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心理状况的关系。方法:对6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睡眠障碍者91.66%(55例),各成份〉12分的发生率在50%-91.66%,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效率;SCL-90九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SQI各指标及总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显著正相关(r〉0.20),但上述相关大多不密切(r〈0.5)。结论:广泛性焦虑患者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丁婷  朱祥路 《重庆医学》2012,41(27):2832-283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急诊神经科急性脑卒中患者86例,于入院24h内以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营养状况。结果 86例患者中30例(34.88%)有营养风险,56例(65.12%)无营养风险。入院第7、14天有营养风险组的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较无营养风险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用NRS2002筛查营养风险可行。且有营养风险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的各项指标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方法于2004—03/06选取贵阳医学院2003级医学本科生21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域表进行其心理健康的评定。并与国内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让学生自测症状自评量表,然后将答案输入装有上海惠诚心理咨询综合系统4.0软件的电脑中计算各因子分。症状自评量表包含9大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评估标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结果发放量表210份,收回合格量表206份,有效率98.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差异具显著性外,其余各因子的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5~0.00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除人际关系、抑郁及偏执外,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05~0.001)。结论本次210人调查结果为,总体上各因子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全国大学生、医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及全国成人常模。提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必要制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测验的常模,才能更准确反映不同被调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以躯体不适感为主要症状的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选择2001-11/2004-1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住院治疗的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组,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情感障碍)400例.纳入无理解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者组)266例.自制躯体不适感症状调查表,内容为各种躯体症状.在调查前使用统一指导用语,要求患者根据近3年来自我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当场收回调查表.主要统计焦虑抑郁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躯体不适感症状分布的情况,并对男女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出现躯体症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焦虑抑郁障碍组患者曾被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表666份、收回有效调查表666份,有效率100%.①在焦虑抑郁障碍组患者中,女性出现躯体症状的比率显著高于男性,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176/287,22/133,x2=21.46,P<0.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中,4例出现身体有电流通过感;8例出现大脑里水流感;2例出现虫爬感;26例头昏感;18例心慌感.焦虑抑郁障碍出现躯体不适症状的情况为胃区不适感133例;心慌126例;头昏111例;胸闷93例;出汗89例;头痛76例;发冷发热感58例;气短44例;浑身游走性疼痛感32例;浑身麻木感27例;濒死感21例;耳鸣14例;肛门坠胀感10例;四肢发抖5例;会阴部烧灼感4例;行走吃力3例;眩晕感2例;尿频尿急24例;眼胀或视物不清7例;咽喉异物感10例;肠胀气感25例.③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177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158例;胃肠功能紊乱122例;神经性头痛119例;胃炎80例;心脏病6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4例;心肌炎15例;泌尿系感染2例.结论焦虑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主要见于女性,可以表现多学科的症状,但较集中出现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疾病样的症状.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科室主要集中于妇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科.识别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躯体不适表现,是减少以躯体不适感为主的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对60例广泛性焦虑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和镇静安眠药阿普唑仑治疗4周,研究组同时行生物反馈治疗2周,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I评分较入组时显著降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反馈治疗组(A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两组各30例。A组和B组均给予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10~20mg/d,A组同时行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连续2周后评定疗效。疗效用90项症状因子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SCL-90评分均较人组时显著降低。A组比B组疗效更显著,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广泛性焦虑症,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广泛性焦虑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和阿普唑仑0.4 mg/d(睡前)治疗4周,研究组同时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 min,连续两周,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I、SCL-90评分较入组时显著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0.05;治疗前PSQI评分,两组男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男女无差异(P〉0.05),对照组睡眠效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SCL-90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及焦虑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治疗前,研究组躯体化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对照组强迫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两组治疗后男女无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男女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性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189例护校二年级学生进行评定,并与同龄女性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校二年级学生SCL-90中各因子分与正常常模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护校二年级学生SCL-90中各因子分与同龄女性心理障碍患者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结论:青春,期女性存在不健康的心理,但尚未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应发挥女性善于宣泄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与正常人的差异,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阿立哌唑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细胞因子IL-2、IL-4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血清标本中IL-2、IL-4的水平,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2、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较治疗前IL-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IL-2、IL-4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对照组(P<0.05)。(4)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血清IL-2、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具有下调IL-2、IL-4水平的作用,阳性症状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方法于2004-03/06选取贵阳医学院2003级医学本科生21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其心理健康的评定。并与国内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让学生自测症状自评量表,然后将答案输入装有上海惠诚心理咨询综合系统4.0软件的电脑中计算各因子分。症状自评量表包含9大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评估标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结果发放量表210份,收回合格量表206份,有效率98.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差异具显著性外,其余各因子的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5~0.00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除人际关系、抑郁及偏执外,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05~0.001)。结论本次210人调查结果为,总体上各因子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全国大学生、医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及全国成人常模。提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必要制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测验的常模,才能更准确反映不同被调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