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85篇
临床医学   840篇
内科学   39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1376篇
预防医学   255篇
药学   378篇
  5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和W2结构域2(BZW2)及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IVD)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ZW2和IVD的表达情况,分析BZW2和IVD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87例受者中,共有31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36%,复发时间为术后2~49个月,复发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的BZW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76%比30%),IVD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组织(51%比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BZW2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否肿瘤包膜有关(均为P<0.05),IVD表达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否血管侵犯有关(均为P<0.05)。BZW2高表达组受者肿瘤累积复发率高于BZW2低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BZW2低表达组;IVD低表达组患者肿瘤累积复发率高于IVD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IVD高表达组(均为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BZW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IV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BZW2高表达和IVD低表达的肝移植受者的累积复发率较高,累积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和血清甲胎蛋白(AFP)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和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肝细胞肝癌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36例以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PIVKA-II和AFP的血清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均数,两变量之间行相关分析。同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以及分析曲线下的面积 (area under ROC curve, AUC) 来分别评价PIVKA-II单独及联合AFP检测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患者组血清PIVKA-II水平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患者组血清PIVKA-II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组血清PIVKA-II水平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血清PIVKA-II的临界值为47.715mAU/mL时,HCC患者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95%的置性区间(CI)为0.815~0.953;当血清AFP的临界值为4.35ug/L时,HCC患者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为0.787,95%的置性区间(CI)为0.690~0.883;PIVKA-II+AFP联合检测时,HCC患者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的置性区间(CI)为0.838~0.963。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75.6%,特异性为95.0%。结论 血清PIVKA-II可作为HCC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也可用于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血清PIVKA-II联合血清AFP检测能进一步提高HCC诊断效能,有利于提高HCC患者的早期诊断。HCC患者的早发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有利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LAR)联合甲胎蛋白(AFP)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LAR的可能变量,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术前LAR和AFP对HC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高LAR组和高AFP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均短于低LAR组和低AFP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LAR≥4.58、AFP≥400 μg/L和T3~T4期是影响HCC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行介入手术治疗是OS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高LAR且高AFP组患者DFS和OS最短,低LAR且低AFP组的DFS和OS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LAR、AFP是HCC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术前LAR联合AFP对判断HCC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56层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L3,AFP-L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58例(HCC组)和良性肝病患者63例(良性肝病组)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AFP、AFP-L3%和GP73水平,利用256层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患者行上腹部CT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表现,分别探讨单独应用CT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联合运用两种技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HCC的价值。 结果 HCC组的AFP-L3%、GP73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8,5.99,均P<0.01);CT扫描、AFP-L3%、GP73浓度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CT扫描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7.93%,特异度为93.65%,准确率为90.91%;AFP-L3%诊断HCC的cut-off值为9.31%,诊断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87.30%,准确率为84.29%;GP73诊断HCC的cut-off值为105.62 ng/mL,诊断灵敏度为72.41%,特异度为82.54%,准确率为77.69%;CT扫描、AFP-L3%、GP73浓度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38%,特异度为93.65%,准确率为92.56%。 结论 联合运用CT动态增强扫描、血清AFP-L3%、GP73浓度检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较运用单一技术均有所提高,联合运用这几种指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HCC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 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99等相关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间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0例食管良性肿瘤(良性组)和90例食管癌(食管癌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AFP、CEA和CA199含量,判断阳性率与诊断价值。结果食管癌组的血清CA125、AFP、CEA和CA199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食管癌组的CA125、AFP、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94. 4%、84. 4%、90. 0%和80. 0%,显著高于良性组的37. 5%、35. 0%、30. 0%和35.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相关分析显示,CA125、AFP、CEA和CA199阳性率与食管癌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CA125、AFP、CEA和CA199在食管癌中呈高表达状况,与食管癌的发生显著相关,可用来鉴别诊断食管良性肿瘤与食管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2)、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谷氨酰转肽酶(r-glutamyl transferase,r-GT)在原发性肝癌模型小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SD健康雄性小鼠35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两组,分别有10只和25只小鼠。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原发性肝癌组小鼠制成原发性肝癌模型,造模成功的共22只小鼠。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F-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AFP的血清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LP、r-GT水平表达、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IGF-2 mRNA、AFP mRNA、ALP mRNA、r-GT 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大小均匀,形态一致;原发性肝癌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形态多样,多有核分裂现象。原发性肝癌组小鼠的血清中IGF-2和IGF-2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小鼠(P<0.05);原发性肝癌组小鼠的血清中AFP和AFP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小鼠(P<0.05);原发性肝癌组小鼠的血清中ALP和ALP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小鼠(P<0.05);原发性肝癌组小鼠的血清中r-GT和r-GT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小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模型小鼠血清中IGF-2、AFP、ALP、r-GT水平都呈高水平表达,检测其血清中的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抗p53抗体检测以及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的效能。 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HCC、50例肝脏良性病变(LBL)、50例健康对照(HC)患者的血清抗p53抗体与AFP。 结果 HCC组血清抗p53抗体的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LBL组(P<0.05)和HC组(P<0.01)。抗p53抗体对HCC的敏感性为36.0%,特异性为91.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95% CI 0.547~0.707); AFP对HCC的敏感性为54.0%,特异性为83.0%,AUC为0.685(95%CI 0.604~0.758); 抗p53抗体与AFP联合检测可将对HCC敏感性提高至76.0%(特异性80.0%),AUC提高至0.770(95% CI 0.694~0.835)。 结论 抗p53抗体对HCC具有理想诊断价值; 抗p53抗体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HCC的诊断效能(在保证特异性的前提下,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和肝脏影像学的临床诊断行经验性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诊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80例原发肝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母细胞瘤50例和非肝母细胞瘤30例。分析血清AFP对临床诊断儿童原发肝占位为肝母细胞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化疗前是否有病理证据将5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分为经验性化疗组和有病理化疗组,比较两组最终病理结果、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血清AFP异常升高诊断儿童原发肝占位为肝母细胞瘤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10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0.97,P0.001)。肝母细胞瘤经验性化疗组和有病理化疗组3年OS分别为88.3%和90.7%,EFS分别为74.8%和81.3%;经Log-rank检验,OS和E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化疗前有无病理证据对PRETEX分期Ⅲ、Ⅳ期肝母细胞瘤3年OS和EFS影响无统计学意义(HR=4.68,95%CI:0.55~39.91;HR=2.34,95%CI:0.53~10.28)。结论根据血清AFP明显升高,可鉴别儿童肝母细胞瘤与其他儿童原发肝占位性疾病。基于血清AFP升高临床诊断肝母细胞瘤可指导手术耐受差的患儿术前新辅助化疗,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