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8篇
  免费   6519篇
  国内免费   2625篇
耳鼻咽喉   161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169篇
基础医学   1510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3519篇
内科学   2119篇
皮肤病学   434篇
神经病学   869篇
特种医学   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97篇
综合类   1432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158篇
眼科学   307篇
药学   6224篇
  88篇
中国医学   23844篇
肿瘤学   658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1150篇
  2022年   1882篇
  2021年   2570篇
  2020年   2754篇
  2019年   1519篇
  2018年   1107篇
  2017年   2135篇
  2016年   2182篇
  2015年   2034篇
  2014年   4945篇
  2013年   3934篇
  2012年   4982篇
  2011年   5109篇
  2010年   4082篇
  2009年   3032篇
  2008年   2448篇
  2007年   2835篇
  2006年   2225篇
  2005年   1796篇
  2004年   1436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715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运动疗法作为极具特色的康养健身运动疗法,在防病治病中的宝贵价值备受国际康复医学界关注。而慢性筋骨病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杂病,临床呈现出“一大五多五高”的特征,成为当前重大的健康问题与临床防治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特点以及其在慢性筋骨病康复中的应用原理、原则及优势作用,提出以传统运动疗法为依托,构建慢性筋骨病防病治病应用方法模式;以三因制宜为指导,构建医院-社区-团体-患者为一体的康复管理模式;以“治未病”工程为支撑,构建慢性筋骨病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模式;为切实提高防、控、治的能力与水平找准抓手与路径,为构建慢性筋骨病康复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AimTo consolidate the evidence around the experience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faculty members navigating through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Background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aused by the SARS-CoV-2 Virus (COVID-19) has placed massive pressure on healthcare, economic and education systems globally. Restrictive social distancing policies and public health measures necessitat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switch from face-to-face to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se changes have created an uncertain path and undue stress for healthcare learners and faculty, especially for professional roles that traditionally require more hands-on and access to clinical practice particularly pre-licensure nursing students. As suc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onsolidate evidence on the experience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faculty members as they navigate the rapid transition from face-to-face to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to ensur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in achieving optimal learning outcomes and to support them during current and future public health crises.Desig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synthesis of the qualitative literature was undertaken using Sandelowski and Barroso’s approach.MethodsSix electronic databases, CINAHL, Embase, ERIC, PsycINFO, PubMed and Scopus, were searched systematically using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from Dec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2. The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 checklist for qualitative studies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ResultsForty-seven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which encapsulates the experiences of 3052 undergraduates and 241 faculty members. An overarching meta-theme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a rollercoaster ride’, emerged along with three main meta-themes: (1) Transition to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A turbulent road, (2) Acceptance of the untravelled road, (3) Hop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oad ahead.ConclusionTo improv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faculty member’s navigation of remote and online education, more institutions should move towards establishing hybrid education as the new ‘normal’ and exercise prudence in the organisation and deliver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well-being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contingencies of their healthcare courses.  相似文献   
3.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试验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述,发现问题并给出未来临床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旨在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医药预防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把控好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全过程防治中关键环节,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关联规则,采用web节点建构药对关联网状图;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77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DKD患者,在1203条方剂信息中,涉及中药462种;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使用频数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息风止痉药;在30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寒、温数量接近;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居多;关联规则提示,药物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地龙-当归-僵蚕,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有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7.33%。