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5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7225篇
内科学   639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4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76篇
综合类   8849篇
预防医学   6809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4990篇
  80篇
中国医学   1164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931篇
  2014年   1984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2028篇
  2011年   2077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566篇
  2008年   2040篇
  2007年   1750篇
  2006年   1376篇
  2005年   1592篇
  2004年   1213篇
  2003年   1262篇
  2002年   1105篇
  2001年   915篇
  2000年   611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585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612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验医学》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作为检验医学领域核心期刊,其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检验医学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不断细化、交叉,为更客观地评价作者来稿,并不断拓展《检验医学》编委会的人员结构,本刊拟招募特约审稿人,积极搭建更具优势的检验医学领域学术成果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2.
陈平  陈婷婷 《检验医学》2022,37(1):83-86
目的依据ISO 15189质量体系建立覆盖检验全流程的智能结构化检验知识库,满足各个医疗环节对检验知识库的需求。方法在ISO 15189质量体系下,引入检验认知计算理论,通过信息化方法实现对检验知识源的提取、挖掘,自定义知识节点,并持续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结果建立的智能结构化检验知识库可以从检验各业务节点采集知识,通过富文本编辑,自动生成服务手册、项目书册、项目操作规程、仪器操作规程、采集手册,再将形成的程序化文件各节点碎片化分布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支持工作站、移动终端对检验知识库的浏览、查阅和数据分享。结论通过建立结构化的检验知识库,将检验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编排,使信息和知识有序化,缩短了搜索时间,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利于检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 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与注射液中相关物质与杂志进行检验,探析地塞米松磷酸钠和辅料二者的作用与关系和杂志成分。结果 溶剂为流动相,两组分拖尾因子、理论板数、分离度是甲醇溶剂较高。溶剂为流动相,两组分理论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是甲醇溶剂较高。结论工艺改进,强化质量控制,有效完善检验数据,为地塞米松酸钠注射液安全用药创造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4.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药品检验以及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内容。我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药学、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综述、药房/药事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Bcc以及Bcc与干扰菌的混合物在不同的增菌培养基中能否生长和增殖;探讨不同的 Bcc菌种对增菌培养基的营养需求和抗生素的耐受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Bcc的代表菌株、干扰菌以及 Bcc与干扰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至TSB、10倍稀释的TSB、添加10 mg·L-1庆大霉素的TSB和添加250000 U·L-1多粘菌素B的TSB中培养,划线分离至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结果,并对可疑菌落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只接种Bcc的4种增菌培养基均能使之良好地增殖。低量的Bcc(约102 cfu)与高量的干扰菌 (104 cfu)的混合接种,除了神秘伯克霍尔德菌CMCC(B)23010外,4种增菌培养基能使Bcc增殖并被检出。结论:添加抗生素的TSB与未添加抗生素的相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TSB可以作为Bcc检验时的增菌培养基使用。生长缓慢且活力弱的Bcc菌株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会被漏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体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及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实体肿瘤患者301例为模型组,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实体肿瘤患者285例为验证组。通过电子病历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以此建立实体肿瘤患者IFI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对模型组及对照组IFI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真菌感染史、预防性抗真菌用药、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与模型组实体肿瘤患者IFI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14 d、合并糖尿病、有真菌感染史、无预防性抗真菌用药、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为实体肿瘤患者发生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预测模型对模型组及验证组IFI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07, SE分别为0.026、0.031,95%CI分别为0.881~0.982,0.846~0.96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模型在观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smer-lemeshowχ2=2.153,P=0.565),提示该模型对医院实体肿瘤患者IFI发生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基于临床资料建立的实体肿瘤预测模型对于患者IFI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临床中IFI的预防、管理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乳腺癌患者群体中评价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MIS)焦虑和抑郁8a简表的测量学指标。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调研收集乳腺癌患者资料,采用Mplus 7.4软件及SPSS 17.0软件分析量表及条目的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以及量表的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已知组别效度和信度等测量性能;并初步进行量表的测量等价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975例乳腺癌患者。中文版PROMIS焦虑和抑郁8a简表在乳腺癌患者群体中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58和0.961,信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模型拟合较好。两量表评分与FACT-B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效标关联效度较好。且癌症早期和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已知组别效度良好。另外,抑郁简表8个条目的跨年龄(≤40岁;>40岁;≥60岁)条目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简表仅条目5、6、8存在跨年龄的条目功能差异(P<0.05),测量等价性基本满意。但两量表的条目评分为最低1分的患者比例均大于20%,表明存在明显地板效应。结论中文版成人PROMIS焦虑和抑郁简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测量学性能总体较好,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人群。但还需要今后对部分性能进一步检验和改善。  相似文献   
8.
9.
《检验医学》(原《上海医学检验杂志》)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上海市医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合办的医学检验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以广大医学检验人员为主要对象,也可供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检验系师生参考,是以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方法、试剂仪器的性能和特点等内容为主的期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京市1951—2020年猩红热发病率时间序列,了解其变化特征及趋势。方法 运用移动平均、滑动T检验和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对南京市1951—2020年猩红热年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猩红热在南京市呈春夏季和冬季2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144 8(发病率/5年)。滑动t检验显示4个下降突变点和3个上升突变点。Morlet小波法时频分析呈现3个中心尺度和周期,分别在4、16和25尺度上,高低发病周期分别为4、8和13年;第1主周期在25尺度。周期分析2014年起猩红热发病呈上升势态。2020年初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一、二级时,发病明显下降,在三级响应时发病回升。结论 依据猩红热发病的周期性和趋势分析,应该加强对猩红热的监测,及时做好疫情处置,以控制其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