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完全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神经病学 | 1297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应用DTI-FT导航定位和保护锥体束(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132例颅脑MRI扫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颅脑MRI扫描的脑损害特征。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2005年3月收治的132例HLD患者,人院后在未驱铜治疗前进行颅脑MRI检查,并予统计分析。结果132例HLD的颅脑MRI均有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改变:壳核异常115例(87.1%),脑干异常53例(40.1%),丘脑异常44例(33.3%)等。结论这些颅脑MRI异常大都与临床表现相符,MRI的异常表现对HLD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情绪偏向任务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 研究抑郁症首次发作(以下简称首发)患者对不同性质情绪线索的差异脑激活反应,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偏向性"的脑活动特征.方法 14例抑郁症首发患者与14名配对健康对照者,接受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组图片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任务为组块设计;以文拉法辛(75~150 mg/d,口服)治疗患者,随访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减分率评估疗效;用神经功能影像分析(AFNI)软件处理影像数据.结果 (1)文拉法辛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58%;12周时有效率为92%,HAMD17总分减分率为60%.(2)两组均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中回、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左侧丘脑、双侧岛叶、双侧颞叶、双侧杏仁核和海马.(3)在正性/中性图片激活的脑区中,患者组双侧额中回(右侧0.11%,左侧0.09%)及左侧丘脑(0.31%)激活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8%,1.17%和1.32%;P<0.05);左侧岛叶(1.03%)及双侧杏仁核(右侧0.47%,左侧0.11%)的激活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5%,-0.34%和-0.49%;P<0.05).对于负性图片,患者组左侧额中回(2.77%)、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0.18%)、左侧岛叶(1.36%)、左侧颞叶(0.33%)和右侧杏仁核(0.44%)的激活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1%.-0.32%.0.91%,-0.31%,-0.29%;P<0.05);患者组左侧丘脑激活强度(-0.79%)低于对照组(1.15%;P<0.05).(4)治疗后,对于正性图片,患者组左侧、右侧额中回及左侧丘脑激活增加为1.21%,1.14%及1.23%(P<0.05).对于负性图片,左侧额中回(2.05%)、左外侧前额叶皮质(-0.42%)及左侧岛叶(0.73%)的激活降低(P<0.05);左侧丘脑(1.53%)激活增加(P<0.05).结论 前额叶、左侧岛叶、左侧颞叶、杏仁核和左侧丘脑对不同性质情绪诱导线索的异常激活,与抑郁症首发患者偏向性情绪障碍相关;文拉法辛对前额叶、左侧岛叶和丘脑的异常激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 提高对神经梅毒MRI表现的认识,探讨MRI在诊断神经梅毒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 总结了临床与实验室证实的11例神经梅毒患者经1.5T超导MR进行检查(9例增强,2例平扫)的结果.结果 2例梅毒树胶肿患者表现为脑内占位性病灶(1例左小脑半球,1例右额叶),呈不均匀强化;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示右额、颞、顶叶局部脑萎缩,伴脑内多发腔梗;1例脑膜梅毒患者脑表面颅板下及大脑镰、小脑幕脑膜强化明显,双侧海马区见条状强化;1例脊膜血管梅毒患者胸腰段MRI示脊髓增粗,髓内异常信号,不均匀强化;6例脑膜血管梅毒患者均为不同程度的血管炎表现,脑叶多发病灶,颞顶叶、额顶叶、顶枕叶、双侧丘脑、中脑等处或基底节及侧脑室旁多个大小不等的异常长T1、长T2信号,其中3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例伴脑膜强化.结论 神经梅毒在MRI上无特异性表现,但MRI是显示其病变范围、病变性质以及治疗后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术中磁共振影像神经导航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初步应用(附6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DWI及MRA在大面积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行DWI及MRA检查。结果: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中,13例急性期CT扫描未检测出确切病灶,DWI扫描全部出现大片异常高信号,病灶检出率为100%。而在常规T2WI检查中,7例为阴性,病灶检出率为69%。MRA发现血管异常24例,表现为供血动脉闭塞,狭窄、硬化。结论: DWI有助于明确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病变范围,且能区别新旧病灶。MRA能直接显示大面积脑梗塞闭塞的供血脑血管,联合使用DWI和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有利于早期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术中MRI导航外科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良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97-100
在神经外科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个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显微神经外科,另一个则是20世纪末一21世纪初的微侵袭神经外科。前者使现代神经外科从大体(肉眼)外科进入显微外科,手术更精细和准确;后者则使现代神经外科从小侵袭提高到微侵袭,手术更趋个体化和微创。在微侵袭神经外科中,神经导航外科是一重大和划时代的进步,因为它实现了几代神经外科医生的梦想,改变了虽然有先进的影像学诊断设备和技术(如CT、MRI),但外科定位和寻找病灶的方法却仍然落后,病灶切除程度依赖于主观判断的局面。有了神经导航,外科医生可精确定位和寻找病灶,客观地判断病灶切除程度,不仅使外科手术微创和科学,而且显著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静息态默认状态网络内功能连接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功能连接效能,探讨默认状态网络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与14名正常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析受试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并比较其组问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中部与楔前叶、双侧后扣带回与前额中部、右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双侧前扣带回腹侧与前额中部的功能连接减低(P<0.05).结论 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的连接效能存在异常,这可能在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Wernicke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ernicke脑病(WE)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维生素B1缺乏症。表现为眼部体征、躯干性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和情感淡漠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M砌的表现有助于提示本病。WE是由于胃肠道手术、酗酒和胰腺炎等病因引起,补充维生素B1有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术中磁共振的发展及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术中磁共振(iMR)被认为是神经外科非常重要的影像指导工具。本文就iMR的发展,iMR在胶质瘤切除术、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切除术、经鼻蝶手术、脑病变活检术、脊柱、颅颈交界区手术、功能神经外科、脑移位、功能成像和功能导航、血管性病变手术,及术后病人颅内情况监测中的应用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