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28篇
  免费   4406篇
  国内免费   3383篇
耳鼻咽喉   413篇
儿科学   1371篇
妇产科学   593篇
基础医学   6031篇
口腔科学   785篇
临床医学   11091篇
内科学   8083篇
皮肤病学   1000篇
神经病学   1581篇
特种医学   15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3143篇
综合类   22427篇
预防医学   4891篇
眼科学   582篇
药学   9650篇
  68篇
中国医学   7379篇
肿瘤学   289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1525篇
  2021年   1594篇
  2020年   2348篇
  2019年   2844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1991篇
  2016年   2088篇
  2015年   2335篇
  2014年   3299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4282篇
  2011年   4548篇
  2010年   4080篇
  2009年   3984篇
  2008年   4073篇
  2007年   3925篇
  2006年   3920篇
  2005年   4303篇
  2004年   3533篇
  2003年   3403篇
  2002年   2825篇
  2001年   2804篇
  2000年   1996篇
  1999年   1866篇
  1998年   1745篇
  1997年   1682篇
  1996年   1499篇
  1995年   1460篇
  1994年   1116篇
  1993年   671篇
  1992年   554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353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 在老龄化背景下,缺血性中风发病呈年轻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失眠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的 探究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4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维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血清IL-6与TNF-α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过程中中医治疗组脱落1例、西药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中医治疗组39例、西药治疗组38例纳入研究。组别与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P<0.05)。治疗1、2个疗程中医治疗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组别与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1个疗程(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Z=2.234,P<0.05)。 结论 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ETV)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血清脂联素(AD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2×105 IU/mL为高病毒载量86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减黄、保肝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ETV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及Th1/Th2型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CD3+、CD4+水平均见提升,CD8+水平有一定下降,观察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更高,CD8+水平则更低(P<0.05);两组HBsAg、HBeAg及HBV-DNA载量水平均见相应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P水平呈上升趋势,IFN-γ及IL-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ADP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及IL-2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有助于T细胞亚群改善,且较大程度降低了病毒载量水平,并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胃溃疡患者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胃肠激素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激素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胃溃疡患者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改善胃肠激素及IL-6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干预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非干预组、糖尿病低剂量IL-6干预组(1μg/kg,每周3次,皮下注射)和糖尿病高剂量IL-6干预组(10μg/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每组20只。糖尿病大鼠造模应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45 mg/kg方法,随机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IL-6、腓肠神经形态学改变,以及腓肠神经NF-κB、I?Bα、IL-6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血IL-6水平、腓肠神经IL-6、NF-κB、I?B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神经病理可见纤维密度减少,截面积减小,呈萎缩趋势,可见少量异常有髓纤维。应用IL-6干预后大鼠的腓肠神经病理改变较非干预组明显改善,且IL-6,NF-κB,I?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非干预组,高剂量IL-6干预后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可通过抑制腓肠神经NF-κB的表达,缓解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miR 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GEO数据库检索筛选基因芯片并分析miR-30a表达情况,采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4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毒症非休克组和休克组,每组32例。根据28 d 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44)与死亡组(n=20)。另选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IL 6水平,并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RT-PCR检测外周血miR-30a表达,并分析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iR 30a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GEO数据库检索发现miR-30a在脓毒症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miR-30a、WBC、CRP、PCT、IL 6及SOFA评分均升高(P<0.05或<0.01);与脓毒症非休克组相比,休克组WBC及SOFA评分升高(P<0.05);与脓毒症存活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升高(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30a相对表达量与脓毒症SOFA评分呈正相关(r=0.751,P<0.01),与IL-6、CRP、PC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7、0.736、0.496, P均<0.01);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miR-30a曲线下面积为0.831(P<0.01),敏感度89.1%,特异性80.0%;CRP曲线下面积为0.841(P<0.01),敏感度79.7%,特异性90.0%;miR-30a+CRP曲线下面积为0.902(P<0.01),敏感度89.1%,特异性90.0%。结论: miR 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成为诊断脓毒症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P)、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3(ILF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该院确诊胃癌患者93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93例胃部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100P、ILF3和PARP1水平,分析血清S100P、ILF3、PARP1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诊断胃癌的效能.结果 研究组血清S100P水平低于对照组,ILF3和PAR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低分化患者血清S100P水平低于中高分化患者,IL F3和PA RP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Ⅰ ~Ⅱ期患者血清S100P水平高于Ⅲ ~ Ⅳ期患者,ILF3和PARP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血清S100P水平低于阴性患者,ILF3和PARP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与血清S100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F3和PARP1水平呈负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血清S100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F3和PARP1水平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1年死亡患者血清S100P水平低于存活患者,ILF3和PARP1水平升高(P<0.05).血清S100P、IL F3、PA RP1联合预测胃癌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 U C)为0.871,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 U C(0.804、0.821和0.792).结论 血清S100P、ILF3、PARP1是胃癌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3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DD和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延长6MWT距离,减小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效果优于单纯尼可地尔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输血方案在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案不同分为甲组(n=30)、乙组(n=32)和丙组(n=34)。甲组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乙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丙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浆置换。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丙组Hb、RBC水平均明显高于甲、乙组,Ret和TBiL水平均低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Hb、Ret、RBC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分别高于甲组的76.67%(23/30)和乙组的78.12%(2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住院时间分别短于甲、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浆置换应用于极重度AIHA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或单纯洗涤红细胞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