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645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65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521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040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23篇
  196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尿道下裂是男性新生儿中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主要是由阴茎和尿道发育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个体差异明显。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与尿道下裂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产前激素不足、母体胎盘因素及环境影响,因此,尿道下裂往往是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在过去的十年间,大量研究致力于揭示尿道下裂的遗传基因特点。这些研究包括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同源盒基因A(HOXA)等基因,涵盖了性别基因的转录、性激素的合成及相关基因的信号传导。尽管目前发现了大量尿道下裂相关基因,但仍需大样本病例临床对照研究明确这些基因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学意义。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外显子和全基因组测序也将揭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探索尿道下裂的分子机制,从而探寻合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干预的靶点。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与尿道下裂有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读者对文献需求方式体现出形式多样化、信息宽泛化、时间紧迫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医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模式也发生根本性转变。医学图书馆馆员要秉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提供给读者优质、高效的服务。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医学图书馆具有专业性、特殊性和读者群特定性的特征,因此对馆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更高。医学图书馆员应具备特定的职业素养、能力,以适应读者对文献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让医学图书馆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给读者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本文从医学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及其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6.
胆道闭锁患儿尽早、快速做出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对提高其自体肝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作者临床工作经验以及近年来最新研究进展,对快速诊断胆道闭锁的方法做一简要述评,分析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优点与不足,为临床诊断思维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Reiter综合征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根据前 驱感染的不同分为性传播型和痢疾型。该病儿童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 例20个月的女童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导致Reiter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尿道下裂是男性新生儿中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主要是由阴茎和尿道发育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个体差异明显。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与尿道下裂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产前激素不足、母体胎盘因素及环境影响,因此,尿道下裂往往是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在过去的十年间,大量研究致力于揭示尿道下裂的遗传基因特点。这些研究包括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同源盒基因A(HOXA)等基因,涵盖了性别基因的转录、性激素的合成及相关基因的信号传导。尽管目前发现了大量尿道下裂相关基因,但仍需大样本病例临床对照研究明确这些基因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学意义。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外显子和全基因组测序也将揭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探索尿道下裂的分子机制,从而探寻合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干预的靶点。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与尿道下裂有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MRI表现及MRS特点,确定其肝脏脂肪的MRI定量评估方法。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单纯性肥胖症的学龄儿童52例(男31例,女21例)作为病例组,平均年龄(10.1±1.1)岁。同年龄组[平均年龄(9.8±0.9)岁]的正常健康儿童40例(男22例,女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 1.5 T Avanto MR设备行MRI和~1H-MRS检查。观察肝实质于同相位、反相位影像上的信号变化;通过~1H-MRS获得肝脏兴趣区的水峰峰值(P_w)、水峰下面积(A_w)、脂峰峰值(P_l)及脂峰下面积(A_l)并计算出脂肪分数(F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常儿童和肥胖症患儿间P_w、A_w、P_l、A_l、FF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轻、中、重度肥胖症患儿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RS诊断脂肪肝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肥胖症患儿组于T_1WI反相位影像上信号不同程度减低,而正常组T_1WI同反相位影像信号一致。MRS结果如下:(1)正常组和肥胖症组的P_w、A_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肥胖症患儿P_l、A_l、FF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其中FF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2%,准确度为85%。(3)随着肥胖分级的增加,肥胖患儿的P_l、A_l均增高。结论 T_1WI双回波同反相位技术和MRS是目前定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有效方法,在前者对脂肪肝做出初步诊断的基础上, MRS可进一步对脂肪肝进行量化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性粒细胞CD_(64)、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148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心力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MMPs、心肌酶谱及其他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感染组MMPs、CD_(64)、IL-17、IL-21与心肌功能的关系。结果感染组MMP-2、MMP-9以及MMP-10,IL-17、TNF-α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感染组CK、AST、CKMB以及LDH水平,CD_(64)、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感染组NYHA-Ⅰ级和Ⅱ级的MMP-2、MMP-9、MMP-10、CD_(64)以及IL-17水平均低于NYHA-Ⅲ级和Ⅳ级(P<0.05或P<0.001),IL-21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MPs、CD_(64)、IL-17、IL-21水平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中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机体心肌功能以及肺部感染程度,对指导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