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神经病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的现状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了解患者的获益与风险。方法对纳入的3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然观察,按是否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分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副反应量表(TESS)及健康状况量表(SF-36)分别测评精神症状、自知力、药物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时合并组PANSS总评分、兴奋因子、认知因子评分高于未合并组(P0.05);出院时合并组PANSS阳性因子、认知因子评分仍高于未合并组(P0.05);ITAQ、SF-36精神心理维度评分低于未合并组(P0.05)。结论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有效,但不影响总体症状改善,且对生活质量和自知力可能有负面影响,故使用前应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I型(BD-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将BD-I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59例,丙戊酸钠+齐拉西酮)和奥氮平组(61例,丙戊酸钠+奥氮平),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定病情,应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图形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汉诺塔(TOH)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控制BRMS评分、年龄、病程后,齐拉西酮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总分、WCST分类数、TOH总分明显优于奥氮平组(F=3.61,10.24,12.51,4.69,4.27;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均能改善BD-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联合齐拉西酮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病程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为不同病程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连续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91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5年、5~10年及10年三组。同时招募健康人群7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定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认知功能。结果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MCCB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85~56.178,P均0.01)。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健康人群的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言语学习维度评分均高于各患者组(P均0.05),但患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注意/警觉性、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认知维度评分上,健康人群病程小于5年组病程5年以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病程5年以上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比病程5年内的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6例TRD患者MECT治疗前后及2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VEGF浓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TRD患者的临床症状。组间血清VEGF浓度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变化与HAMD总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man秩相关。结果 TRD患者MECT治疗后24例(92.3%)达到治疗有效标准。TRD组MECT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与HAMD总评分变化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63,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变化可能对临床疗效的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进一步确认其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4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招募64例健康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ELISA试验检测其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收集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住院时长、病程、发病年龄、用药剂量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40±1.46)pg/mL vs.(2.02±1.39)pg/mL,(2.54±0.69)pg/mL vs.(0.49±0.30)pg/mL,P均0.05];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23.01±4.55)pg/mL vs.(35.31±5.20)pg/mL,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变化值与既往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病程、发病年龄、抗抑郁药剂量、HAMD-17评分均无线性相关(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变化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住院≥3次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特征。方法:对210例住院≥3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3例双相障碍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住院周期和出院间隔进行比较。结果:随住院次数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平均住院周期分别从首次的(73.6±48.8)d和(65.7±47.3)d逐渐延长至第8次住院之后的(119.7±116.0)d和(75.9±68.9)d;平均出院间隔逐渐缩短;与精神分裂症相比,双相障碍患者住院周期稍短( P<0.05),而出院间隔相当(P>0.05)。结论: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总体相似,反复发作频率相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