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源冠状动脉CTA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pulmonary fistula,CCPF)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CPF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行双源CT冠脉成像的受检者共3500例,全部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cu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冠脉管腔评估等后处理。结果收集的3500例受检者中共发现CPF9例,其中包括4例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左前降支-肺动脉瘘,1例右冠状动脉圆锥支-肺动脉瘘。结论双源冠脉CTA能够准确诊断CPF,可作为CPF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 MA 患者、30例 MDS 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LDH,TBIL,IBIL 和 Hcy 水平,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MA组 LDH,TBIL,IBIL和 Hcy四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 MDS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 LDH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TBIL,IBIL和 Hcy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的 LDH,TBIL,IBIL和 Hcy升高的阳性率高于 MDS组,其中 LDH和 Hcy最为显著,两组间四项生化指标升高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 LDH,TBIL,IBIL和 Hcy四项生化指标水平对 MA和 MDS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CT导向的52例周围神经根阻断和27例神经根剥离病例。神经根阻断采用1%的利多卡因(2.5~5ml),通过观察阻断后是否缓解疼痛用来确定椎间盘脱出(31例)或椎间孔狭窄(2例)的临床意义,并用于神经根剥离前(19例)。采用正侧位CT定位象选定适当平面,层厚为4mm的横断扫描确定椎间孔位置。胸腰骶段取俯卧位,颈段取仰卧位。用22号9cm或15cm针,颈段水平进针,避开颈动脉及椎动脉刺入椎间孔;胸腰段斜向进针;骶段垂直进针。针位确定后注入3ml 1%的利多卡因和1ml 60%的造影剂。神经根剥离采用2.5~5ml 100%的乙醇,通常于神经根阻断后数小时或次日进行。剥离方式为神经周围剥离和硬膜外神经剥离,CT显示为间质型和硬膜外型造影剂分布。结果52例神经根阻断51例成功(98%),27例神经根剥离17例成功(63%),无并发症,其中胸段成功率最高(90%)而腰骶段最低(43%)。作  相似文献   
4.
湿温失治,或迁延不解,或伏暑晚发,伏邪郁久,均易伤阴灼血。或其本来即为阴亏血少之体,热愈恋,阴愈亏;阴愈虚,热愈难出,酿成阴亏湿恋,发热绵亘难解之局面。以往于此,育阴滋血之品不敢妄用,总恐助湿恋邪。本人通过临床体会到:此时采用育阴托法,其实未必助湿,更无恋邪,却恰有以缓济急、以补为泻、助正达邪之妙用。其退热迅敏,远胜单纯祛邪法一筹。以下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5.
血色病十分少见,迄今国内仅有少数报告,我院诊断1例,并经CT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8岁。自4年前感全身乏力且逐渐加重,活动后心悸气短,在当地化验诊为“贫血”“肝炎”。3月前出现口渴多饮伴周身浮肿,尿少于1988—06—24入院。素有饮酒嗜好。体检:周身皮肤呈青铜色,以面部明显。口腔粘膜有色素沉着,无出血点及蜘蛛痣。胡须、腋毛、阴毛稀疏。  相似文献   
6.
殷某,男,38岁,农民,住号为266176。自1984年起感全身乏力逐渐加重,活动后心慌气短,在当地诊断为“肝炎”、“贫血”。3月前出现口渴多饮伴周身浮肿、尿少于1988年6月24日入院。曾间断应用益肝灵等保肝药物。无其他化学品接触史。有饮酒嗜好。查体:T36.5℃,P100次/分,R240次  相似文献   
7.
桃核承气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的下焦蓄血证之主方。笔者据其“散瘀血、泻实热”的病机用于内科杂病中而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舌辣、无味觉] 释××,女,23岁,学生,1995年1月27日诊。述近半个月来,不知何故发生大便干燥,艰涩难行,数日一解。曾服过西药果导片,中药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防风通圣丸等均毫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延至右心房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延至右心房的静脉内平滑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4例患者均径CT、MRI检查确诊,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心脏超声、CT及MRI检查均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尤其是MRI检查可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手术治疗是治愈的惟一有效手段,根据病情可采用一期或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该技术依赖于脑血流和神经元激活的耦合,当大脑的某个区域处于活动状态时,流向该区域的血液会随之增加,超过了代谢需求时,顺磁性去氧血红蛋白浓度会相对下降,这一效应会减弱局部磁场的不均匀性,从而显示出成像信号的差异。   皮质重构:脊髓受到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脑皮质功能活动的改变。相对于正常健康人群,这种脑皮质活动的异常,类似于一种特殊的激活区域空间移位,被称之为皮质重构。神经组织的可塑性是脊髓损伤后脑皮质能够发生重构的重要原因。 背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通过检测大脑功能区活动时血流变化而获得脑功能改变的客观信息。以往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任务态fMRI研究能够观察到患者感觉和运动皮质功能的重构。 目的:运用任务态fMRI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皮质激活的变化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脊髓型颈椎病组)及健康志愿者45名(正常组)。所有对象均行颅脑fMRI扫描,动作任务均为右手对指任务。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术后6个月随访时将JOA评分改善率< 50%定义为手术预后不良。 结果与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②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激活体积比值(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③术后6个月随访时,脊髓型颈椎病组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术前显著减低(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侧激活体积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术前激活体积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界值为3.621;术前JOA评分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界值为8;激活体积比值的预测效能高于JOA评分;⑥结果表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任务态fMRI皮质左侧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比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JOA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术前激活体积比值可有效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ORCID: 0000-0002-9156-0702(宋彦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因素,为有效控制该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儿童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0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进行1:1条件匹配作为对照;制作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2012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2 558例,其中儿童病例(0~14岁)2 373例,年发病率为0.48%。5岁儿童占15岁儿童报告病例的95.7%,感染性腹泻发病时间主要在秋冬季。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户籍、居住环境、家庭收入、剪手指甲、奶瓶(餐具)消毒、剩饭菜加热、剩饭菜处置、室内有苍蝇;多因素分析进入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奶瓶(餐具)消毒和室内有苍蝇,其OR值分别为9.790和24.355。结论深圳市光明新区2012年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的散居儿童,秋冬季是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奶瓶(餐具)消毒和室内有苍蝇是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