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86篇
  免费   2689篇
  国内免费   2048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245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1784篇
口腔科学   591篇
临床医学   4466篇
内科学   2548篇
皮肤病学   289篇
神经病学   316篇
特种医学   8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287篇
综合类   12337篇
预防医学   5171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8134篇
  27篇
中国医学   7483篇
肿瘤学   80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725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996篇
  2020年   1098篇
  2019年   1193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1276篇
  2016年   1217篇
  2015年   1767篇
  2014年   2833篇
  2013年   2956篇
  2012年   3941篇
  2011年   3692篇
  2010年   2959篇
  2009年   2830篇
  2008年   3951篇
  2007年   3195篇
  2006年   2860篇
  2005年   3264篇
  2004年   2505篇
  2003年   2202篇
  2002年   1612篇
  2001年   1343篇
  2000年   1149篇
  1999年   928篇
  1998年   805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609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38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建立ActR Ⅱ B-Fc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A204-CAGA12-LUC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进行ActR Ⅱ B-Fc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根据四参数拟合分析计算样品相对效价,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ActR Ⅱ B-Fc融合蛋白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4-参数方程:y=(A-D)/[1+(x/C)B ]+D。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6批 ActR Ⅱ B-Fc融合蛋白样品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平均值在(86.74±6.44)%~(108.81±15.07)%,RSD 均小于15 %;2批回收率样品经3次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14.99±12.42)%和(81.19±7.35)%;8次独立测定重复性较好。结论:研究建立的ActR Ⅱ B-Fc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精密度好,可作为ActR Ⅱ B-Fc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鳖中的纤溶活性蛋白是从地鳖中提取的具有抗栓及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口服易被上消化道酶分解从而限制了应用。采用恒流泵滴制法开发地鳖纤溶活性蛋白时间/pH依赖口服结肠靶向微囊(EnpolypHaga fibrinolytic protein oral colon targeting microcapsules, CTM-EFP)。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寻找到包封率为60.17 % ± 2.72 %、载药量为15.50 % ± 0.44 % 的最佳配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微囊呈球形、表面光滑,在人工肠液中24 h的累积释放度为99.53 % ± 0.69 %,在人工胃液中24 h累积释放度为7.43 ± 1.04 %,通过时间/pH依赖达到结肠靶向作用。CTM-EFP在人工肠液中的体外释放曲线符合Korsmeyer方程,提示地鳖纤溶活性蛋白(EnpolypHaga fibrinolytic protein, EFP)是通过扩散和侵蚀机制结合释放的。CTM-EFP为EFP的口服给药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为EFP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转基因细胞杀伤三种前列腺癌细胞株的效率,鉴定其用于后期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已经构建的二代PSMA-CAR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CIK细胞,构建PSMA-CAR-CIK转基因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CIK细胞及PSMA-CAR-CIK转基因细胞杀伤三种前列腺癌细胞株PC3、LNCaP、DU145的效率及效靶比。结果:转基因PSMA-CAR-CIK细胞构建成功;3 h~3.5 h为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细胞毒活性时与CCK8试剂孵育的最佳时间;两种效应细胞均在效靶比为10∶1、15∶1、20∶1时,杀伤率逐步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效应细胞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只要效靶比达到10∶1的比例,就能起到一个较好的杀瘤效果,并且随着效应细胞的增加,其抗肿瘤能力逐步加强;转基因PSMA-CAR-CIK细胞的构建为CAR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指标在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管理与应用现状。方法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28日通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抽样范围内医院进行调查,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调研的医院中,有75.83%(1 117/1 473)的医院将该项指标作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内容,其中84.78%(947/1 117)的医院能够通过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完成数据上报工作;在收集数据时,我国大部分医院(677/947,71.49%)已经能够完全或部分运用信息化采集方式;在对该项指标的重视程度进行主观评价时,1 473所医院中有968所(65.72%)认为该指标有用,仅有103所(6.99%)认为该指标无用。将医院按照类型、级别及经营性质分类,对数据采集方式和主观评价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不同医院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医院对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重视意识仍有待加强,认识仍有待提高,应着重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医院的感染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8.
内生菌由细菌、真菌、古菌和原生生物组成,它们生活在植物的活体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在人参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人们在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从人参内生菌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人参内生菌对宿主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人参内生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浆肾素活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检测仪,测定RDW.根据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血浆肾素活性、baPWV、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DW 1~4四分位组立位肾素活性分别为0.6(0.3~1.6)、0.9(0.4~2.2)、1.4(0.3~2.7)、1.8(0.4~4.3)μg/(L·h);左侧baPWV分别为1476(1334~1682)、1498(1354~1703)、1568(1436~1754)、1612(1447~1834) cm/s,右侧baPWV分别为1514(1337~1694)、1504(1367~1727)、1576(1444~1802)、1612(1450~1843) cm/s;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2.6%、43.8%、48.5%、5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右侧)和baPWV(左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0.224和0.243,均P<0.01).颈动脉有斑块组RDW显著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24 h收缩压后,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立位肾素活性、右侧baPWV和左侧baPWV与RD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194、0.158和0.152(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及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思想,以对氨基水杨酸(PAS)为母核,选用不同的连接子将PAS、异烟酸和氟喹诺酮三种结构单元缀合,设计了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分子TM1和TM2;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分子,测试了目标分子抗结核及抗人致病菌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TM2a抗结核活性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 TM1a与阳性对照药物氟喹诺酮中活性最强的克林沙星相当; TM1a对所测试菌株都显示最强抑制活性, TM1b与TM2a对多数菌株显示很强抑制活性, TM1h/2h对部分菌株具有强抑制活性; TM1a/1h对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远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值得进一步研究。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分子TM1a和TM2a分别在8及32μg·mL-1浓度下表现出相对安全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PAS为母核的三分子药效团拼接的新型分子,部分分子具有非常强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