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3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4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1234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692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针针刺健康受试者右侧合谷穴,前额叶Glu+、Glx+及GABA+浓度变化差异及相关性,从兴奋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关系方面初步探讨针刺效应的脑机制。方法 录入健康志愿者76名,随机接受手针及纤毛针两种刺激,并采集刺激前和刺激时BOLD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数据,分析手针和纤毛针组刺激前与刺激时Glu+、Glx+、GABA+浓度差异及相关性,以及Glu+、Glx+与GAB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手针及纤毛针组间和组内各亚组(依据不同BOLD信号)针刺前与针刺时Glu+、Glx+、GAB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手针组整组的Glu+、Glx+、GABA+,零、负激活亚组的Glu+、Glx+和零激活GABA+针刺前与针刺时浓度呈正相关(P均<0.05)。针刺前手针组整组、零、负激活亚组的Glu+、Glx+均与GABA+呈正相关q(P均<0.05);纤毛针组整组、正、负激活亚组Glu+、Glx+均与GABA+及零激活Glu+与GABA+均呈正相关(P均<0.05);针刺时手针组整组、负激活亚组Glu+与GABA+呈正相关,零激活亚组Glx+与GABA+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针刺前与针刺时Glu+、Glx+与GABA+多呈正相关,可作为针刺脑机制研究的神经递质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奇壬醇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建立模型,用MTS法考察奇壬醇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谷氨酸造模浓度为12.5 mmol/L,奇壬醇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 0.0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奇壬醇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较,奇壬醇组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谷氨酸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而奇壬醇通过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发挥其对PC12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癫痫杂志》2020,(2):157-165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通常定义为长时间持续的癫痫发作或反复发作且发作间期未完全恢复。SE是一种急症,通常与严重的残疾、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尽管受临床的影响,但从自限性癫痫发作过渡到持续的、难治性的癫痫发作的潜在机制仍尚不完全明确。在SE中,约40%的患者对抗癫痫药物(AEDs)(一线治疗)无效;因此,需要更有效的药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着重于目前对于α-氨基-3-羟基-5-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AMPA)受体在SE中作用的了解,以及其拮抗剂的临床前功效和当前发表的涉及具有这种作用机制的药物的临床研究。我们对关于AMPA受体、AMPA受体拮抗剂和SE的实验性和临床研究文章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近年来,AMPA受体在SE发作期间和发作后的作用变得逐渐清晰,现在已被广泛接受的是其早期变化发生在初始阶段,这可能有导致SE的维持及其对治疗的抵抗性。AMPA受体拮抗剂已在几种SE动物模型中被证实可终止发作,这些研究支持着抑制AMPA受体的治疗潜力。迄今为止,人体研究的相关数据很有限,但前景广阔,它们支持在SE患者中使用AMPA受体拮抗剂。当二线药物首次尝试失败后,AMPA受体拮抗剂可能成为确定的SE患者的新治疗选择,特别是在苯二氮卓作为二线治疗失败后,甚至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HCN)通道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过调控痛觉相关神经元的突触传入和电活动,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HCN通道对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加以综述,以期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20,(3):279-284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mGluR6)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分析mGluR6过表达载体、mGluR6siRNA在不同时间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活力的影响,神经球测量方法分析mGluR6对大鼠神经球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mGluR6对大鼠NSCs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在处理24h,48h和72h后,过表达mGluR6显著增强大鼠NSCs的细胞活力,促进NSCs增殖,神经球直径显著增大;mGluR6siRNA抑制大鼠NSCs的增殖。过表达mGluR6后,与对照组相比G1/G0期和细胞比率显著下降,S期细胞比率显著上升,促进了细胞G1到S期转换;沉默mGluR6后,G1/G0期和细胞比率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率显著下降,抑制了大鼠NSCs细胞G1到S期转换。应用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mGluR6 48h后,大鼠NSCs细胞早凋和晚凋均显著下降;沉默mGluR6显著诱导大鼠NSCs的早凋和晚凋。结论:mGluR6可促进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抑制NSCs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65)抗体相关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一例抗GAD65抗体相关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结果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急性起病,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并渐出现复视、不能独立行走;神经系统体检发现双眼上视受限、双侧跟膝胫试验及双手轮替试验欠稳准;血清及脑脊液抗GAD65抗体阳性;头颅MRI未见异常萎缩及责任病灶;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抗GAD65抗体相关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可有脑干及小脑受累症状,是一种可以治疗性疾病,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镇痛药物,但其成瘾性也一直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前边缘皮质与环境偶联的药物成瘾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前边缘皮质谷氨酸受体在阿片类药物成瘾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寻找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防治新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在许多外周器官和组织中也有表达。m Glu5在神经系统疾病和非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作进一步的研究,也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Rs)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变构调节剂对细胞型朊蛋白(PrPc)免疫共沉淀效应的影响,筛选能有效阻断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Aβo)细胞毒性信号化合物。方法人胚胎肾293细胞进行培养,按照加入mGluR5变构剂的不同,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3-[(2-甲基-4-噻唑基)乙炔基]吡啶盐酸盐(MTEP)组、6-甲基-2-(偶氮苯基)-3-羟基吡啶(SIB)组、S-(4-氟苯基)-{3-[3-(4-氟苯基)-5-(1,2,4)-恶二唑基]-1-哌啶基}-甲酮(ADX-47273)组、二羟基苯基甘氨酸(DHPG)组、6-甲氧基-N-(4-甲氧基苯基)-4-喹唑啉铵盐酸盐(LY-456236)组、4-丁氧基-N-(2,4-二氟苯基)苯甲酰胺(VU-0357121)组、3,3-二氯二苯甲醛双腙(DCB)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及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上述不同的mGluR5变构调节剂对PrPc和mGluR5的免疫共沉淀的影响。结果 MTEP组、SIB组的PrPc(30.87±2.65、40.25±3.21 vs 100.00±0.00,P0.05)和mGluR5(30.12±4.23、51.67±7.09 vs100.00±0.00,P0.05,P0.01)免疫共沉淀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其中MTEP对免疫共沉淀的抑制最强。ADX-47273组、DHPG组、LY-456236组和VU-0357121组的PrPc和mGluR5免疫共沉淀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其中DHPG组对免疫共沉淀信号增强效应最强。结论负性变构调节剂MTEP能减弱Aβo的细胞毒性信号向细胞内传递,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