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31篇
  免费   4918篇
  国内免费   4511篇
耳鼻咽喉   1038篇
儿科学   567篇
妇产科学   545篇
基础医学   4143篇
口腔科学   827篇
临床医学   12255篇
内科学   6985篇
皮肤病学   524篇
神经病学   1422篇
特种医学   2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篇
外科学   5168篇
综合类   28951篇
预防医学   11524篇
眼科学   1270篇
药学   17564篇
  82篇
中国医学   19875篇
肿瘤学   308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1791篇
  2022年   2008篇
  2021年   2285篇
  2020年   2490篇
  2019年   2270篇
  2018年   974篇
  2017年   1969篇
  2016年   2075篇
  2015年   2445篇
  2014年   4219篇
  2013年   3865篇
  2012年   5297篇
  2011年   5573篇
  2010年   5098篇
  2009年   5107篇
  2008年   11098篇
  2007年   8220篇
  2006年   6188篇
  2005年   8456篇
  2004年   6759篇
  2003年   5908篇
  2002年   4828篇
  2001年   3341篇
  2000年   2749篇
  1999年   2012篇
  1998年   1800篇
  1997年   1495篇
  1996年   1407篇
  1995年   1297篇
  1994年   983篇
  1993年   653篇
  1992年   620篇
  1991年   637篇
  1990年   617篇
  1989年   607篇
  1988年   247篇
  1987年   189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EICU住院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1~10月EICU住院患者239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4项护理措施执行率(隔离标识、手卫生、环境消毒、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病原学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联合信息化闭环管理可有效降低E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胃肠损伤(AG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通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脓毒性休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使用普通型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7 d后AGI改善情况、统计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抽取外周血并分离血清,检测治疗前后肠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和内毒素(ET)]以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通路因子[NLRP3、Casepase-1和白细胞介素-1B(IL-1B)]水平。结果 研究组AGI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28 d死亡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中D-乳酸、ET、NLRP3、Casepase-1和IL-1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中D-乳酸、ET、NLRP3、Casepase-1和IL-1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D-乳酸、ET、NLRP3、Casepase-1和IL-1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的AGI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并降低NLRP3/Casepase-1/IL-1B介导的过度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通过利用SwissADME数据库对白鲜皮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预测,筛选主要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白鲜皮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白鲜皮中共分析鉴定了12种成分,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48个关键靶点和14条主要通路。结论 采用L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快速分析白鲜皮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初步揭示了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做作用靶点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本文将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对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TCMSP、TCMID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痛经的靶标,并运用R软件获取疾病交集靶标,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核心靶标的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124个活性成分和3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标,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HIF-1、TNF、PI3K-Akt等105条信号通路相关。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与PTGS1、ESR1、PGR等核心靶标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温经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发挥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平滑肌痉挛和改善缺氧状态等药理作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探讨白藜芦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DrugBank获取白藜芦醇作用靶点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靶标基因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预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影响。然后,运用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靶标基因进行筛选。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探究白藜芦醇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白藜芦醇作用靶点的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b基因,其中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和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然后,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C2A1对肺腺癌的生存和预后意义重大。KM-plott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2A1表达量与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初次进展(FP),进展后生存率(PPS)均紧密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也进一步证明白藜芦醇能够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免疫组化评分显示SLC2A1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肺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均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护理前(入院时)与护理后(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效果与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00%(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并发症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