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薄层增强 MR及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51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薄层增强 MR及临床资料。按部位分为 A组(鞍区 +松果体区)17例、B组(侧脑室周围) 22例、C组(基底节 +丘脑区)12例。对三组患者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形状、生长方式、边界、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椒盐征、伴囊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的年龄分别为:A组(18.24±4.74)岁, B组(21.68±7.89)岁, C组(19.92±10.6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95)。性别男 /女比例分别为: A组(9/8),B组(18/4),C组(12/0),P=0.010。形状(团块状 /不规则状)比例分别为:A组(16/1),B组(22/0),C组(0/12),P<0.001。生长方式(肿块型 /蔓延型)比例分别为: A组(17/0),B组(0/22),C组(12/0),P<0.001。边界(清楚 /不清楚)比例分别为: A组(16/1),B组(20/2),C组(9/3), P=0.254。强化方式(均匀 /不均匀)比例分别为: A组(14/3),B组(9/13),C组(2/12),P=0.001。强化程度(轻度 /明显)比例分别为: A组(16/1),B组(19/3),C组(11/1),P=0.708。椒盐征(有 /无)比例分别为: A组(10/7),B组(13/9), C组(5/7),P=0.574。伴囊变(有 /无)比例分别为:A组(7/10),B组(18/4),C组(8/4),P=0.031。三组的性别、形状、生长方式、强化方式、伴囊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的边界、强化程度、椒盐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性别、病变形状、生长方式、强化方式、伴囊变表现具有部位特征性,患者的年龄、病变边界、强化程度、椒盐征不同部位具有共同性,熟悉颅内生殖细胞瘤的 MR及临床特征,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的临床、影像及脑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EACMP发作期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发病年龄37~68岁,平均535岁;假愈期5~50 d,平均23 d。DEACMP的首发症状依次为反应迟钝(14例)、言语异常(12例)、傻笑(8例)、记忆力减退(5例)、情感异常(2例)和震颤(1例)。疾病达到高峰时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候群;其中,痴呆症候群(41例)表现为言语异常、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情感异常及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症候群(38例)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摸索、共济失调、小碎步、肢体瘫痪和震颤,其他症状(30例)表现为二便失禁、癫痫和失语。42例在DEACMP发生后1周内行头MRI检查;其中,脑白质受累型17例,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的白质脱髓鞘;基底节受累型12例,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及苍白球的弥漫性病变;多灶型13例,病灶弥漫和多部位受累。DEACMP发生后1周内脑电图检查示高度不正常11例,中度不正常13例,不正常9例,轻度不正常5例,正常4例。结论DEACMP常见的首发症状依次为反应迟钝、言语异常和傻笑;疾病高峰时主要表现为痴呆、精神症状、运动障碍和其他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及基底节区累及,临床特点与颅内责任病灶相关。脑电图特点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减慢、节律减少或消失,θ波和δ波增多甚至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和修订,并提出建议案,旨在对腰椎峡部裂进行更精准的医学鉴定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颅脑MRI表现,进一步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手术病理证实的15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颅脑MRI表现,男性77例、女性73例,男∶女=1.05∶1,平均年龄53.2(28~87)岁,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15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单发病灶56例(37.3%),多发病灶94例(62.7%);幕上皮质下及深部脑白质为好发部位,小脑、脑膜、室管膜也可受累。平扫大部分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148例病灶可见强化。增强病灶位于脑实质的93例、可见脑室播散病灶的42例、可见硬脑膜强化的5例、累及柔脑膜的7例、累及神经的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大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发病灶多见,MRI表现各有特点,增强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及规律性。全面了解并掌握MRI表现特点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最终确诊仍需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黄敏华  郑奎宏  张静  郭勇  林伟 《武警医学》2011,22(2):167-168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困扰患者的一种常见病,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相应的颅神经在脑干前0.5~1cm区域受到搏动性血管压迫所致。MRI由于具有高空间辨力和组织分辨力,可清楚显示三叉神经及其周围细小血管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脑病,包括代谢、中毒及放射性脑病等临床常见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临床常见脑病患者43例,其中中毒性脑病17例(包括装修苯中毒1例、鼠药氟乙酰胺中毒1例、化疗药物中毒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4例、一氧化碳中毒5例、海洛因中毒1例)、放射性脑病5例及代谢性脑病21例(包括Wernick脑病2例、低血糖脑病4例、肝性脑病4例、尿毒症性脑病5例、桥本脑病3例、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卟啉病1例、伴有囊肿及钙化的白质脑病1例),总结分析临床常见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临床表现:不同病因脑病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言语含糊及计算力减退等,部分患者表现为肢体力弱或无力,少数患者表现为语音障碍、眼球固定、发作性肢体抽搐及腹痛等。