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37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62篇
预防医学   223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88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粤西某市城区寄宿的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探索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2021年10月对某城区全部有食宿条件的10所中学,用分层抽样法现场调查547名初一至高二学生,对5种饮食行为与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饮食的5种行为不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吃外卖(49.0%)、不吃早餐(31.7%)、喝奶茶(24.3%)、吃夜宵(11.8%)、零食代餐(1.3%);“学生可支配费用少于100元/星期”“学校饭堂饮食口味评价——不满意”两个因素均能促成5种不良饮食行为发生(P<0.05),“饮食重要性感知意识——不重要”因素对“喝奶茶”“吃夜宵”行为影响强度最大(OR=4.386,P=0.019;OR=5.780,P=0.006);女生能促成“吃外卖”(OR=1.586,P=0.015)和“喝奶茶”(OR=1.770,P=0.010),“每星期可支配消费超过200元以上”能促成“吃外卖”和“吃夜宵”(OR=2.346,P=0.001;OR=2.585,P=0.009)。结论 城区寄宿学校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不满学校饭堂饮食口味对促发不良饮食行为影响最广,“认为饮食不重要”是促发不良行为产生的最强因素,亟须加强寄宿中学饮食支持条件的管理,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控制当前城市寄宿学校中学的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为防控中学生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市城市和农村中学生共3 470名,使用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及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 结果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12%,肯定有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22%。遭受校园欺凌(OR = 2.748,95%CI:2.257~3.346)、被家长打骂(OR = 2.025,95%CI:1.679~2.433)、学段(职高:OR = 1.883,95%CI:1.286~2.758;高中:OR = 1.242,95%CI:1.001~1.541)、上网时间越长(≥3 h:OR = 1.773,95%CI:1.366~2.302;2~<3 h:OR = 1.525,95%CI:1.190~1.954)、女生(OR = 1.352,95%CI:1.141~1.603)、农村地区(OR = 1.351,95%CI:1.126~1.622)均是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的危险因素;体育课时数多(2 节:OR = 0.685,95%CI:0.504~0.931;≥3 节:OR = 0.583,95%CI:0.425~0.799)、睡眠时间充足(OR = 0.676,95%CI:0.562~0.812)都是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的保护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 - index = 0.700,95%CI:0.680~0.721)和准确度(Hosmer - Lemeshow检验χ2 = 2.885,P = 0.941)。 结论 遭受校园欺凌、被家长打骂、职高或高中、上网时间越长、女生、来自农村地区、体育课时数少、睡眠时间不足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可以利用列线图直观、有效地预测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群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拓展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性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地区某中学初一年级2个班102名中学生,分别设置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干预组采用PBL教学法。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仅在“艾滋病全称”等6项知识(χ2=6.029~9.434,P=0.004~0.028)的知晓率与“应将艾滋病病人进行隔离(χ2=17.275,P<0.001)”、“应对艾滋病病人关心同情(χ2=5.696,P=0.017)”2个条目的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干预组在各项知识知晓率与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χ2=3.840~23.520,P均<0.001~0.05)。干预前,两组在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正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艾滋病的全称”等9项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943~10.183,P=0.026~0.001),仅在“对艾滋病病人具有恐惧感”的态度正向率高于对照组(χ2=11.330,P=0.001)。结论 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PBL教学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传统课堂教授法的基础上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沙琳  谢鹏留  游王杰  周光华 《重庆医学》2021,50(20):3506-3508
目的 通过结核菌素(PPD)筛查试验,分析某学校在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8-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某中学初一和高二学生进行PPD试验,对强阳性学生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统计分析强阳性率与年级、性别的关系.结果 本次PPD共筛查学生2578例,强阳性共计94例,强阳性率为3.65%.其中高二和初一强阳性率分别为4.22%和2.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男生和女生强阳性率分别为2.32%和4.89%.初一男生和女生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3,P=0.402),而高二女生强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二男生(χ2=11.549,P=0.001).结论 通过PPD初筛检查发现高年级学生强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女生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壮族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心理韧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2019年采用年级分层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2 242名壮族初中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壮族初中生NSSI得分为(4.52±5.31)分,NSSI检出率为40.50%。