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科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沙盘游戏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沙盘游戏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各量表评分.结果 实施沙盘游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SDSS评分为(8.78±3.58)、SWLS评分为(13.46±2.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盘游戏治疗在提高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生活满意度、恢复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等方面起到了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的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产妇产前沙盘游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收的GDM产妇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产前宣教和指导,研究组同时开展沙盘游戏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自量表(HAMA)、抑郁自量表(HAMD)评测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分娩异常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在GDM产妇产前开展沙盘游戏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有效预防和减少分娩异常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住院进行放疗的49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盘游戏疗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的5个功能维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痛苦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盘游戏疗法对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7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人。观察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沙盘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16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8周、1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两组评分分别为(9.28±3.46)分、(13.54±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16周后,自测健康评定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药物结合沙盘游戏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欲求压力与沙盘主题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沙盘游戏和主题统觉测验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潜在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其欲求-压力得分与初始沙盘主题得分的关系。方法:从62名确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中随机选取30名为研究对象,称BPD组,在边缘性得分低于2分的大学生中随机选取30名为对照组,施测主题统觉测验和完成初始沙盘,对比两组的治愈-创伤主题,且对BPD组的欲求-压力与创伤-治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BPD组的创伤主题显著高于对照组(3.67±1.06/2.33±0.92,t=5.19,P0.01),治愈主题显著低于对照组(1.67±0.66/2.57±1.15,t=-3.68,P0.01),且BPD组的创伤主题显著低于其治愈主题(3.671.67,t=8.79,P0.01)。②BPD组的沙盘创伤主题与负性欲求成显著正相关,如三类攻击欲求、情绪变化欲求;与压力成显著正相关,如强迫压力、制约压力、被拒绝压力。沙盘治愈主题与成就欲求成显著正相关,与躯体反社会攻击欲求、反社会攻击欲求、情感性压力成显著负相关。结论:负性欲求、可感压力与创伤形成有关,而良性欲求与治愈力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联合泰必利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研究。方法 3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泰必利口服,疗程12周,剂量50~100mg/次,3次/d,同时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1次/周,50min/次;对照组口服单药泰必利,剂量同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YGTSS)观察抽动总分的变化情况,对沙盘游戏联合泰必利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治疗组YGTSS总分从治疗前(24.13±4.19)分下降至治疗末的(9.07±4.32)分;对照组从治疗前(23.93±4.35)分下降至(12.27±3.71)分。两组相比在治疗第12周末YGT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盘游戏联合泰必利能有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箱庭治疗(Sand play Therapy)的起源和适用范围,介绍了箱庭治疗在心理临床实践、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医疗和家庭治疗四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全面的把握箱庭治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交叉式团体与个体沙盘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4~6岁ASD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儿与正常儿童以1:3配比交叉式加入团体沙盘,对照组患儿采用一对一个体沙盘干预。以异常行为评定量表(ABC)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估治疗3个月后的整体疗效。结果 实际入选试验组33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BC量表情绪不稳、社交退缩、刻板行为因子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干预后刻板行为、言语失当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社交退缩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TEC量表社交、感知觉、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语言、社交、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语言、社交、感知觉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试验组目光交流和沙具刻板排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个体沙盘和交叉式团体沙盘干预均可改善学龄前ASD患儿的症状。交叉式团体沙盘对ASD患儿的干预效能优于个体沙盘,以社交、情绪及刻板行为改善为著。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思想探析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与中医整体观之间的关系,从整体观思想的角度论述了沙盘游戏治疗室的构建、治疗师与来访者关系以及沙盘游戏作品制作过程三个环节治疗技术要求与技术关键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本土化必须运用中医辩证思想分析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引导来访者完成自我探索以自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沙盘游戏创新实验对大学生独生子女应对方式的影响,了解该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9名大学生,开展了为期8周,每周4个学时的沙盘游戏创新实验,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被试的主观感悟来考察此种沙盘干预方法是否能够改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结果:通过对所有被试应对方式前后测得分的Wilcoxon秩和检验,表明沙盘游戏创新实验显著改善了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Z=-2.25,P0.05);通过对大学生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前后测得分差异进行Mann-Whitney检验,沙盘游戏创新实验对改善独生子女消极应对方式的效果好于非独生子女(Z=-1.95,P0.05)。结论:沙盘游戏创新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干预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挫折,改善消极应对方式,使其有效回避一系列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