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27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82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37篇
  1975年   30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8篇
  197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住院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尤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一旦发生, 会导致患者的非预期死亡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 国际已发布系列相关权威指南及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工作组也于近期联合国内外VTE防治、重症救治、循证医学领域等多学科专家, 共同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血栓预防和抗凝管理指南》。基于此, 工作组在指南的基础上对目前临床实践中亟需关注的13个临床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明确了标准化的操作路径, 如:COVID-19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 不同严重程度的COVID-19住院患者以及合并妊娠、恶性肿瘤、基础疾病或脏器功能不全、服用抗病毒及抗炎药物、血小板减少等特殊人群的VTE预防和抗凝管理, 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VTE预防及抗凝管理, 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并发VTE的抗凝管理, 正在进行VTE治疗且合并COVID-19患者的抗凝管理, COVID-19住院患者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分型及相应处理等。特别是参照了国际最新指南及研究证据, 对于COVID-19住院患者如何准确把握标准预防...  相似文献   
2.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高度异质性。低危患儿预后较好,高危患儿即使接受化疗、放疗、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长期存活率仍不足50%。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高危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原GD2在NB细胞高表达,达妥昔单抗β可与NB细胞膜表面过表达的GD2特定靶点结合,触发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效应,通过双重免疫机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总结国外多项关键临床研究,并结合在海南和天津医疗先行区的上市前初步应用经验,我们对达妥昔单抗β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和推荐,提出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毛滴虫病以及由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子宫颈炎等。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的核心因素。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简称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为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方式之一。同时,社区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环境场所,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目前,国内多个管理政策及文件强调在社区精神分裂症管理中应用长效针剂,但是社区医生对长效针剂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效针剂在社区的应用,成为患者全面康复的瓶颈之一。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由13位精神科及全科医学专家组成本共识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验、我国社区的特征,解决社区长效针剂使用中面临的医学相关问题,以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P < 0.01]。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16.5,63.5)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4,95%CI:0.882~0.989,P <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912,95%CI:0.855~0.973,P <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大于胎龄儿(LGA)新生儿期死亡原因及死亡风险。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中国新生儿死亡原因多中心调查》数据库包括39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胎龄≥24周的所有死亡病例数据,以数据库中的LGA为病例组(单胎出生,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分别以数据库中全部适于胎龄儿(AGA)和配对的AGA(1∶1)为对照组(匹配条件:单胎、胎龄、性别、来源医院),比较LGA和AGA新生儿期死亡原因。通过整体人群中LGA和AGA活产婴儿比例,估计整体人群LGA死亡风险。采集母亲因素、围生期因素、新生儿因素和死亡原因。根据WHO ICD-PM分类标准分为11类新生儿期死亡原因。结果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数据库中新生儿期死亡的LGA和AGA分别为126和1 183例。LGA组新生儿除出生体重、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外均与匹配A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矫正出生体重和妊娠期糖尿病因素,LGA组早期新生儿死亡风险较匹配AGA组增加1.94倍(OR=2.938,95%CI: 1.346~6.416,P=0.007)。LGA的主要死亡原因排序为先天性疾病(29.4%)、围产期窒息(21.4%)、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14.3%)、重症感染(11.9%)。LGA组新生儿全因死亡风险与匹配A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GA组死于重症感染(N6:细菌性败血症,细菌脑膜炎,肺炎,病毒感染等)的风险低于匹配AGA组(OR=0.541,95%CI:0.320~0.912,P=0.019)。结论国内三级医院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单胎LGA的主要死亡原因构成及其比例与AGA相比总体一致,LGA并不增加新生儿期的死亡风险,且死于重症感染风险低于AGA。  相似文献   
8.
 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作为一个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TMB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全外显子测序和靶向Panel测序的拟合算法,但检测方法、阈值和报告格式缺乏统一标准。此外,TMB值在不同癌种中存在显著差异,也为该标志物在临床中规范应用带来困难。本共识围绕TMB的定义、临床意义、检测标准化及与其他免疫标志物如PD-L1、dMMR/MSI-H的关系等要点,结合中国实践,为临床提供8条TMB检测及应用共识推荐。希望本专家共识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及检测人员对TMB临床意义及检测规范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解读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的10个地区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其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10个项目地区募集512891名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利用CKB项目的基线信息,比较对年龄和/或性别进行调整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其控制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项目地区中,高血压患者共180621人(35.2%),其中浙江项目地区患病率最高(44.4%),海口项目地区患病率最低(22.0%)。农村地区人群患病率(35.1%)高于城市(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高血压人群中,知晓率为33.1%(59703/180621),治疗率为36.1%(65172/180621),控制率为12.4%(22329/180621),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中控制率为30.5%(19884/65172),其中苏州项目地区的男性控制率(17.4%)和服药控制率(39.1%)高于其他地区,柳州项目地区的女性控制率(23.5%)和服药控制率(42.6%)高于其他地区。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研究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的患病情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中国医师协会肾脏专委会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简称:协作组)成员与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工作联系的区县为抽样单位。遗尿症诊断标准为年龄≥5岁,3个月内出现尿床事件≥1次;尿床指夜间睡眠中排尿于床上或尿湿衣裤。调查时间为2017年4月20日至2017年5月12日;调查人群为中国5~18岁儿童及青少年,分为幼儿园(5~6岁)、小学(~12岁),初中(~15岁)和高中(~18岁)。每个区县样本量需>3 073人。自行设计遗尿症调查问卷,本文主要分析基本人口学信息和尿床事件。由儿童或青少年的家长或照护者在手机或其他安装有微信应用终端设备上填写问卷。结果 24个协作组成员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的34个区县中的225所幼儿园和学校参与了调查,其中幼儿园82所,小学61所,初中49所,高中33所。调查目标样本人群129 952人,进入本文分析的调查问卷100 071份(77.0%)。男52 074份,平均年龄(11.0±3.4)岁,汉族占92.5%,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人数比例约为1∶5∶2∶1。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患病率为4.8%(4 821/100 071);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遗尿患病率分别为12.1%、5.1%、1.1%和1.4%;各年龄男孩遗尿症患病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孩;中国境内6大行政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以样本人群年龄构成比进行标准化后,其患病率分别为4.2%,3.7%、4.6%、5.8%、5.1%和4.9%;4 821名遗尿症患儿中,轻、中、重度遗尿症患儿分别占81.4%、13.5%和5.1%;重度遗尿症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组比例为6.9%、3.7%、5.3%和10.0%。结论 中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人群遗尿患病率分别为12.1%、5.1%、1.1%和1.4%,儿童遗尿症患病率总体为4.8%。幼儿园及高中组重度遗尿症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