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6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3028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809篇
内科学   155篇
皮肤病学   235篇
神经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5995篇
预防医学   425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27篇
  19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204篇
  2010年   1105篇
  2009年   1207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133例大学生HIV感染者新型毒品使用情况、危险性行为特征,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某省会城市133例在校大学生HIV感染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新型毒品使用、危险性行为特征的相关信息,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型毒品使用与危险性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7.6%(50/133)的调查对象在HIV阳性诊断之前已开始使用新型毒品,46.6%(62/133)报告过去6个月使用过新型毒品,9.0%(12/133)在过去6个月使用过冰毒,Rush则为男男性行为感染者最常使用的新型毒品,占36.8%(49/133)。多因素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新型毒品使用与大学生HIV感染者群交性行为(OR=4.08,95%CI:1.57~10.59)、临时性行为(OR=4.13,95%CI:1.67~10.22)、无保护性行为(OR=3.22,95%CI:1.36~7.60)、商业性性行为(OR=9.25,95%CI:1.88~45.58)呈正相关。结论新型毒品使用伴随危险性行为增加,提示今后在大学生HIV感染者当中,应加强健康干预工作并制订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减少其新型毒品的使用和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人格、自我呈现策略和情绪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外倾型人格总分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总分呈正相关(r=0.170,P=0.001),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166,P=0.001),与情绪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184,P=0.001),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239,P=0.001)。⑵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371名大学生的外倾型人格、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关系密切,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大学生接受人际心理治疗(IPT)的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发现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焦虑障碍大学生用抛币法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治疗组实施IPT,在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和抑郁症状清单评估。结果 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分别对焦虑自评分、抑郁清单总分、大体功能分、心理不安全感分和心理弹性分存在主效应作用(F=7.407~295.961,P<0.05),且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5.262~81.958,P<0.05)。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抑郁清单总分减少值、焦虑自评分减少值、大体功能分增加值分别与治疗后心理不安全感减少值、心理弹性分增加值呈正相关(r=0.456~0.894,P<0.05)。结论 IPT能够改善48名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病情的改善程度与患者心理不安全感的减轻和心理复原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天津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天津3所医学类院校和3所非医学类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40名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45.3%,其中,医学生(42.2%)与非医学生(49.5%)比较(χ2=5.009,P=0.025),两组之间痛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非医学专业、经期着凉、经期久坐不动与原发性痛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经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月经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6.
7.
分析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运用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五禽戏与易筋经等中医功法进行影响的研究,探讨中医功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挖掘中医学中心理育人资源及其价值。认为中医功法牢固树立心理养生、身体保健与疾病预防思想,对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调节心理健康水平功效好坏由习练时间的长短与动作的标准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理阐述研究尚未完全清楚,今后应在其作用机制研究与落地推广上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济南市某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状况与所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个体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对济南市某师范院校49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8.02%,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1),心理资本水平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1)。Bootstrap方法分析显示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33%。结论:该师范院校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其自杀意念与所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个体心理资本高度相关,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烟草依赖性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烟草依赖性的影响。方法:以133名吸烟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和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等测量工具,分别评估体力活动水平和烟草依赖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的方法检验体力活动与烟草依赖的相关性,采用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的方法,检验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之间烟草依赖性的差异。结果:吸烟男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为5124.28±3381.43 MET-min/w,烟草依赖程度为2 (0~4)分,非参数相关分析Spearman’s rho=-0.21,P<0.05。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相比,高、中体力活动水平组大学生的烟草依赖性分别存在显著差异性[6(2.25~8)vs. 1(0~4),P<0.01;6(2.25~8)vs. 2(0~4),P<0.05]。高、中体力活动水平组大学生之间的烟草依赖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 vs.2(0~4),P>0.05]。结论: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烟草依赖程度呈负相关。高、中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的烟草依赖程度较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3月12日-19日,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2019级本科大一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QEEPH)、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4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0%。抑郁检出率为55.7%(1 898/3 406),抑郁伴躯体化症状检出率为4.9%(93/1 8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家庭(OR=2.977,P0.01)、PQEEPH神经衰弱维度评分(OR=3.693,P0.01)、PQEEPH强迫-焦虑维度评分(OR=6.794,P=0.001)、抑郁严重程度为中度(OR=1.788,P=0.065)和重度(OR=4.462,P=0.003)是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抑郁伴躯体化症状,其中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强迫-焦虑情绪、神经衰弱、中度及以上严重程度的抑郁及单亲家庭是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