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完全免费   977篇
  内科学   52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91,自引:16,他引:75  
目的 研究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为评定工具,对452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绝对空巢组在“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因子的评分与非空巢组差异显著,并在“孤独感”和“适应能力”因子的评分与相对空巢组差异显著;心理健康状况与诸多因素相关.结论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健康、家庭人际关系及生活满意度对于调节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1  
目的研究降压治疗能否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和其它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总数为2394例。1253例患者分入尼群地平组,尼群地平的用量为10~40mg/d,必要时加用卡托普利12.5~50mg/d和(或)双氢克尿噻12.5~50mg/d。1141例患者分入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结果入选时坐位血压的平均值为170.5/86.0mmHg(1mmHg=0.133kPa),平均年龄66.5岁,总胆固醇5.1mmol/l,经过4年的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分别为8.0mmHg和3.2mmHg。经过降压治疗脑卒中降低了38%(P=0.01),全病因死亡率降低了39%(P=0.003),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39%(P=0.03),致死性脑卒中降低了58%(P=0.02),所有的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37%(P=0.004)。结论每治疗100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年可减少55例死亡,39例脑卒中或59例主要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目的 调查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 对象为北京城区老年人 1 0 1 0例。采用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作为评定工具。结果 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教育水平和职业差异 ,年龄和婚姻差异不显著 ;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经济满意度、夫妻关系满意度、亲子关系满意度、患病数、重大生活事件数与心理健康总分或分量表分相关显著 ;回归分析发现 ,健康满意度和教育水平对总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持尚好 ,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其教育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 75岁 )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高龄 AMI患者 70例 ,经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34例为溶栓组 ,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 36例为未溶栓组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 :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为 6 8%。病死率溶栓组为 15 % ,未溶栓组为 2 5 % ;溶栓组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冠状动脉再通者中 30 % ,未通者中 5 5 % ,病死率再通者中 4.4% ,未通者中 36 .4%。  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AMI可降低病死率 ,减少心力衰竭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 比较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评定对象为441例年龄55~106岁集中养老者和1010倒年龄55~96岁北京城区居家养老者。结果 两类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类似特点;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年龄差异不显著,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结论 两类养老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养老机构中亲情纽带作用减弱。老年人缺少天伦之乐,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提示当前养老机构应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物质与精神养老相结合已提到日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比较研究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方法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材料,对7个城市2225位独居、夫妻同住和非空巢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偏低,非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大多数老年人的心情较好,但超过1/4的独居老人心情较差;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居中上水平,但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家人交流满意度较低;在养老依靠问题上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对于家人的期望较低;对于第三方赡养和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夫妻同住老人比较理解和支持。结论夫妻同住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均较好,独居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差,非空巢老人的经济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成功老龄的初步研究:判别标准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索成功老龄的判别标准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人 ,年龄在 60岁以上 ,5年间进行两次调查。 2调查工具包括中文版 MMSE、ADL (1 4项 )、心境及情绪的自我评价、伤残情况评价等。结果  1第 1次查访 4 0 75人 ,平均年龄 70 .92± 6.73岁 ;第 2次调查 3 0 50人 ,平均年龄 72 .49± 7.54。 2经过多种分界值的组合 ,以 MMSE总分大于分界值 4分 ,ADL总分小于、等于 1 5分 ,目前心境及情绪的自我评价尚好至极好 ,躯体无伤残这四项指标作为成功老龄的评价标准。 60岁以上社区老人成功老龄的检出率 :第 1次调查为 53.60 % (95% CI:52 .0 7%~ 55.1 3% ) ,第 2次调查为 49.57% (95% CI:47.80 %~ 51 .34% )。 3 Logistic回归分析 ,发现男性、较低年龄组、受教育程度高者是成功老龄的可能性高。结论 成功老龄以智力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境和情绪状态、躯体有无伤残等四个维度的判别标准较为全面 ,与高生活质量的健康准则相符。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病理改变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冠状循环微血管病变的特点,并在LVH分级相同的条件下,观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区别。方法 从我院1954-1996年的3195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206例和对照组30例的心脏标本进行HE、弹力+Van Gieson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间质10-60μm动脉和心肌毛细血管,通过光镜和电脑图像分析,定量检测微动脉密度与其壁腔比值、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及其内皮细胞面积4项指标;根据左室游离壁厚度将LVH分为0级-Ⅲ级;高血压组LVH0-Ⅲ级,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组LVH均为I组。各组间比较采用SAS系统处理。结果 各组冠状循环微血管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LVH加重,微动脉密度和壁腔比值逐渐增大,而毛细血管密度与内皮细胞面积逐渐减小;高血压合并冠心病LVH组有类似改变但程度更重;冠心病LVH组微动脉密度增加而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糖尿病组壁腔比值无明显改变,而微动脉密度增高,毛细血管密度及内皮细胞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高血压LVH时冠状循环微血管段的改变表现为微动脉密度增高,壁腔比值增大和毛细血管减少,其中壁腔比值增大是高血压LVH特征性的改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上述变化更严重。微血管病变是老年高血压LVH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和心肌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对老年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探讨.方法:回顾分析35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12 d,除表现为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33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1d (4-28 d).结论:老年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减少手术的创伤及抑制炎症反应对其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AIMS: Large randomized trials have shown that beta-blockers reduce mortality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he effects of beta-blocke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 broad range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re uncertain. The SENIOR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effects of the beta-blocker, nebivolol, in patients >/=70 years, regardless of ejection frac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We randomly assigned 2128 patients aged >/=70 years with a history of heart failure (hospital admission for heart failure within the previous year or known ejection fraction 35%), and 68% had a prior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mean maintenance dose of nebivolol was 7.7 mg and of placebo 8.5 mg. The primary outcome occurred in 332 patients (31.1%) on nebivolol compared with 375 (35.3%) on placebo [hazard ratio (HR) 0.86, 95% CI 0.74-0.99; P=0.039].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age, gender, or ejection fraction on the effect of nebivolol on the primary outcome. Death (all causes) occurred in 169 (15.8%) on nebivolol and 192 (18.1%) on placebo (HR 0.88, 95% CI 0.71-1.08; P=0.21). CONCLUSION: Nebivolol, a beta-blocker with vasodilating properties, is an 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for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