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调查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的临床转归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小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条目(PQ-16)在中山市中学生中进行精神病筛查,对59例符合PRS诊断标准的阳性者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评估基线和1年后的临床精神病理学特征,并分析PRS 1年的自然转归特征和临床精神病理特点。结果:45例完成1年后随访(76.3%),脱落14例。其中,11例转化为精神障碍,纳入转化组,转化率为24.4%;18例(40.0%)维持PRS诊断,纳入维持组;16例(35.6%)缓解,纳入缓解组。转化组比维持组和缓解组求助于精神心理机构更多、学校适应性更差、学习成绩更低和同伴关系更不良(P均0.05)。转化组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高于维持组和缓解组,功能整体评定量表(GAF)总分低于维持组和缓解组(P均0.05)。结论:中学生PRS 1年后转化为精神障碍风险较高,精神障碍转化者的社会功能损害和风险症状均较严重,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81名学生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6%(428名),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父母抚养组及低收入组外化性行为得分分别高于父母抚养组及中高收入组[(7.08±6.41)vs.(6.12±7.10);(6.63±6.72)vs.(5.93±7.59),P均0.05],非家庭和睦组在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上都高于家庭和睦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均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8~-0.13,P均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等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1~0.24,P均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相关因素依次是:家庭氛围、父亲温暖理解、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P均0.05)。其中,家庭氛围越紧张,父亲温暖理解得分越低,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得分越高,儿童青少年越倾向于出现行为障碍(P均0.05)。结论中山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较突出,紧张的家庭氛围、母亲过度保护干涉及缺乏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在本院出院的84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社区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应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减轻老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睡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小学生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睡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5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学生共3463名,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SQ)及香港中文大学定式化睡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ASQ≥15分划界,将所有被试儿童分为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n=130)及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n=3122)。结果:全样本儿童平均夜间睡眠时间为(9.12±0.63)h。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在男生比例、入睡时间、日间嗜睡、打鼾及夜惊的发生率上都高于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均P<0.05),夜间睡眠总时间短于非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儿童ASQ得分与夜间睡眠时间呈负相关(r=-0.08),与入睡时间(r=0.14)、白天嗜睡(r=0.23)、打鼾(r=0.15)、夜惊(r=0.12)及梦游(r=0.04)等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睡眠总时间越短、入睡时间越长,男性比例越高,日间嗜睡、打鼾及夜惊问题越严重,ASQ得分就越高。结论:普通小学儿童中存在较多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和睡眠问题,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空气负离子浓度对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各病种月入院量与同期月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相抑郁月入院量与月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34,P0.01),1月-12月月均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别为:353、336、419、564、658、729、700、665、637、512、393、479个/cm~3,对应月份双相抑郁月累积入院量分别为:37、20、36、38、55、31、29、41、44、38、26、37人次。结论双相抑郁在低浓度空气负离子时发病增多,高浓度时发病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州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睡眠状况(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广州市5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共3032名,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定式化睡眠问卷(修订版)向家长调查他们子女的学业成绩变化和睡眠状况.根据与去年相比的学业成绩变化,将小学生分为上升组、持平组和下降组.以作息时间推断睡眠数量,以睡眠症状推断睡眠质量,睡眠不足程度为[周末在床时间-学习日在床时间]/学习日在床时间×100%.结果:3032名广州小学生中,成绩上升1145人(37.8%)、持平1536人(50.7%)、下降351人(11.5%).上升组、持平组、下降组的睡眠不足程度[(8.9±5.0)%vs.(10.2±6.7)%vs.(12.4±5.4)%]和温习功课时间[(2.2±0.9) hvs.(2.4±1.0)h vs.(2.6±1.1)h)]依次上升(P<0.01).下降组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症状、睡语和尿床发生率均高于上升组,不愿晨起的发生率也最高(23.9% vs.18.7% vs.14.1%,P<0.01).有序回归分析显示广州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程度(OR =0.83)和不愿晨起(OR =0.73)的严重程度与当年学业成绩下降呈正相关.结论:广州市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能与睡眠不足存在相关.而不愿晨起作为睡眠数量或和睡眠质量的综合指标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5岁.因发作性嗜睡、贪吃20个月,再发10 d,于2010年5月人住我院.患者约20个月前发烧3 d后出现嗜睡,每天睡眠时间>20 h,家人难以叫醒,但患者会自行起来大小便及进食;贪吃,饮食量是平时的2~3倍,狼吞虎咽,吃完很快再次入睡,性格也略有改变.于当地门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7 d无好转,20 d后症状自行消失,能正常学习及生活.1个月后,患者无原因再次出现上述嗜睡及贪吃情况,在当地某三甲医院就诊,考虑诊断: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知识问卷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评分(15.92±2.50)分,总体正确率为79.6%;9种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中掌握最好的是抑郁症(38.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34.2%)和多动症(33.6%),最差为抽动症(13.4%);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35.94±5.52)分。组间比较显示:女性教师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总评分高于男性教师,中学组教师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总评分上优于小学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教师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07,P均0.05)。被调查的983名教师中,有228名(23.2%)反映在其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97.2%(955名)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知识获得途径方面,新闻、杂志或网络所占比例最高(70.2%),专业讲座或培训(8.6%)及专业书籍(7.8%)较低。结论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具体病种掌握不均衡,对待精神疾病态度有待改变,可以借助新兴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宣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