(1)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伴记忆力减退(脑病中苯中毒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化疗药物中毒5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放射性脑病5例、尿毒症性脑病5例、桥本脑病3例),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低血糖脑病2例、肝性脑病4例);(2)精神行为异常(桥本脑病3例、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3)表现为言语含糊伴计算力减退(海洛因脑病1例);(4)部分患者表现为肢体力弱或无力,少数患者表现为语音障碍、眼球固定、发作性肢体抽搐及腹痛等,其中包括放射性脑病3例、低血糖脑病2例、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卟啉病1例、伴有囊肿及钙化的白质脑病1例表现为肢体力弱,Wernick脑病2例表现为进行性声音嘶哑伴双下肢力弱及眼球固定,苯中毒及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各1例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抽搐,卟啉病1例表现为发作性腹痛、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病变主要累及白质、基底节核团,少数可累及脑室旁及导水管区域,仅1例表现为广泛性脑萎缩。病变表现以白质脑病为主者包括苯中毒、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化疗药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海洛因中毒、尿毒症性脑病及桥本脑病患者;伴钙化与囊变的脑白质病患者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区多发大小不等囊状病灶;以基底节核团病变为主者包括低血糖性脑病、肝性脑病、卟啉病、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及海洛因中毒性脑病;Wernick脑病患者病灶多位于三脑室旁、侧脑室旁及导水管周围;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表现为广泛脑萎缩。结论临床上常见类型的脑病病因多样,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包括广泛的白质脱髓鞘、皮层萎缩及基底节区病变等,诊断应结合临床、影像学特点及相应的病史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R原始图像光野外的影像成因,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方法:分析原始图像光野外影像成因及射线来源,比较指示野与实际射线光野是否一致,外加遮线器以增加遮线器厚度减少漏线,使用自制可调手动遮线器对身体附近射线进行遮挡实验。结果:DR原始图像光野外影像是直射线方向产生的散射线照射到患者后在探测器形成的影像。结论:DR原始图像实际光野外影像是原发射线方向上的散射线照射到患者后,由于探测器(FD)比较灵敏,使患者肢体在探测器实际射线光野外形成的污渍影像,符合散射线"污渍效应"成像。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8岁,1d前出现剧烈头痛,头痛进行性加重,伴发热、全身大汗,烦躁不安,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饮食皆差,小便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不同程度肝硬化的鉴别能力.方法 共36例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CT和MR灌注成像.正常对照组11例,肝硬化组25例,属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的13例,定为肝硬化1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8例,C级的4例,一并归入肝硬化2组.DWI扫描,计算各例肝脏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CT、MR灌注成像,以脾脏的峰值时间为界,分别计算脾脏峰值前后肝脏的曲线最大斜率(steepest slope,SS),以脾峰值前后2个斜率的比值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记为[SSr(ct)=SS前/SS后]和[SSr(mr)=SS前/SS后].结果 肝硬化1组的肝脏平均ADC值(1.35±0.12)×10-3mm2/s,肝硬化2组为(1.32±0.16)×10-3mm2/s,2组间比较P>0.05;正常对照组平均ADC值为(1.52±0.31)×10-3mm2/s,与2组肝硬化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灌注结果:3组的SSr(ct)分别为0.95±0.28,2.01±0.66, 0.72±0.26.MR灌注结果:肝硬化1组的SSr(mr)为1.17±0.49,肝硬化2组 为2.31±0.76,正常对照组为0.66±0.24.肝硬化患者动门脉灌注比例较正常组加大,但肝硬化1组与正常组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肝硬化2组与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肝硬化1组相比,肝硬化2组动门脉灌流已经出现比例倒置,2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CT、MR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肝硬化的血流灌注的情况,也能反映和肝硬化的程度有相关性,较之DWI成像和ADC值对肝硬化的评价,CT和MR灌注成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1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神发作,间断服用妥泰药物,效果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不能言语,不能控制大小便,行为表现躁动.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迟缓,不能言语,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定向、认知和理解力均没有反应,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电图示各导散见棘尖波、慢波,左额区明显.MRI表现提示Ras-mussen综合征(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