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能谱CT多模态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参数对胃间质瘤(GST)Ki-67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4月我院34例GST患者,依照其术后免疫组化Ki-67的百分比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Ki-67≥6%为高表达组(n=15);Ki-67的百分比 < 6% 为低表达组(n=19)。行双源能谱CT扫描,测量及收集70 keV CT值、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临床特征等参数,并对上述数据与GST Ki-67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直径、年龄与GST Ki-67高低表达组具有相关性(P < 0.05)。GST Ki-67低表达组的静脉期、延迟期能谱斜率值组内具有一定差异性(ICC < 0.75),其余各组参数组内差异性较小(ICC > 0.75)。除延迟期能谱斜率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参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动静脉期70 keV CT值、三期NIC、动脉期能谱斜率与GST的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延迟期70 keV CT值、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与GST的Ki-6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动静脉期70 keV CT值、三期NIC、动脉期能谱斜率预测GST的Ki-67表达的效果较好,其中静脉期NIC的AUC值最高为0.984。  结论  三期70 keV CT值、NIC值、动静脉期能谱斜率及直径、年龄在预测GST Ki-67表达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钾素参与浙贝母等植物碳同化代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钾素、浙贝母、碳同化代谢等关键词检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文献,总结光合能力与碳同化代谢对植株钾浓度响应的研究概况。[结果]总共采纳29篇相关文献,发现光合作用是影响植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不同植物碳同化代谢存在差异。缺钾会导致叶面积减少,二氧化碳转化率和气孔导度降低等;施钾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等光合能力,增加蔗糖、淀粉等糖类物质含量,同时与之相关的碳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关键酶基因表达情况也会随之变化,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果糖-1,6-二磷酸酶、淀粉酶,以及蔗糖代谢关键酶磷酸蔗糖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均增加,且随着施钾量的逐渐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施钾后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结论]叶片光合能力的反馈抑制是植物生物量累积降低的主要原因,钾素可通过影响叶片碳同化代谢促进光合效应从而提高浙贝母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光强对野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揭示适于野菊生长的光照强度,为野菊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100%,80%,60%,40%,20%全自然光强水平下种植野菊,生长旺盛期测定野菊相关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及保护酶系统指标,采取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野菊叶片在80%以上全自然光强下出现不同程度发黄现象,株高和茎粗在60%全自然光强达到最大值,60%以上全自然光强下野菊分枝数显著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与光强负相关,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则随光强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60%全自然光强下野菊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等生理指标均处于最高水平;60%~80%全自然光强下野菊叶绿体结构无明显异常,全自然光强下基质片层破碎,20%~40%全自然光强下叶绿体数量、淀粉粒数量与体积均明显降低;随光强下降,SOD与CAT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野菊在20%~100%全自然光强下均能生长,但在60%全自然光强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接种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培育优质滇重楼药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方法,在灭菌栽培土壤中分别接种9组不同AM真菌组合,以不接种为空白组,观察不同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根系侵染率、光合参数、生理指标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接种外源AM真菌组合显著增加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的孢子密度、根系AM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以及根内琥珀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空白组相比,不同AM真菌处理组对滇重楼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接种混合AM真菌可以诱导滇重楼次生代谢过程的变化,总皂苷含量在T1至T2时期呈上升趋势,T2至T4时期急速减少,到T5时期有所提高。结论:不同混合AM真菌能与滇重楼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提高菌根生活力,增强滇重楼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抗逆性,促进滇重楼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根茎品质。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S5,S8,S9组AM真菌组合效果最佳,为滇重楼菌根生物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北桑寄生提取物转化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化学成分随培养时间变化的特点。方法 将北桑寄生提取物与沼泽红假单胞菌共同培养,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分析经过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后北桑寄生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 经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后北桑寄生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规律为转化液上清液中成分减少,沉淀中成分增加,生成了至少4种新的代谢产物,并且成分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0 d时基本达到稳定。结论 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对北桑寄生提取物中成分进行生物转化,转化规律为水溶性化合物(转化液上清液中成分)转化为脂溶性化合物(转化液沉淀中成分),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北桑寄生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重楼与AM真菌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诱导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滇重楼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滇重楼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增强了滇重楼抗不利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滇重楼的生长,而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选择性。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透明盾巨孢囊霉S. pellucida和明球囊霉Rhizophagus clarus是最适宜滇重楼大田栽培时推广应用的优良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锰胁迫对甘草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甘草进行不同质量浓度锰处理的研究,探讨锰胁迫对甘草植株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方法,共设置5个锰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CK(0),1.81,18.1,36.2和54.3mg·L-1,在测定甘草叶片色素含量、光合指标及各抗氧化酶活性的同时,对甘草生长指标和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随着锰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与CK和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在质量浓度18.1mg·L-1处理时,甘草叶片各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质量浓度18.1mg·L-1时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三者活性均开始下降。同时,甘草株高、地茎和芦头直径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地上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在18.1mg·L-1处理时达最大值后,均开始下降,且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的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但过高质量浓度的锰则会对甘草生长产生胁迫,抑制其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与普通二倍体黄芩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效能及产量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光合指标;产量测定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6 m~2(3 m×2 m),各小区移栽10行,行距20 cm,株距5 cm。结果:四倍体黄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高出28%,2%,17%,除POD以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糖含量则高出二倍体19%,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黄芩,说明四倍体黄芩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田间试验表明四倍体黄芩及二倍体黄芩根长度并无显著差异,平均都可达34 cm,四倍体黄芩根粗亦不及二倍体,但其侧根数多于二倍体,最高可达8个,单根质量及总产量亦高于二倍体,增产量可达31.4%。结论: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由于染色体的加倍,使得植株生长势、抗逆性增强,保护植株少受病虫害侵害,从而间接影响药材最终产量的增加;四倍体黄芩光合能力的增强可增加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而植物干物质的积累直接影响其产量。这一特性对药用植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针刺手法特征参数是针刺手法操作特点的定量化数据表示。针刺手法波形是针刺手法操作细节的可视化显示,不同的手法操作具有不同的波形显示。为了用定量化的数字描述手法特点,本文应用“针刺手法分析系统”研究针刺手法的波形,提取表征针刺手法波形特点的特征参数,并对其进行识别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参数可作为表征针刺手法特点的数学语言,初步实现应用定量化数学语言描述针刺手法操作特点,为针刺量效关系的分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及临床的手法操作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血氧饱和度和呼吸信号是人体重要的生理信号,呼吸的监测在临床以及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光电容积脉搏波中提取呼吸信号的系统。包括脉搏波信号的采集、呼吸信号的提取以及从下位机中实时传输至上位机的呼吸率和脉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