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疗后使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癌中晚期放化疗的7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给予常规组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吗丁啉口服治疗,给予实验组加味香砂六君子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证候积分情况。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用药后证候积分平均值分别是(12.46±5.41)分、(5.66±5.01)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用药后总有效率分别是97.14%(34/35)、77.14%(27/35),P<0.05;实验组用药后在食欲不振、排便异常、疲倦无力方面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病患放化疗后容易导致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使用加味香砂六君子中药汤剂可有效改善其临床表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白及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临床用量多为3.7~50 g。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白及的最佳剂量及配伍,如收敛止血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如酒精性胃溃疡等),用量为10~50 g;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脾络瘀阻型肝硬化伴有衄证明显、慢性结肠炎等),用量常为6~15 g;治疗肺痨时,用量为30 g;收敛止痛治疗肛裂、糖尿病以及妇科疾病(如子宫颈癌、宫颈糜烂等),用量为7.14~30 g;敛疮生肌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牛皮癣、痤疮等)、舌疳以及颔下肿核溃、口腔溃疡等,为3.7~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收敛止血常配伍海螵蛸、仙鹤草、藕节炭等;收敛止痛常配伍三七、地榆等;敛疮生肌常配伍白蔹、黄芪等。  相似文献   
3.
神曲、半夏曲和红曲是仝小林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配伍。临床辨治高脂血症应抓住脾虚不运,邪实结聚的核心病机,标本兼顾。治疗时当辛开苦降,消膏降浊,调和脾胃寒热。在临床用量方面,神曲常用9~15 g以健脾和胃,消导调中;半夏曲常用 9~15 g以通泄消导,燥湿化痰而协助病理产物排除体外;红曲作为降血脂的靶药,其临床用量范围为3~15 g以健脾燥湿,消膏降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以上三味药可促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菌群,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  相似文献   
4.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车前子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常用量为3.75~70 g,散剂常用量为0.92?1.49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分利水湿、渗湿止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黄疸、肝性胸水、顽固性便秘)为12?70 g;清热利湿、通淋泄浊治疗肾系疾病(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蛋白尿、绝经后尿路感染、耳鸣耳聋、特发性水肿)、妇科疾病(带下病)、男科疾病(遗精、前列腺增生、不育、小儿阴茎疼痛)为3.75?50g、0.92?1.49 g(散剂);清热利湿、化痰治疗肺系疾患(慢性支气管炎)为24~30 g;清火滋阴治疗内分泌疾病(腺体功能紊乱、周期性皮质醇增多、低热、高尿酸血症、痛风)为12?30 g;清热利湿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带状疱疹)为6g;利水明目治疗黄斑样水肿为1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分利水湿、渗湿止泻常配伍茯苓等;清热利湿、通淋泄浊常配伍黄柏、苍术、泽泻等;清火滋阴常配伍玄参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古医集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川楝子用量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6~20g,常用剂量为3~15g,丸散剂临床用量多为0.3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疏肝理气解郁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结节等妇科疾病,为6~10g;疏肝泄热、理气止痛治疗湿疹、带状疱疹、睾丸肿痛、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为3~15g.根据疾病、证型和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疏肝理气解郁常配伍柴胡、香附、郁金、佛手等;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常配伍延胡索、生地黄、黄芩、当归等.因此,川楝子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白茅根具有以下特点:白茅根临床用量为1.59~300 g,常用剂量为30~6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选用白茅根的剂量也相应不同,如清心凉血,交通心肾治疗耳鸣、耳聋等,常用剂量为10 g;清热凉血治疗银屑病、发热等,常用剂量为10~60 g;清热利尿治疗肾炎、慢性肾衰、前列腺炎等,常用剂量为6.33~90 g;凉血止血治疗鼻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用剂量为2.11~300 g;清热降气治疗呕逆等,常用剂量为1.59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配伍也有相应差异,如清心凉血,交通心肾时常配伍生地黄、竹叶;清热凉血时常配伍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利尿时常配伍茵陈、小蓟等;凉血止血常配伍生地黄、小蓟等;清热降气常配伍陈橘皮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在多囊肝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行RFA的98例多囊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造影组(n=49)和常规组(n=49)。术前两组患者均行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常规组患者常规超声引导行RFA,造影组患者行实时动态超声造影检查后超声引导下行RFA。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内囊肿总体积、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完全灭活数、局部残存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均显著缩小,造影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术后完全灭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和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多囊肝RFA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局部残留数,且未加重肝脏负荷,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及进行生存分析。以随访GOS评分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作多冈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脑干血量及并发症是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因素(P〈0.05);其中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腑十出血量≤5ml及无并发症的病人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行发症是高血压性脑十出血预后相关的独立凶素(P〈0.05)。GCS评分越低,病人生存时间越短;有并发症者明显较无行发症者预后差。结论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和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独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临床用量多为6~60 g。其次,独活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独活配伍羌活、防风等,治疗风寒湿引起的风湿免疫、骨科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60 g;配伍川芎、细辛、虫类药等,治疗神经官能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15 g;配伍黄芪、桂枝、女贞子等,治疗月经失调、产后身痛等妇产科疾病,临床常用9~12 g。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