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用于实验。实验分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葡萄糖交替处理组(5.5/28 mmol/L葡萄糖)。其中葡萄糖交替处理模拟人血糖波动状态,方案是前12 h内每隔4 h交替培养,后12 h内葡萄糖维持5.5 mmol/L水平,按此循环,共培养48 h。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标仪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交替处理组降低HUVEC细胞活性(P<0.01);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P<0.01);增加自噬相关基因Atg4和Atg5的表达(P<0.001)。【结论】波动性高糖可能是先通过诱导HUVEC产生氧化应激,进而使HUVEC产生自噬,最终降低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44例的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根本病理是瘀血,即脉道瘀阻和离经之血。其瘀血的产生,有因虚火、阳亢、气滞等不同,故分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三型论治,用中药内服配合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理论及治法,各有创建。我是选用《景岳全书》的加减一阴煎(生地、芍药、麦冬、熟地、炙甘草、知母、地骨皮)随证化裁,治疗下述6型糖尿病。1、阴虚胃热型:本型主证多具有多食善饥,口渴引冷,小便频多,形体日渐消瘦,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苔白而干,脉弦洪数或弦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在300~400毫克%之间,尿糖(+++)以上。用药:熟地15克,生地15克,生石膏30克,地骨皮2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玄参15克。2、阴虚阳亢型:本型“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尿液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兼有烦躁易怒,头痛且胀,眼目昏眩,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在250~  相似文献   
4.
肠气囊肿症是较少见的疾患,现将我们所见到的4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性。28岁,工人,住院号64—4866。周期性剑突下隐痛、饱胀和伴有吐酸臭样食物四年,近两年加重。钡餐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梗阻、胃下垂。于64年6月拟手术治疗入院。体查: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消瘦,腹平无腹膜刺激征,脐周可见胃、肠型和顺、逆蠕动波,有震水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肝浊音界不清。血常规:Hb8.5克%,WBC6500.A/G:3.0/2.6。啕、腹透视和照片:双膈下有少量游离气体,肠曲无扩张和气液面,提示上消化道穿孔,但无穿孔症候。于同年7  相似文献   
5.
胃癌形成中NF-κB的表达和其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形成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的表达规律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NF-κB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30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和40例GC组织中NF-κBp65、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NF-κBp65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其阳性表达GC组(62.50%)和NGM组(6.70%),GC组和IM组(20.00%)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GC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则呈递增趋势,GC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中NF-κBp65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NGM→IM,NF-κBp65与AI呈正相关(r为0.52,P<0.05);从Dys→GC,与AI负相关(r为-0.49,P<0.05)。在GC形成整个过程中,NF-κBp65与PI呈正相关(r为0.57)。结论在GC形成过程中,NF-κBp65的表达呈递增趋势;NF-κB的表达上调可能是GC形成的早期事件;NF-κB在GC形成的不同阶段均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但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早期促进细胞凋亡,后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张明亮  张健 《中医杂志》1992,33(11):14-15
1 视网膜静脉阻塞陈某,男,58岁,干部。1991年9月12日就诊。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0天。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常前额头痛,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查视力右眼4.1。眼底: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模糊,表面有出血斑,视网膜静脉扩张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壁形态结构、零应力状态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凋亡和去分化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部分分支,使血液全部经由枕动脉流出,造成左颈总动脉(LCA)低血流和低切应力以及对侧右颈总动脉(RCA)高血流和高切应力状态,以假手术不结扎动脉的动物为正常对照。取LCA和RCA,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血管零应力状态下的张开角;TUNNEL法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结果 术后7d,低切应力LCA的内径减小了13%左右,壁厚内径比显著增加,张开角显著减小;内皮下层明显增厚,VSMC凋亡数量显著增加,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血流切应力显著降低会在短期内引起血管重建,提示VSMC凋亡和去分化可能是低血流和低切应力导致血管重建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增光袋泡剂治疗青少年近视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光袋泡剂是著名眼科专家张怀安经验方 ,对治疗青少年近视有较好的疗效。 2 0 0 1年 1月开始笔者采用增光袋泡剂 ,治疗 12 0例青少年近视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 (2 18只眼 ) ,其中男 5 8例 ,女 6 2例 ;年龄 10~ 15岁 ,平均 12 5岁 ;病程 3个月至 2年 ,平均为 8个月。本组观察对象 :①视力下降时间最长不超过 2 4个月 ,未配戴近视眼镜矫正者 ,无明显家族遗传史。②远视力低于1 0 ,近视力正常。③屈光度不超过 - 3D。2 治疗方法采用本院制剂室提供的增光袋泡剂 ,药用 :党参、千里光、菊花、甘草等。 9g…  相似文献   
10.
舒肝明目丸对兔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肝明目丸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创伤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手术创伤组只分离球结膜及剪断直肌,封闭创口.模型组及药物组除按手术创伤处理外,用1024g压力的钳子于12点位球后2~3mm处夹紧视神经15秒造成视神经夹伤后缝合创口.将模型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再分为3天组及14天组.共分6组,每组4只兔,观察各组在夹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在以上指标改善方面,药物组优于模型组(P<0.01),手术创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肝明目丸对兔夹伤型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