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三维预测剂量的自调节调强放疗自动计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预测剂量的自调节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方法,以增强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方法 利用3D U-Res-Net_B网络预测出三维剂量分布后,在直接子野优化的每次迭代中先基于上次迭代结果计算当前剂量,再联合预测剂量计算目标剂量,然后以此为目标进行优化。完成所有迭代或满足循环退出条件后,得到最终的治疗计划。在30例直肠癌病例上进行测试,验证算法的效果。结果 临床计划治疗靶区的V100%均值和标准差为(95.03±0.91)%,自动计划为(94.67±1.96)%,接近临床值(P>0.05),而预测值为(92.90±2.13)%,与临床计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5);自动计划在小肠V35、膀胱V40、股骨头的V20~V40等多项指标上低于预测值和临床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18.0,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的指标上与临床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方法增强了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提高了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计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本院放疗科首次确诊并行根治性IMRT的食管癌患者35例,分别在CT及MRI T2WI与DW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以相同处方剂量和OAR限制剂量分别制定计划,比较2种计划的靶区体积、处方剂量及OAR受量差异。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2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及计划参数均达到了临床处方剂量要求。基于3.0T MRI计划的病灶长度、VGTV和VPTV均小于CT计划(P=0.00、0.03、0.03)。2种计划的PGTV、PTV-PGTV的D2%、D98%、D50%、H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3.0T MRI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明显低于CT计划(P=0.00),双肺实际受量亦与CT计划相近(P均>0.05)。2种计划的脊髓最大耐受量及心脏耐受量相近(P均>0.05)。结论 基于CT及3.0T MRI计划所勾画的靶区及参数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基于3.0T MRI计划的靶区体积更小,可能会使部分OAR潜在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193a-3p在食管鳞癌放射耐受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6 MV X射线对4个食管癌细胞系进行照射,采用MTT法检测出相对敏感系及耐受系细胞;茎环引物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93a-3p、miR-155、miR-22-3p在2个细胞中的表达,miR-193a-3p作为表达差异较为明显的microRNA被挑选进行下一步研究。分别合成并转染miR-193a-3p的mimic (3PM)或 antagomiR (3PA)序列及小干扰RNA (si-LOXL4)以提高或抑制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miR-193a-3p及其下游基因LOXL4对于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筛选出相对放射敏感细胞系(KYSE510)及耐受细胞系(KYSE410);miR-193a-3p在两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高于miR-155、miR-22-3p (1.00:21.13);KYSE510细胞中转染mimic提高其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其放射敏感性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下降11.10%(P<0.05),而KYSE410细胞中转染antagomiR后,其敏感性增加(P<0.05)。作为miR-193a-3p的下游基因,LOXL4的表达抑制也受到miR-193a-3p的调控,转染si-LOXL4降低其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放射敏感性也降低,细胞凋亡比例下降7.07%(P<0.05)。结论 miR-193a-3p可能通过调控基因LOXL4促进食管癌细胞放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Pinnacle计划系统在临床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病例上的对比,研究自主研发的DeepPlan计划系统的快速直接子野优化模块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 选取安徽省肿瘤医院25例肿瘤患者资料(其中6例头颈部、10例胸部和9例盆腔),分别使用DeepPlan和Pinnacle制定静态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个计划系统优化后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机器跳数、子野数的差异,并针对宫颈癌病例比较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 两个系统中所有病例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DeepPlan的平均优化时间为86 s,平均剂量计算时间为8.36 s。与Pinnacle相比,DeepPlan优化出的放疗计划具有更小的机器跳数、更多的子野和更大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8、2.912、2.875,P<0.05);靶区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病例中,DeepPlan优化后的膀胱V40低于Pinnacle (t=-5.498,P<0.05),小肠V20高于Pinnacle (t=2.581,P<0.05)。结论 DeepPlan通过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加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直接子野优化,得到满足临床要求的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与Pinnacle相比,DeepPlan系统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更小的机器跳数,但子野数更多,对宫颈癌病例中膀胱的保护略好,对小肠的保护略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剂量预测的放射治疗计划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基于45例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物理师制定的直肠癌病例,训练3D U-Net网络。利用3D U-Net网络预测得到三维剂量分布后,基于剂量预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指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IMRT)直肠癌计划质量评估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自动计划的临床剂量学优势及所构建的3D U-Res-Net深度学习模型的剂量预测精度。方法 选取110例中上段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病例,其中90例采用九折交叉验证方式进行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训练,利用获取的最优模型和自动计划的Auto-Plan引擎分别对余下20例进行三维剂量分布预测和自动计划设计,所得结果与手动调强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 3D U-Res-Net预测模型等剂量面平均dice系数大于0.92,平均霍夫距离(HD95)为0.58~0.62 cm;预测模型的双肺V20、V30、Dmean比手动计划结果略有降低(P<0.05);Auto-Plan的计划靶区D2、D50、Dmean、HI指数及双肺V30都明显优于人工计划(P<0.05);三者的三维剂量分布差异性较小,靶区及危及器官DVH曲线吻合度较好。结论 Auto-Plan和3D U-Res-Net模型能分别...  相似文献   
7.
8.
旨在研究放疗中图像配准方法,特别是针对放疗中常用的CT、MRI,提出基于混合框架的配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1)采用掩膜(Mask)提取感兴趣区域、形态学运算等图像处理方法以及CPU多线程并行技术,大幅度提高配 准速度;(2)采用由全局到局部的混合配准策略,首先利用基于仿射变换的刚性配准整体配准,以防止图像间偏差过大,在 此基础上针对感兴趣区域采用B样条弹性配准,调整局部形变。通过实验表明,采用预处理及加速策略的刚性配准,在保 持其精度的情况下,提速比可达10倍,测试结果已达到临床需求;此外,采用基于GPU加速的混合配准策略,其配准速度 提至约4 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 结果: 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 (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2D/3D U-plus-net 提高心脏自动分割的准确率。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 例患者胸部扫 描CT图像(数据A)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5 例患者胸部扫描CT图像(数据B)。基于改进的AlexNet 将 CT 图像分为两类:心脏CT 图像和无心脏CT 图像。在2D/3D U-net 拓扑结构基础上,通过减小网络深度、在长连接中 增加新节点、增加解码器中卷积次数的方法,得到改进后的2D/3D U-plus-net;将靠近腹部的心脏CT图像(图像张数由 预实验决定)输入3D U-plus-net,其余图像输入2D U-plus-net;采用5 倍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及测试。最后通过 Dice 系数、HD95 和平均表面距离(MSD)评估自动分割精度。结果:数据A自动分割的Dice 系数为0.941±0.012,MSD 为(3.918±0.201)mm,HD95为(5.863±0.561)mm;数据B自动分割的Dice系数为0.934±0.014,MSD为(4.112±0.320)mm, HD95 为(6.035±0.659)mm。结论:基于2D/3D U-plus-net 的分割方法提高了心脏自动分割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