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9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401篇
口腔科学   248篇
临床医学   1045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997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8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770篇
综合类   2918篇
预防医学   758篇
眼科学   1824篇
药学   1640篇
  8篇
中国医学   1130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735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相关干眼患者实施激活脉冲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眼科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给予治疗的11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相关干眼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干眼患者实施局部点滴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55例干眼患者实施激活脉冲配合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干眼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主观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激活脉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相关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通过研究低剂量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对HaCaT细胞中皮肤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剂量动力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以0、0.01、0.05、0.1、0.5及1 mmol/L ALA孵育HaCaT细胞后分别予以0、0.5、1.85、3.72及10 J/cm2的(635±3)nm红照射,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摸索低剂量ALA-PDT促进HaCaT细胞活力的最佳ALA浓度及照能量参数。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照组、ALA组、低剂量PDT组,分别予以相应处理后,用实时荧定量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丝聚合蛋白(filaggrin, FLG)、内皮蛋白(involucrin, IVL)、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 CLDN1)、闭锁蛋白(occludin, OCL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ALA浓度及不同照能量处理HaCaT细胞的结果显示,在0...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蛴螬对兔损伤视网膜变性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性兔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蛴螬低剂量组、蛴螬中剂量组、蛴螬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动物,12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建立损伤视网膜变性模型,在给药7d、14d每组分别处死3只兔子后取材做IL-1免疫组化检测,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积分密度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蛴螬中、高剂量组的IL-1积分密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蛴螬通过降低IL-1的表达,抑制细胞炎症因子来发挥保护视网膜作用,中、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ALA-PDT与高频电离治疗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离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ALA-PDT)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相关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7%(40/42)vs 80.95%(3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2.5%(5/40)vs 35.29%(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1.35±26.17)pg/mL vs(144.72±34.56)pg/mL,(22.47±4.23)pg/mL vs(29.17±5.0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2(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5.57±7.32)pg/mL vs(58.26±9.54)pg/mL,(8.69±3.56)pg/mL vs(6.24±2.75)pg/mL,(66.42±3.38)pg/mL vs(57.48±4.0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29%(6/42)vs 33.33%(1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可以通过细胞凋亡及坏死两条途径对生殖器尖锐湿疣进行治疗,安全简便,同时可改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高频电离疗法相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华眼科杂志》2022,(6):401-404
息肉状脉络膜病变(PCV)目前被归类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nAMD)的一个亚型, 但PC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与nAMD有显著差异。鉴于PCV在亚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眼底专家推行了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用于研究针对PCV的有效和经济适用的治疗方案, 并为PCV患者的诊治提供1级循证医学证据。本文从PCV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行探讨, 希望对未来治疗该疾病的方向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介导食欲素(orexin)的促进全麻后觉醒效应。方法:将兴奋性遗传病毒注射至Hcrt-cre大鼠的orexin阳性神经元所在的下丘脑外侧穹隆周区(PeFLH),同时在VTA区注射抑制性化学遗传病毒及带有酪氨酸羟化酶(TH)-cre的混合病毒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并在VTA区植入纤。观察通过化学遗传抑制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后,遗传兴奋VTA区的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是否仍能引起促进异氟醚麻醉后觉醒的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化学遗传技术预先抑制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阻断了遗传兴奋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所产生的缩短大鼠1.4%异氟醚麻醉后觉醒时间的作用;并阻断了遗传兴奋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所产生的降低大鼠1.4%异氟醚麻醉中脑电图爆发抑制率(BSR)效应。用Fos染色法验证了化学遗传法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可靠性。结论:抑制VTA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阻断兴奋大鼠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末梢所产生的促进大鼠异氟醚后觉醒的效应,提示VTA区的多巴胺神经神经元介导了orexin调控VTA区产生的促进觉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