色,而在进展期TGF-β起着促使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阐述对肝癌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rtis,EG)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0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结果本研究中40.0%的患者有过敏史,25.0%伴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85.0%患者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00%患者胃肠道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等处取材,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50.0%。对症治疗对于轻症患者有效,激素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有效。结论 EG是过敏反应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均无特异性,外周血和胃肠道黏膜的病理学检查中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内镜下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取活检组织可提高诊断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贲门息肉的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2012年-2013年134例贲门息肉患者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贲门息肉的检出率为0.495%。134例贲门息肉中,增生性息肉123例,贲门腺癌2例,胃底腺息肉9例。增生性息肉的组织来源主要为胃柱状上皮。贲门增生性息肉常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结论贲门息肉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最多见的是增生性息肉,极少数为贲门腺癌。  相似文献   
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翻译区互补结合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miRNAs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作用,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表观遗传学调控对miRNAs的转录非常重要。肝细胞癌中miRNAs的表达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MALT(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淋巴瘤及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pylori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结局主要与H.pylori致病因子、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有关。目前宿主基因易感性的差异在H.pylori感染致病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宿主免疫基因的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从宿主TOLL样受体、NOD受体、CD14及HLA等免疫因子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