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人女,22岁,因上颌前牙排列不齐就诊。临床检查:颜面部颌骨发育正常,恒牙列,23异位于11与21之间唇侧,牙冠近中扭转,压迫于21牙颈部;11牙冠变异,唇面锥形,舌侧畸形尖,22与24之间有3mm间隙,21无松动。口腔曲面断层片显示:23异位于11与21之间的根方,其中21的近中牙根被压迫而部分吸收,11牙根比正常牙根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巴胺在大鼠不同节段远端结肠黏膜上引起的离子转运变化。方法剥离健康成年SD大鼠不同节段远端结肠黏膜,运用短路电流技术研究多巴胺对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结果黏膜基膜侧应用小剂量多巴胺(<1 mmol/L)可使短路电流曲线下降,越靠近肛门的黏膜上皮细胞对多巴胺的反应越大,而远离肛门的远端结肠黏膜基膜侧应用大剂量(1 mmol/L)多巴胺使短路电流曲线上升。结论大鼠不同节段远端结肠黏膜对不同浓度的多巴胺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T-14)对猪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压力梯度(PPG)的影响及其对供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对巴马小型猪,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全肝移植对照组4例、30%小体积肝移植组(小肝NS组)7例和30%小体积肝移植+SST干预组(小肝SST组)7例,各组均在非静脉转流条件下行肝移植术;SST-14干预方案:受体门静脉开放前3 min团注125μg,然后以5μg.kg-1.h-1持续给药24 h,小肝NS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比较各组受体7 d累积存活率,再灌注后2 h及术后第1、2、3、5、7天肝肾及凝血功能变化,水柱法经门静脉和下腔静脉测压并计算术中及术后7 d内PPG值的变化,并比较再灌注后2 h各组移植肝病理学改变。结果小肝SST组供肝7 d累积存活率较小肝NS组明显增加(85.7%vs.42.9%),但由于例数较少,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747);与全肝对照组比较,小肝NS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至术后第5天,TBIL和PT值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肝NS组比较,小肝SST组TBIL、ALT、AST和P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各指标与全肝对照组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2 h,小肝SST组移植肝病理损伤较小肝NS组明显减轻,术后7 d内PP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ST-14可显著降低猪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持续增高的PPG,减轻移植肝病理损伤,从而改善小体积供肝功能,延长受体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6.
7.
胫骨下三分之一骨折超大型钢板内固定并发胫前综合征2例报告于治涛赵文超战文娟(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胫腓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传统的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案。但钢板体积大引起胫前综合征者少见,也应在临床工作中引起注意。我...  相似文献   
8.
胫骨中下段斜形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38例新鲜的胫骨中下段斜形骨折,其骨折线的长度大于2~(1/2)胫骨直径的,采用了较小切口,不切开和分离骨膜,将骨折复位后,用1枚~2枚螺丝钉固定的方法,术后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参七接骨胶囊”口服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38例患者,男27例,女11例,年龄10岁~64岁,平均年龄2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并分析1.5 T MR影像特征与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的关系及病理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腮腺肿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1.5 T MR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良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组)。分析并比较良恶性肿瘤的MR及病理结果、良恶性肿瘤MR影像结果特点(包括位置、形态、密度、轮廓)、良恶性组MR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结果MR诊断腮腺肿瘤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良恶性肿瘤MR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恶性肿瘤在位置、形态、密度、轮廓等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肿瘤MR动态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比率高于恶性组(P < 0.05),恶性组廓清型(廓清率 < 0.3%)比率高于良性组(P < 0.05),良性组峰值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 T MR在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12例,其中肝内胆管癌8例、下端胆管癌1例和胆囊癌3例。所有患者予伽马刀放疗(总量42—50Gy);ZELOX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最多6个周期(奥沙利铂130mg/m2,dl;卡培他滨2000mg/m2,d1~14);每个化疗周期给予Bevaci-zumab(5mg/kg)。观察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了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5个,中位放疗剂量46Gy。随访患者全部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中位TTP7.2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其中CR0例,PR6例(50%),SD4例(33.3%),临床获益率83,3%,1年和2年生存率为58.3%和O%。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毒副作用轻微,多为1~2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