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液学炎性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M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在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80例胶质瘤患者。应用ROC曲线确定NLR、MLR和PLR的最佳临床分界值并分组。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情况。Cox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Pearson’s相关系数检验标志物间的相关性。结果 NLR、MLR和PLR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90、0.33和133.38。高NLR和ML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8和14.8月,低NLR和MLR组分别为40.5和24.6月(均P<0.05)。高NLR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10.3月,低NLR组为28.8月(P=0.002)。NLR是胶质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25, 95%CI: 1.042~2.853, P=0.034)。且NLR与MLR(r=0.62, P<0.001)和PLR(r=0.59, 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术前高NLR、MLR与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NLR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肿瘤复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于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56例,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治疗。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和FTS组28例,常规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康复护理指导,FTS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指导。术后第一天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部疼痛、头痛、流泪、吞咽困难、睡眠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总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结果FTS组术后的鼻部疼痛、头痛、流泪、吞咽障碍、睡眠障碍的VAS评分均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减轻鼻中隔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矫形术前后脑瘫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探索矫形治疗的适宜时机。[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矫形术治疗的脑瘫患儿,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 QL4.0分别对脑瘫需行矫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评价,将脑瘫患者按性别、年龄分组,评估矫形手术对脑瘫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在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从精神心理及生存质量的角度,探索矫形治疗的适宜时机。[结果]共纳入病例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10.12±4.47)岁,矫形术治疗前后SCL-90评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和其他因子各项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均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减少(P<0.01);生存质量Peds QL得分除情感功能外,生理功能、社交功能评分均提高(P<0.01);男女脑瘫患者行矫形术前和术后半年SCL-90总均分均下降,Peds QL总分术后较术前升高(P<0.01);不同年龄段手术前后SCL-90均分差值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54)。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Peds QL总分差值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形手术治疗脑瘫患者能显著改善精神心理及生活质量,尽早进行矫形手术有助于患儿日后生存质量提高及精神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修复诊疗过程中心理干预对初次佩戴复杂活动义齿的更年期妇女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复杂活动义齿修复的更年期妇女98例,随机选取49例为试验组,修复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其余49例为对照组,常规修复。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调查患者对义齿美观、语音、咀嚼、固位效果和舒适性的满意度,并比较2组修复后的调改次数。结果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患者对义齿语音、咀嚼效果和舒适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调改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更年期妇女初次行复杂活动义齿修复时,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对义齿的适应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膝关节置换术后四种不同的多模式镇痛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术后予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术中关节周围浸润镇痛(LIA)+持续冰疗(CCT)镇痛;B组:术后予CFNB+LIA;C组:术后予CFNB+CCT;D组:术后仅予CFNB。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72 h静息时及术后24、48、72 h活动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6、12、24、48、72 h各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水平,以及术后22013年3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术后予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术中关节周围浸润镇痛(LIA)+持续冰疗(CCT)镇痛;B组:术后予CFNB+LIA;C组:术后予CFNB+CCT;D组:术后仅予CFNB。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72 h静息时及术后24、48、72 h活动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6、12、24、48、72 h各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水平,以及术后27 d时患膝关节主动及被动屈伸活动度;监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及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A、B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术后72 h,四组静息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48、72 h,A、B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术后各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7 d时患膝关节主动及被动屈伸活动度;监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及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A、B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术后72 h,四组静息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48、72 h,A、B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术后各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5 d,A组、B组的主动活动度均>C组、D组(P<0.05),C组>D组(P<0.05),术后65 d,A组、B组的主动活动度均>C组、D组(P<0.05),C组>D组(P<0.05),术后67 d四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7 d四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d,A、B组被动活动度>C、D组(P<0.05),C组>D组(P<0.05),术后54 d,A、B组被动活动度>C、D组(P<0.05),C组>D组(P<0.05),术后57 d四组被动活动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四组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局部浸润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TKA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其疗效与CFNB+LIA+CCT无统计学差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支撑喉内窥镜下喉吸引旋切技术对保留发音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吸引旋切微创术的安全、精确、有效快速性能及在保留喉部结构完整及发音功能方面的特征。方法 将特殊定制的喉吸引旋切刀应用于喉常见疾病的住院患23例,在支撑喉内窥镜数字成像系统的监视下,用动力系统驱动喉吸引旋切刀切除喉部病灶,从而完成手术,并对手术前后的电子喉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手术时间较传统方法或喉显微镜下手术明显缩短,手术视野始终保持清晰,切割范围小而精确,随访23例患喉发音功能恢复良好或保留了发音功能。结论 在支持喉内窥镜数字威像系统监视下,喉吸引旋切技术简单、安全实用,在发音外科保留患喉功能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灌肠法结合西药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重症肝炎诊断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结合食醋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生化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治疗组在治疗初期(疗程第1周、第2周)对于ALT、AST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期(疗程第3周、第4周)对于TBIL、PT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通瘀灌肠法结合西药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该院放疗科实行护理质量量化、积分管理法,结合科内护理工作的现状,建立了质量标准和岗位责任制,使护理管理有标可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调动了科内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细胞性血管母细胞瘤(GCA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免疫组化及诊断。方法对1例26岁女性发生于右前臂、同时累及皮肤、皮下软组织及尺骨中下段的巨细胞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X线片显示右尺骨中下段局部骨皮质欠规整,边缘骨质硬化,桡侧骨质不均匀增厚,周围软组织肿胀,未见明显骨膜反应。MRI显示右前臂软组织边界欠清,其内见T1W1等信号,T2W1高、低混杂信号,病灶内信号欠均匀,其长轴与肢体长轴一致,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病灶呈匍匐性生长,邻近骨质受侵,皮质欠完整。巨检见右前臂皮肤呈暗红色,表面有紫色颗粒状突起,病变皮肤稍高出正常部位。镜检见骨外软组织病变浸润骨骼肌、脂肪组织,取代骨小梁间的骨髓组织。肿瘤组织呈结节状、梁索状或片状排列,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部分结节内见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性单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细胞团内见微血管腔和单个细胞胞质空泡,内含单个或多个红细胞;部分结节内肿瘤细胞围绕在微血管周围呈同心圆排列形成洋葱皮样外观。肿瘤间质中见薄壁血窦,大血管壁不规则增厚伴黏液样变性,小血管周边嗜碱性黏液样基质内见多个细胞围成的小腔隙,小腔周围细胞增多彼此相连形成融合趋势,可能是肿瘤细胞团形成的早期形态。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及坏死。免疫组化:vimentin弥漫(+),大部分肿瘤细胞CD34和CD31强(+),巨细胞CD68(+);肿瘤细胞聚集区内小血管周围细胞及部分卵圆形细胞、梭形细胞SMA强(+)、calponin弱(+)。结论 GCAB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形态的罕见的先天性血管源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生长缓慢、惰性生物学行为特点,是一种中间性软组织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