在是否留守经历、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间NSSI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03、34.362、13.245,P<0.001)。有NSSI者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得分低于无NSSI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14.619、 - 18.118,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有正向影响(β = 0.48, P<0.01),家庭亲密度对NSSI有正向影响(β = 0.650, P<0.01),心理韧性对NSSI的有正向影响(β = 0.320, P<0.01)。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和NSSI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75%。结论 心理韧性在壮族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和NSSI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壮族中学生心理韧性、家庭亲密度的方式或途径降低NSS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就业期望,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1年11月至12月,选取甘肃、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和新疆等地1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312例听觉障碍中学生(年龄14~25岁),基于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改编“就业期望问卷”,从待遇性、匹配性、声誉性、规范性4个维度调查并分析其就业期望。 结果 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回312份,有效问卷278份。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就业期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期望结构不平衡,其中匹配性最高,声誉性最低(F = 31.564, P < 0.001)。高中学生就业期望的规范性高于初中学生(t = -2.096, P = 0.037);佩戴人工耳蜗学生就业期望的规范性评分最高,未佩戴任何辅助器具学生的评分最低(F = 3.271, P = 0.039);认为就业“不太难”的学生就业期望总分、匹配性和声誉性评分最高,认为就业“比较难”的学生评分最低(F > 4.131, P < 0.05)。 结论 要根据听觉障碍中学生就业期望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开展职业教育,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就业形势认知等因素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葫芦岛市中学生痤疮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葫芦岛中学生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01-01-2020-12-01葫芦岛市各中学(27所)的在校生35 683人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葫芦岛市中学(27所)在校生35 683人,26 152人检出痤疮,患病率为73.29%,在发生痤疮的学生中不同痤疮等级的人数分别为:轻度8 954人(34.24%),中度13 965人(53.40%),重度3 233人(12.36%);在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CADI)评分中,轻度、中度、重度痤疮患者的平均CA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5,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χ2=234.35,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χ2=10 490.58,P<0.001)、家族史(χ2=10 490.58,P<0.001)、家族史(χ2=4 046.69,P<0.001)、睡觉时间(χ2=4 046.69,P<0.001)、睡觉时间(χ2=7 268.93,P<0.001)、吃海鲜次数(χ2=7 268.93,P<0.001)、吃海鲜次数(χ2=4 412.80,P<0.001)、油炸食品次数(χ2=4 412.80,P<0.001)、油炸食品次数(χ2=2 111.19,P<0.001)、膨化食品次数(χ2=2 111.19,P<0.001)、膨化食品次数(χ2=2 130.72,P<0.001)、辛辣食品次数(χ2=2 130.72,P<0.001)、辛辣食品次数(χ2=4 725.28,P<0.001)、甜腻食品次数(χ2=4 725.28,P<0.001)、甜腻食品次数(χ2=1 540.72,P<0.001)、皮肤类型(χ2=1 540.72,P<0.001)、皮肤类型(χ2=487.38,P<0.001)和每月排便干燥次数(χ2=487.38,P<0.001)和每月排便干燥次数(χ2=2 878.71,P<0.001)痤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觉时间(OR=1.344,95%CI为1.027~1.759)、吃辛辣食品次数(OR=1.812,95%CI为1.461~2.248)、吃甜腻食品次数(OR=1.796,95%CI为1.256~2.543)、吃膨化食品次数(OR=1.657,95%CI为1.399~1.967)、吃油炸食品次数(OR=1.567,95%CI为1.234~1.876)、家族史(OR=1.458,95%CI为1.166~1.823)是影响葫芦岛市在校中学生痤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葫芦岛市中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且病情越严重对生活影响越大。其中睡觉时间、吃辛辣食品次数、吃甜腻食品次数、吃膨化食品次数、吃油炸食品次数和家族史是影响葫芦岛市在校中学生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的关联。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 990(48. 6%)人,女生11 638(51. 4%)人。采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CAIHLQ)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分析评估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躯体亚健康状况。结果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的检出率为30. 1%(6822/22 628),高中生、经济发达地区、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躯体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对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97. 72、85. 62、23. 76、161. 91和240. 27,P<0. 001)。中学生CAIHLQ总得分为(104. 06±18. 68),男生、初中生、城市、独生子女、非住校生、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 62、455. 21、133. 54、35. 04、326. 06、272. 09、366. 19和572. 35,P<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体健康素养和各维度健康素养水平的降低,躯体亚健康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学校类型、是否为经济发达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日是否住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躯体亚健康,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