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人体前胸矢状面倾斜度的大小及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予正中矢状面重建。分别测定上中下胸廓层面前后体表中线至脊髓距离及各层上下间距,计算出前胸倾斜度。查TMR表得出中平面深度及脊髓深度处上中胸及中下胸层面剂量误差。结果前野各层面至脊髓距离变化较大,后野变化较小。人体前胸倾斜度范围为25~56°。上中胸段组的上下缘剂量误差较大,躯体中平面平均相差8%,脊髓17%。中下胸段组剂量误差较小,躯体中平面4%,脊髓7%。误差随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根据倾斜度得出合适的楔形板修正角度大约为10~35°。结论人体前胸矢状面存在自然倾斜度,这种倾斜影响前野剂量分布,应予以个体化修正。建议根据角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头足向楔形板优化。  相似文献   
2.
马蔺子甲素和甘氨双唑钠都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药物,目前处于临床Ⅳ期试验中。国外报道某些硝基咪唑类增敏剂有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国内有关报道尚少。为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新药对荷瘤机体照射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是过去几十年来肿瘤治疗中最显著的进展之一, 彻底改变了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治疗模式, 有效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CAR-T细胞治疗较高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 以及部分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未缓解或在短期内疾病快速进展, 研究者们正在寻找一些联合治疗措施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 其中放疗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可与CAR-T细胞治疗联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综述了放疗协同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的理论依据、放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疗与CAR-T细胞治疗的顺序、放疗的靶区及剂量等, 以期为放疗协同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的应用及方案的优化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4.
放射增敏药马蔺子素对H22肝癌小鼠肺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增敏药马蔺子素对荷瘤动物肺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肿瘤对照组、单放组、马蔺子素 放组、5-FU 放组.治疗后观察各组肺转移情况;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比较各组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 (1)马蔺子素 放组未发现转移,其余组均有转移;(2)单放组血CD4(27.60±5.04)、CD8(15.94±3.40)较健康对照组(47.74±7.34、22.77±3.46)下降(P<0.01,P<0.05),而马蔺子素 放组CD4(43.3±11.07)回升(P<0.05);(3)马蔺子素 放组肿瘤VEGF评分(2.92±2.02)较肿瘤对照组(4.64±1.02)、单放组(5.86±0.98)、5-FU 放组(4.89±1.78)降低(P<0.01);(4)马蔺子素 放组肿瘤MVD计数(26.14±9.85)较低,单放组(53.29±12.62)较高(P<0.001).结论 在小鼠H22模型上,马蔺子素能抑制肺转移,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免疫及减少肿瘤VEGF、MVD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造血系统是放射治疗较为敏感的组织之一.全身或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会引起血像明显下降,这已有定论.长期以来,临床治疗中为监测患者血像变化,采用每周1次查血像.该种方法是否必需,常规放疗如何影响血像,为此,我们对本科收治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次局部照射对H22肝癌移植小鼠肺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模型,总计96只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肿瘤对照组和肿瘤照射组。观察局部肿瘤生长和肺转移情况,并进一步研究肿瘤增殖核抗原计数(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浆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肿瘤照射组皮下肿瘤缩小,抑瘤率约为30%,但该组大体和镜下肺转移数及死亡数较肿瘤对照组高(χ2=8.31、4.48、9.60, P<0.05),转移结节大多明显。肿瘤对照组和照射组PCNA、 VEGF、 MVD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3.78、-2.47、-6.43, P<0.05)。肿瘤照射组血浆T细胞亚群CD4和CD8较健康组有明显下降( t =4.72和3.31, P<0.05)。结论 局部照射H22肝癌移植小鼠模型可使皮下肿瘤缩小,但有可能增加肺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7.
甘氨双唑钠对H22肝癌移植小鼠肺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型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对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模型,设对照组、单放组、甘氨双唑钠 照射组、氟尿嘧啶 照射组。治疗后比较各组肺转移情况,并进一步研究该药对肿瘤增殖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及血浆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甘氨双唑钠 照射组未发现转移,其余组均有转移。对照组、单放组、氟尿嘧啶 照射组、甘氨双唑钠 照射组PCNA计数分别为120.29、59.71、55.43、21.86(F=245.00,P<0.01),VEGF评分分别为4.64、5.86、4.89、3.27(F=4.56,P<0.05),MVD计数分别为37.29、53.29、40.14、27.43(F=7.48,P<0.01)。甘氨双唑钠 照射组与单放组比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结论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模型显示甘氨双唑钠能减少肺转移,可能与肿瘤内VEGF、MVD表达减少有关,但对T细胞亚群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Walker-256及小鼠H22两种肿瘤模型的成瘤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及小鼠H22两种皮下肿瘤模型,1周后观察其出瘤率和肿瘤大小,观察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1周后两种鼠肿瘤模型出瘤率分别为98.57%、97.14%(P〉0.05);肿瘤直径分别为(9.61±2.90)mm、(8.25±1.89)mm(P〉0.05);大鼠Walker-256模型有肿瘤自然消退现象,而小鼠H22模型肿瘤生长稳定且少数出现肺转移;病理学检测支持上述现象。结论小鼠H22皮下肿瘤模型较大鼠Walker-256模型稳定,可用于抗肿瘤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治疗床面下垂导致的系统摆位误差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3,自引:11,他引:22  
目的 使用实时照射野成像系统监测胸部放射治疗时摆位误差,定量分析治疗机床面(网状支架)和模拟机床面(平板)不一致时误差的分布情况、移位的几率和程度,并评价固定器的价值。方法 用正交摄影法随机采集3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的正侧位照射野图像共计389幅,并与同期相应的模拟定位片相比较,分别测量解剖参考点的纵向、横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动度。结果 各方向摆位误差的分布均近似正态分布,横向和纵向的系统误差值较小(大约为1~2mm),随机误差相似。垂直方向无固定组的系统误差值平均为-6.8mm,固定为-1.5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6.07,P=0.000)。无固定组的随机误差较大,垂直下陷的几率显著高于固定组(X^2=12.36,P=0.001)。结论 治疗床面的下垂是造成系统摆位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及时加以纠正,使用适当的固定器有助于提高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是过去几十年来肿瘤治疗中最显著的进展之一,彻底改变了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治疗模式,有效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CAR-T细胞治疗较高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部分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未缓解或在短期内疾病快速进展,研究者们正在寻找一些联合治疗措施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其中放疗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可与CAR-T细胞治疗联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综述了放疗协同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的理论依据、放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疗与CAR-T细胞治疗的顺序、放疗的靶区及剂量等,以期为放疗协同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的应用及方案的优化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