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515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29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中成药》2019,(7)
目的分析延胡索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方法以引种地及原产地延胡索块茎为材料,分别测定延胡索乙素、醇溶性浸出物及总灰分等品质指标,并对相应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引种地与原产地延胡索乙素、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含有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乙素含有量与土壤速效K显著正相关(r=0.919,P0.05),醇溶性浸出物与有效P极显著正相关(r=0.979,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延胡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根、茎、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对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3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分别种植刺五加1年生幼苗,并对其根、茎、叶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刺五加苷B,绿原酸,咖啡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在多年生长刺五加土壤种植,对刺五加幼苗叶和根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茎中绿原酸和刺五加苷E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和金丝桃苷在多年生刺五加土壤种植的幼苗叶中未检出。在刺五加幼苗的根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茎中,咖啡酸,刺五加苷E,金丝桃苷,槲皮素呈现负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叶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结论:植物和土壤在刺五加幼苗生长过程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反馈情况,整体而言,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对刺五加幼苗的次生代谢产物更具优势。研究结果为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并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为制订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在全省各设区市(共10个)分层随机选取30个县(区、市)中的600个行政村,3 000户家庭,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比例为83. 95%,48. 73%农户使用卫生厕所,粪便处理以直接施肥和土掩埋后施肥为主,8. 70%农户生活垃圾随意丢弃,28. 77%农户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大部分调查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较好,土壤样品镉超标率达18. 50%。结论 2016年陕西省农村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众多。建议各相关部门在改水改厕、垃圾污水的收集与处理、病媒生物控制、土壤镉污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与整治,加强部门间协作,共同改善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南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西藏自治区农村环境监测项目技术方案》,于2015—2017年对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桑日县及琼吉县共4个县农村土壤蛔虫卵进行监测并了解当地环境卫生状况。每年采集土壤样品79份,共计237份。结果 2015—2017年当地土壤蛔虫检出率为17.3%(41/237),活蛔虫卵检出率为12.7%(30/237)。各年度之间蛔虫卵(χ~2=1.121,P0.05)、活蛔虫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664,P0.05)。不同高海拔地区(3 001~3 500 m,3 501~4 000 m,4 001~4 500 m)土壤蛔虫卵(χ~2=0.037,P0.05)及活蛔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05)。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经费健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地区蛔虫卵的检出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壤质地对蛔虫卵和活蛔虫卵检出无影响。结论西藏山南市农田土壤蛔虫卵和活蛔虫卵检出率较高,应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大环境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改善山南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6.
氯虫苯甲酰胺在室内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初始浓度为30 mg/kg的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趋势,并与联苯菊酯进行对比。方法在实验室内配制含氯虫苯甲酰胺和联苯菊酯的土壤,密闭存放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并分别于0、5、15、30、45、90、150、270、360 d检测土壤中的药物含量。结果 氯虫苯甲酰胺和联苯菊酯在室内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78、462 d。结论 在实验室条件下,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降解速度比联苯菊酯稍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近20年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土壤生态毒理学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针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相关文献47篇,按照土壤微生物、土壤原生动物、土壤无脊椎动物及植物毒理学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综述。结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卫生害虫防治的低毒、高效杀虫剂,已有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表明其对土壤生态系统中典型生物体均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结论随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由其引起的土壤环境问题将越来越受重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将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8.
以立体栽培(3层)三年生三七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与大田土壤(对照)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差异及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栽培各层(下、中、上)土壤微生物浓度显著低于大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从下层至上层逐渐升高,除各层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外,上层及下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立体栽培下三七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劣于大田栽培,3层中以中层长势最好,上层次之,下层最差。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放线菌及中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土壤真菌和细菌浓度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放线菌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土壤pH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日最大温差呈显著负相关。当前研究表明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比例失衡和土壤酶活性剧烈变化是导致立体栽培三七农艺性状劣于大田栽培夫的诱因之一。因此,改善立体栽培结构,从而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接近大田土壤,为三七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是保障三七健康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产地土壤因素和种源因素对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黄芩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裂区区组设计,将3份黄芩种源移栽在同一环境五个不同产地土壤中进行盆栽对比试验,通过HPLC方法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结果:不同种源间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河北承德种源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均值均高于其他种源,分别为13.39%和3.65%;同样不同产地土壤间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也不显著,但河北承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均值高于其他产地土壤,分别为13.03%和3.62%。结论:产地土壤和种源因素对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影响程度有限,两者都不是关键影响因素,气候可能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连作条件对于穿山龙的无机元素吸收及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不同连作条件下的穿山龙药材与根际土壤中1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射频功率1.3 k W,等离子体流量15 L·min~(-1),载气流量1.16 L·min~(-1),采样深度8.6 mm,雾室温度2℃,分析时间3 s,测量数3次,排风量5.0~7.5 m3·min~(-1)(4.7~8.1 m·s~(-1));循环水的要求为流速5 L·min~(-1),温度15~20℃,压力230~350 k P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穿山龙中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457 nm,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穿山龙在正茬2~4年时,药材与土壤的无机元素呈显著相关;从连作一茬1年开始无明显相关性,药材中总皂苷含量亦呈下降趋势。结论:穿山龙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其总皂苷的含量随之下降,说明连作障碍对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积累造成了影响,但与无机元素的变化无明显相关,说明无机元素只是造成连作现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