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04篇
  免费   4883篇
  国内免费   4918篇
耳鼻咽喉   704篇
儿科学   1103篇
妇产科学   790篇
基础医学   4152篇
口腔科学   885篇
临床医学   10755篇
内科学   10726篇
皮肤病学   1100篇
神经病学   2540篇
特种医学   29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5篇
外科学   5525篇
综合类   25534篇
预防医学   6906篇
眼科学   1450篇
药学   9733篇
  68篇
中国医学   9159篇
肿瘤学   5281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848篇
  2022年   1942篇
  2021年   1881篇
  2020年   2190篇
  2019年   2070篇
  2018年   874篇
  2017年   1583篇
  2016年   1687篇
  2015年   2061篇
  2014年   3521篇
  2013年   3515篇
  2012年   4679篇
  2011年   5060篇
  2010年   4617篇
  2009年   4622篇
  2008年   6670篇
  2007年   5632篇
  2006年   5523篇
  2005年   7092篇
  2004年   6436篇
  2003年   6495篇
  2002年   4681篇
  2001年   2917篇
  2000年   2196篇
  1999年   1799篇
  1998年   1518篇
  1997年   1316篇
  1996年   1095篇
  1995年   1054篇
  1994年   793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472篇
  1991年   392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隙连接蛋白(Cx)在保证细胞间物质信息传递及维持皮肤屏障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甚至表达水平异常均会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编码人类Cx家族的21个基因中,与Cx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伴随疾病至少有14种。其中,Cx43分布最广,不仅在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均有报道,也是伤口愈合、皮肤角质化,以及皮肤肿瘤发展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节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x43基因(GJA1)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GJA1基因突变相关皮肤疾病及其潜在致病机制这几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x43临床伴发疾病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HF),是一种复杂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对于心衰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但是越来越多学者已经致力于心肌能量代谢研究,两种HFrEF、HFpEF在脱耦联上的明显差异,这与中医心衰的本虚标实有着密切联系。心衰的治疗应当在心衰改善代谢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本虚标实的辩证论治思维。  相似文献   
3.
4.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会厌炎、结膜炎、鼻窦炎、蜂窝组织炎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目前,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已成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主要亚型。随着生物膜概念的引入,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逐渐系统化。本文通过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流感嗜血杆菌新型疫苗的研制、抗生素的使用、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HPLC-Q-TOF/MS)研究大黄治疗血瘀证的多元统计分析及代谢调控机制。本研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样本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代谢物进行差异特征综合分析,分析大黄调节血瘀证的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并对已鉴定的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血浆差异代谢物区分度良好(Q2> 0.5), 44个差异代谢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PC(15∶0/20∶2(11Z,14Z))、PC(18∶1(9Z)/18∶1(9Z))、水杨醛和乙醇酸的表达量在血瘀证大鼠模型中下调,给予大黄可使之上调。(±)8-HETE、牛磺脱氧胆酸和γ-鼠胆酸的表达量在血瘀证大鼠模型中上调,给予大黄可使之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于97条代谢通路,涉及脂质代谢途径、炎症因子和免疫途径和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等过程。本研究从血浆代谢的角度阐明了大黄治疗血瘀证的机制,为大黄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已获得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SUCMDL2021030900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B16F10细胞(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使用药物处理,实验组分别用0.2 g·L-1、2.0 g·L-1、4.0 g·L-1阿柏西普进行干预。通过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CCK-8法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过程的影响;ELISA分析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中VEGF-A含量的影响;RT-PCR检测不同剂量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剂量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0.2 g·L-1、2.0 g·L-1、4.0 g·L-1的阿柏西普作用B16F10细胞 24 h 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95.10±1.76)%、(87.33±2.20)%和(74.36±1.67)%。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阿柏西普能够下调细胞中VEGF-A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结果表明,阿柏西普可抑制细胞中VEGF-A的水平,其中4.0 g·L-1阿柏西普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此外,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G1期细胞比例为(27.60±0.36)%]相比,0.2 g·L-1、2.0 g·L-1、4.0 g·L-1阿柏西普干预24 h后,B16F10细胞凋亡率分别升高为3.51%、11.10%和14.77%,G1期细胞比例分别升高至(64.09±0.34)%、(66.02±0.65)%、(67.49±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阿柏西普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中VEGF-A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和S期阻滞,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究甘草干姜汤(LDGD)的体外抗胃癌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其抗胃癌机制。方法: 以不同配比的甘草干姜汤灌胃大鼠后以腹主动脉取血方式提取含药血清,利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观察甘草、干姜不同配比LDGD大鼠含药血清对人胃腺癌细胞AGS以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活力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LDGD抗胃癌的“成分-靶点”网络,通过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LDGD抗胃癌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析LDGD中文献报道的8种主要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和抗胃癌关键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 血清药理学实验中不同配比LDGD灌胃大鼠后提取的30%含药血清对人胃腺癌细胞AGS的细胞活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HUVEC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LDGD有效化学成分101个,抗胃癌关键靶点为VEGFA、TNF-α、CASP3、MYC;富集分析结果表明,LDGD抗胃癌可能主要通过对凋亡信号、氧化应激、活性氧反应等途径的调节,以及对TNF、p53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甘草酸、甘草苷与VEGFA对接良好,6-姜酚与TNF-α对接良好,且这3种成分在LDGD中含量相对较高。结论: 甘草干姜汤具有一定抗胃癌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作用于TNF、p53等信号通路,其中甘草酸、甘草苷、6-姜酚可能为关键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牛蒡子苷(Arctiin,Ar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和Arc高、低剂量组。Arc高、低剂量组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24 h前用Arc预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法(methy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Arc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结果] Arc对RAW 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Arc高、低剂量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Arc对LPS诱导的ARDS细胞模型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有害作用的判断非常重要,因其可为保护临床试验暴露于新化学实体或药物的受试者提供重要信息。毒性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供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形态学数据,帮助分析和确定有害作用和非有害作用及其剂量水平。参照美国毒性病理学会(STP)和欧洲毒性病理学会(ESTP)的推荐最佳实践或建议及其他相关文献,对有害作用的定义、区分有害作用与非有害作用的要素、有害作用数据沟通和使用来评估人类潜在风险等建议等进行简要概述分析,以期为我国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中有害作用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