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3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29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5452篇
内科学   2149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235篇
特种医学   4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12篇
综合类   6934篇
预防医学   1660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2892篇
  26篇
中国医学   844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664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628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573篇
  2011年   1707篇
  2010年   1534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524篇
  2007年   1439篇
  2006年   1277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900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并进行清洗、灭菌处理的腹腔镜手术器械5283件,根据其清洗、灭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2636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包括2647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2647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手工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观察组2636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机械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手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能够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评估肺超声动态监测肺水变化联合膈肌功能对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112例接受MV>48h并符合撤机条件患者,于自主呼吸试验(SBT)0min采用床旁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功能指标和胸前区肺超声水肿评分(A-LUES 0min);于SBT 15min测量膈肌移动度(DE)及A-LUES 15min,并计算△A-LUES。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 结果:64例撤机成功(成功组),48例撤机失败(失败组),失败组LVEF、DE、e’明显低于成功组,E/e’、A-LUES 15min、△A-LUES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分别以51.50%、6.48cm/s、10.36、10.35mm、1.50分作为LVEF、e’、E/e’、DE和△A-LUES的阈值,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分别为 93.75%、90.63%、62.50%、85.94%和77.08%,特异度分别为27.08%、52.08%、75.00%、56.25%和67.19%,AUC分别为0.613、0.735、0.652、0.786和0.793;△A-LUES联合DE对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为89.58%,特异度为82.81%,AUC为0.909。 结论:超声监测肺水动态变化、膈肌功能和左心功能对撤机成败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力(SS)是否通过激活PKCδ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并进一步探究小檗碱(BBR)对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鼠VSMC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NC)、小檗碱组(BBR)、PKCδ抑制剂Sotrastaurin组(Sotras)、SS组、SS+BBR组和SS+Sotras组。静息培养的VSMC分别用BBR或Sotrastaurin或ddH2O预处理1 h,继而机械牵张力(10%牵张强度)牵拉不同时间或不牵拉作为对照。收集各组VSMC,Western blot检测PKCδ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VSMC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VSMC迁移。结果免疫荧光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机械牵张力刺激显著提高VSMC中Ki67阳性水平约469%(P<0.05,n=3),划痕宽度缩小约54.9%(P<0.05,n=3),而BBR和Sotrastaurin能明显抑制机械牵张力引起的上述变化,与SS组相比,Ki67阳性水平分别下降约66.9%和80.2%(P<0.05,n=3),划痕宽度增加约79.4%和120.1%(P<0.05,n=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机械牵张力刺激可诱导PKCδ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以30 min最显著,提升约97.5%(P<0.05,n=3);而BBR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机械牵张力刺激诱导的PKCδ磷酸化水平升高,以200μmol/L效果最显著,降低约37.6%(P<0.05,n=3)。结论BBR可通过抑制PKCδ磷酸化进而阻断机械牵张力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时效性分析护理在急诊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1月1日就诊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就诊奇偶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就诊各项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血管再通及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就诊各项时间、血管再通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急诊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以及时效性分析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颅内出血和局部出血发生率,有助于缩短各项检查及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34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7月的38名患者设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自主呼吸训练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拔管成功率、48 h内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9.47%和70.59%,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48 h内二次插管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48 h内二次插管率,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不同消毒方法对清洁用具和地面洁净程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用具分别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和机械热力消毒,用ATP拭子对消毒前后的清洁用具和病房地面采样,使用ATP荧光检测仪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地面清洁消毒前拖把表面RLU值为137.00±20.98,地巾表面RLU值为1.20±0.84,地巾表面RLU值水平低于拖把表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3,P<0.001)。清洁后拖把组地面平均RLU值减少24.78%,地巾组地面平均RLU值减少5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3,P<0.001)。结论机械热力消毒处理的地巾比化学消毒剂浸泡的拖把洁净程度更高,采用机械热力消毒后的地巾清洁的地面也更干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法,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63例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顺行再通组(n=41)和逆行再通组(n=22)。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判断术后血管再通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临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伴心房颤动、吸烟史、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脑卒中病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行再通组、逆行再通组分别有16例(39.0%)、15例(68.2%)接受急诊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植入(P=0.027),穿刺至再通时间分别为(138+55) min、(120+47) min(P<0.01),90 d恢复良好(mRS评分≤2分)分别有17例(41.5%)、15例(68.2%)(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逆行再通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大血管急性串联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展至今五十余年,从最初的机械通气治疗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识别,肺保护通气策略已成临床诊疗共识,但这一策略限制了呼吸机或患者自身呼吸努力对肺部施加的机械压力,脱机困难发生率日趋增加,膈肌功能障碍作用日趋明显,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应运而出,优化机械通气参数和膈肌负荷,减少人机不同步,可减轻或避免膈肌损伤。但肺保护仍然是机械通气首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最佳方式来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优化患者呼吸努力,从而达到同时保护肺和膈肌的作用。本文就膈肌保护性通气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