结论 中医药治疗DKD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同时,兼顾对瘀血、湿邪和痰饮的治疗,结合证型,可考虑使用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金蝉花等药物的使用,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可适当加入,为使邪有去处,大黄、车前子或可增添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感染对宿主脑组织铁代谢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0只C57BL/6(体质量15~17 g)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4 000个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TgCtwh3虫株速殖子,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无菌PBS,饲养6 d后处死小鼠并取其脑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检测小鼠脑组织铁元素水平;采用RNA芯片检测两组小鼠脑组织差异基因数目并对功能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弓形虫表面抗原1(Toxoplasma gondii surface antigen 1,TgSAG1)基因及部分锌铁调控蛋白(Zrt⁃ and Irt⁃like protein, ZIP)家族mRNA表达水平;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齿轮回(dentate gyrus, DG)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OD)值。结果 光镜下可见感染组小鼠脑组织海马DG区细胞坏死,电镜下见感染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出现胞质空泡化、核皱缩坏死、线粒体嵴断裂消融、自噬小体增加等超微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脑组织中铁元素水平上调[(32.92 ± 0.90) µg/g vs.(37.72 ± 1.10) µg/g;t = 3.397, P < 0.01];RNA芯片检测感染组小鼠脑组织发现721个基因上调、276个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在金属离子结合能力上有明显富集。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脑组织金属元素转运体ZIP2 mRNA表达水平上调(t = 8.659,P < 0.05)、GPx4表达下降[(1.046 ± 0.025) vs. (0.720 ± 0.101);t = 3.129,P < 0.01])、MDA水平升高[(4.37 ± 0.33) nmol/mgprot vs.(5.93 ± 0.54) nmol/mgprot;t = 2.451,P < 0.05)]、VEGF蛋白平均OD值上调[(0.348 3 ± 0.017 8) vs. (0.490 6 ± 0.010 5);t = 6.641,P < 0.01]。结论 Chinese 1优势基因型弓形虫感染后,小鼠脑组织中铁元素蓄积、抗氧化能力下调、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提示弓形虫感染可影响宿主脑组织铁代谢而导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系统评价(SRs)进行再评价。方法 检索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万方、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纳入中医药治疗IPF的SRs,截止2021年5月。使用AMSTAR 2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GRADE系统工具进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试验组除辨证论治外,治疗方法集中在活血化瘀、补肺益气等方面,基本符合治疗法则。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IPF可以提高有效率、增加肺功能、提高PaO2、增加6WMD、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AMSTAR 2量表评价,所纳入SRs均有多项关键条目不达标,整体方法学质量等级不高。采用GRADE工具进行质量分级,一共234个结局指标,无高等证据质量,整体证据等级不高。结论 中医药对比西医治疗IPF有效且不良反应不明显,但RCT研究和系统评价研究方法质量尚有缺陷,完全按照西医评价指标可能会低估真实结果,未来需要更规范的研究及适合中医的评价指标,对中医药研究的安全性方面关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七麦数据”网站收录的中医移动医疗Ap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七麦数据”对移动医疗App的分类,结合中医移动医疗App的信息服务内容和特点,将筛选出的中医移动医疗App划分为医疗健康类、中医养生类、知识传播类、全面综合类,并根据“七麦数据”网站中对各类中医移动医疗App的打分及累计下载量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款中医移动医疗App,从全面性、人性化、安全性、实用性4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其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当前中医移动医疗App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可转移、易误诊等特点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随着中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现代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临床上治疗鳞状细胞癌多采取手术及药物化疗等,因不良反应的存在,患者接受度低。中药具有多靶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中医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围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以及针灸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瘀热型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症状与心理性因素及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诊治的91例瘀热型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中医证候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和早泄诊断量表(PEDT)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量表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症状量表:NIH-CPSI总分与中医量表总分、GAD-7总分呈正相关,中医证候量表总分与CPSI、GAD-7、PHQ-9、PCS、PEDT总分呈正相关(P<0.05);CPSI总分随中医量表总分递增而升高,中医证候量表总分随CPSI疼痛症状、PHQ-9总分递增而升高(P<0.05)。(2)情绪量表:GAD-7总分与CPSI、中医证候量表总分、排尿症状、PHQ总分、PEDT总分呈正相关,PHQ-9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疼痛及排尿症状、PCS总分、PEDT总分呈正相关,PCS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及疼痛症状分值呈正相关(P<0.05);GAD-7总分随PHQ-9总分递增而升高;PHQ-9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排尿症状、GAD-7、PCS分值递增而升高;PCS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疼痛症状、PHQ-9分值递增而升高(P<0.05)。(3)性功能量表:IIEF-5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疼痛分值呈负相关,PEDT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及疼痛症状、GAD-7、PHQ-9分值呈正相关(P<0.05);IIEF-5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疼痛症状分值递减而升高(P<0.05)。结论瘀热型CP患者表现为以疼痛为主,伴随排尿异常、情绪异常、认知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系列症状,同时使用中医证候量表及CPSI评估能较好的反映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的现状,以期为其影响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考。【方法】 利用网站调研(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文SCI科技期刊进行较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8种中文SCI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影响力不如优秀的纯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排名不够靠前),国际影响力不高(JCR分区仅为Q3或Q4区),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国际编委占比为0的期刊高达11种,缺乏国际新媒体宣传),不够重视网络首发(仅9种期刊有网络首发)等。【结论】 在目前国内良好政策环境下,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需要坚守初心,可根据各自期刊定位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从而发展成为旗舰期刊甚至是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