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雌二醇(E2)、孕酮(R4)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48 h,摘取卵巢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在单独含不同浓度的E2或R4的成熟液中,或在同时含有不同浓度E2和P4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并对经过E2和P4处理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结果 经15~16 h的成熟培养,各E2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虽然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8 h后,1000 ng/mL E2处理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和对照组,但各组的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各P4处理组的极体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各处理组的囊胚率均极显著低于与对照组;两种激素协同处理组中[1000 ng/mL E2 1000 ng/mL P4]组的极体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而与对照组的极体率差异不显著.结论 P4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后期发育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E2却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及其发育潜力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和免疫学方法,以小鼠体内免疫佐剂活性评价为导向,分离桔梗皂苷佐剂活性化合物并确定化学结构。通过评价活性化合物对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的佐剂活性,探讨桔梗皂苷免疫佐剂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4种桔梗皂苷化合物的佐剂活性均随苷元母核C3位糖链的糖基数增加而降低,同时,糖基的连接位置对佐剂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周龄GK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共8周.于第0、4、8周观察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水平;于第0、8周观察空腹血糖和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水平;实验结束时取双肾称重并计算肾肥大指数,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肾肥大指数水平和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显著提高,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明显.结论 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血糖血脂的上升是糖尿病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钠钾ATP酶活性增强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功能,一氧化氮升高促使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也是加速GK大鼠肾病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揭示白术内酯Ⅰ改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及潜在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AP组(APAP 500 mg·kg^(-1))、APAP+白术内酯Ⅰ低剂量组(APAP 500 mg·kg^(-1)+白术内酯Ⅰ60 mg·kg^(-1))、APAP+白术内酯Ⅰ高剂量组(APAP 500 mg·kg^(-1)+白术内酯Ⅰ120 mg·kg^(-1))。通过腹腔注射APAP 500 mg·kg^(-1)诱导小鼠发生急性的肝损伤,白术内酯Ⅰ先于APAP处理2 h进行灌胃干预,对照组接受等剂量溶剂灌胃及腹腔注射。通过检测小鼠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肝脏组织HE染色评价白术内酯Ⅰ对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评价白术内酯Ⅰ对APAP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基因表达水平。与APAP组相比,白术内酯Ⅰ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APAP诱导的血浆ALT及肝脏MDA水平上升,并增加肝脏CAT活性和GSH含量。研究表明白术内酯Ⅰ可以显著抑制APAP上调的MAPK磷酸化水平及NF-κB p65,并且降低NF-κB p65下游靶点IL-1β、IL-6的转录活性。白术内酯Ⅰ可改善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PAP激活的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ApoE基因在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前期已筛选到的三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在普通环境和生物净化后、屏障环境饲养的两个封闭群共444只动物中进行了Apo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量等参数进行了检测与计算。结果检测结果表明97、781和1774三个SNP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为2个,遗传方式基本符合孟德尔定律;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063、0.501、0.499,全群平均为0.354;PIC分别是0.061、0375、0.374,全群平均0.270。结论 Apo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可能与长爪沙鼠的长期封闭和选种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饮食诱发的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性炎症通路调控网络。方法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正常组与模型组两个RNA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De novo拼接后获得有效长爪沙鼠基因47 522个(即≥100 bp的unigene),大小26.9 Mb,与GenBank中现有的基因比对结果表明,约82.53%的序列与基因组上的外显子序列同源;诱发高脂血症动物与正常动物之间共获得21 125个差异基因,其中16 087个下调,5 038个上调,模型组相对于正常组存在显著的下调关系(P0.01)。其中与长爪沙鼠高脂血症代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通路有8个(P0.01),这8个通路所表达的基因中有15个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显著下调(P0.01)。结论 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可作为研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整体基因转录的工具,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可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或操作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自身免疫病如I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并对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非肥胖性糖尿病 (nonobese diabetic, NOD) 小鼠为研究对象,将新发病的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抗CD3抗体和对照抗体,剂量均为5 μg/d×5 d,监测血糖观察糖尿病的逆转情况.结果 经短期小剂量CD3单抗治疗,到第9周时,75%的小鼠的血糖恢复至正常.维持时间超过30周,胰岛形态亦得到了明显改善.CD3单抗的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清除T细胞引起免疫抑制所致,而是诱导产生了胰岛β细胞特异性的免疫耐受.结论 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可有效逆转新发的Ⅰ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国内外近几年对花粉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花粉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关于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分析花粉中的化学成分存在特点和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结果和结论花粉中的矿物元素与黄酮类化合物结合态以及游离氨基酸结合态的研究以及矿物元素在结合态时的化学价位分布情况的研究亟待加强;利用花粉中特有的化学成分,通过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的联合使用对花粉化学成分分析,建立花粉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是花粉研究的一个方向;寻求快速、方便、科学的样品处理方法也是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动态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棉拭子法等方法,研究运行中的屏障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指标下屏障系统内微生物的状况。结果动态下的屏障系统微生物情况与国标GB14925-2001中静态环境有较大不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沉降菌浓度远高于静态要求;辅助区域在规范化消毒及严格管理的情况下,能达到国标要求。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情况存在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晚间出现峰值。结论合适的换气次数可有效控制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沉降菌浓度;加强消毒及硬件的管理,是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热性中药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6种热性中药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6种热性中药(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和吴茱萸)水提取物分别10.5,8.4,6.0,4.0,3.5,4.2 g·kg-1灌胃大鼠30 d,测定肝脏Na+-K+-ATP酶、Ca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肝糖原含量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6种热性中药均能升高肝组织Na+-K+-ATP酶活性,其中高良姜、花椒、吴茱萸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6种热性中药有升高肝脏Ca2+-ATP酶活性的趋势,其中高良姜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6种热性中药均能升高大鼠肝脏SDH活性,除附子组外,其他5种热性中药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6种热性中药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糖原的含量;6种热性中药对大鼠肝脏UCP2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热性中药可能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增加SDH酶活性而产生更多ATP,通过增加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而增加ATP的消耗,从而起到调节肝脏能量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