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照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66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33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和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奥氮平组优于利培酮组,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利培酮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高糖高脂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心肌 细胞,通过 CCK-8 法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分别确定高糖(HG)和棕榈酸(PA)最佳干预浓度,选取 0.1 mmol/L PA 和 50 mmol/L HG共同培养细胞建立高糖高脂损伤模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GZ)干预高糖高脂损伤细胞12、24及48 h 后通过CCK-8试验选取有效的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随后细胞分为: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溶剂组(棕榈酸溶 剂+二甲基亚砜)、HGPA 组(50 mmol/L 葡萄糖+0.1 mmol/L PA)、H-PGZ 组(10 μmol/L PGZ+HGPA)和 L-PGZ 组 (5 μmol/L PGZ+HGPA),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微 板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T-AKT)、磷酸化蛋白激 酶B(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剪切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激酶3(C-Caspase3)、B-淋巴 细胞瘤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NAC(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HGPA组和HGPA 组干预24 h后检测上述AKT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48 h内0、0.05、0.1、0.2、0.4 mmol/L PA组H9C2细胞活力 依次降低;12 h时,与25 mmol/L葡萄糖组比较,50、75以及100 mmol/L葡萄糖组细胞活力增加,24 h、48 h时25、35、50、 75、100 mmol/L葡萄糖组细胞活力依次增加;与对照组比较,48 h内HGPA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HGPA组比 较,12 h时80 μmol/L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24 h时10 μmol/L PGZ组细胞活力增加,40、80 μmol/L PGZ组细胞活 力降低(P<0.05),48 h时5、10和20 μmol/L PGZ组细胞活力增加,40、80 μmol/L PGZ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 对照组比较,HGPA组凋亡率、ROS、MDA、C-Caspase3、BAX表达明显升高,SOD、P-AKT、BCL-2表达降低(P<0.05); HGPA组、L-PGZ组、H-PGZ组的凋亡率、ROS、MDA、C-Caspase3、BAX依次降低,SOD、P-AKT、BCL-2表达依次升高 (P<0.05)。与 HGPA 组比较,NAC+HGPA 组 C-Caspase3 表达降低,P-AKT、Caspase3 表达升高(P<0.05)。结论 PGZ对ROS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AKT通路的活化,减轻高糖棕榈酸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规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肺炎支原体(MP)耐药的相关性及规律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431例MP感染患儿,根据患儿MP感染次数分为观察组217例和对照组214例,观察组咽拭子标本培养结果阳性且对阿奇霉素敏感者与对照组培养结果阳性且对阿奇霉素耐药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对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观察组中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及23s rRNA V区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MP培养阳性者分别为56例和49例,两组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为19.6% vs 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68,P<0.01)。对照组患儿不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次数与肺炎支原体耐药率呈正相关(χ2=22.056,P<0.01;r=0.321,P<0.01)。观察组对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无突变的26例患儿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22周和4周时MP培养阴性率分别为73.1%和92.3%,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培 养阳性菌株仍未发现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结论: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增加MP耐药率,MP耐药性与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有关;对儿童MP感染在没有药敏结果情况下,规律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不会诱导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A(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的优势,综合分析其针对颅内动脉瘤案例的评估价值,总结对象案例的形态学特征。方法:按照研究设计要求,于研究期(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组观察对象(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依次以CTA技术诊断,根据影像学结果,将所有病例对象分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组、颅内动脉瘤未破裂组,对其形态学特征差异进行总结性分析,评估瘤体破裂的相关性因素。结果:研究100名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手术病理等方式检查,最终明确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75例(75.00%),颅内动脉瘤破裂未病例25例(25.00%);相比于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对象,颅内动脉瘤破裂案例瘤体大小、瘤颈、瘤体高度与瘤颈宽度比(AR)、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度比(SR)、子囊数明显更高,(P<0.05);经回归分析,瘤体大小、AR、SR、面积比均与颅内动脉瘤病例对象的瘤体破裂有关,属于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CTA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反馈其形态学特征,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破裂风险评估中,可将瘤体大小、AR、SR、面积作为独立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以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的64例癫(痫)患儿与以托吡酯单药治疗的70例癫(痫)患儿进行开放性对照随访研究.结果 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与托吡酯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未发生过敏以及血液、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在治疗部分性、部分性继发全身性、不能分类发作的癫(痫)患儿(包括< 4岁的癫(痫)患儿),疗效与托吡酯相当,不良反应少,且给药方便、剂量容易掌握,是一个适合于儿童单药治疗的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7.
1995-2009年间我院疑诊Abernethy畸形3例,经静脉造影或增强CT/MRI证实后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病例1,女,15岁,因反复便血15年入院.肠镜检查:上半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乙状结肠至直肠黏膜广泛糜烂、溃疡、渗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个维度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旨在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对照组实施腹式子宫全切术(AH),比较两组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术后体温、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使用镇痛剂例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切口小、疤痕小,术后痛苦较开腹手术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患男,10岁,于1998年10月26日入院。入院前10h出现发热,T39℃,无头痛、呕吐及流涕。6h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目凝视,面色发绀,意识不清,右侧肢体屈曲抽动,从当地转入我院途中抽搐不止,我院门诊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鲁米那100mg肌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后10min抽搐停止,抽搐持续约4h,抽搐后精神萎靡。6岁于上呼吸道感染时有类似抽搐1次,持续约30min,诊断为高热惊厥。患儿系1胎1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母孕期体健,无头部外伤史。查体:T37. 1℃,BP14/10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