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048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63篇
综合类   2391篇
预防医学   717篇
眼科学   204篇
药学   1108篇
  7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脑梗死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2周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4周后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FMA、NIHSS、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周FMA、BI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对效果影响显著,对于脑梗死瘫痪患者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择期手术的40例为对照组,发病后6h内进行手术的4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S100B)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较择期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联合顾氏熏洗、贴敷法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35例)和择期手术组(35例)。急诊手术组患者在入院当天或次日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术后予顾氏外科丹卿方熏洗、消痔膏贴敷21 d;择期手术组予顾氏外科丹卿方熏洗、消痔膏贴敷3~7 d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顾氏外科熏洗、贴敷法治疗21 d。观察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疼痛、水肿、渗出、出血)、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两组各脱落1例、剔除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6例,每组33例。②术后1 d、3 d、7 d组间比较,择期手术组VAS疼痛评分低于急诊手术组(P0.05),水肿程度轻于急诊手术组(P0.05);术后3 d组间比较,择期手术组出血量少于急诊手术组(P0.05)。③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长于急诊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渗出量、生活质量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为减少术后初期的相关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宜选取择期手术治疗嵌顿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在ICU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由专业康复团队(由ICU医生、护士、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入住ICU48 h内),比较两组呼吸循环情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事件(坠床、管路脱出、压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谵妄发生率、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循环功能(血压、心率)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坠床、管路脱出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氧饱和度、压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缩短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肌力恢复、降低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提高危重症患者... 更多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2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入院率。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失访或中途退出,观察组有1例中途退出。观察组出院3、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及多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7.
朱天艳  张云 《全科护理》2021,19(31):4406-44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医院分娩且有阴道试产意向的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根据产妇意愿实施分娩镇痛,未行分娩镇痛者作为对照组,对实施分娩镇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Ⅰ组(宫口开大1~2 cm)、研究Ⅱ组(宫口开大2~3 cm)和研究Ⅲ组(宫口开大≥3 cm),均于不同时间给予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比较4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比较4组产妇不同时间的疼痛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AQ)评估并比较4组产妇焦虑、抑郁和分娩恐惧状态.结果: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Ⅰ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研究Ⅲ组(P均<0.05);研究Ⅰ组中转剖宫产率、先兆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Ⅰ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研究Ⅱ组和研究Ⅲ组,研究Ⅱ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研究Ⅲ组(P均<0.05);T1时和T2时研究Ⅰ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T2时研究Ⅱ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均<0.05);T3时和T4时对照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高于镇痛组,且研究Ⅰ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研究Ⅱ组和研究Ⅲ组(P均<0.05);分娩后4组产妇SAS、SDS以及CAQ评分均较入室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分娩后镇痛3组SAS、SDS以及C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Ⅰ组SAS、CAQ评分均低于研究Ⅱ组,研究Ⅰ组SAS、SDS以及CAQ评分均低于研究Ⅲ组(P均<0.05).结论:宫口开大1~2 cm实施分娩镇痛可为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获取最大的临床效益,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及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介入时机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和患者呼吸与定向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介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晚期(发病3 d以上)行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则在早期(发病3 d以内)行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患者呼吸和定向力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行介入栓塞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48 h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均有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其发病史及相应的医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尽快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