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27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完全免费 | 1509篇 |
专业分类
内科学 | 918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317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306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505篇 |
2013年 | 636篇 |
2012年 | 379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406篇 |
2009年 | 508篇 |
2008年 | 553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430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5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4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49,自引:7,他引:142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280-284
目的 调查中国 4 0~ 99岁一般人群中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 (IGT)的患病现状。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方法 ,在 1997年 8月~ 1998年 8月期间横断面调查中国 12个地区的 4 0~ 99岁居民2 9 5 5 8人。结果 中国 4 0~ 99岁一般人群中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 5 .89% (95 %CI:5 .6 2 %~ 6 .16 % ) ,IGT标化患病率为 5 .90 % (95 %CI:5 .6 3~ 6 .17% ) ,12个地区之间的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和IGT标化患病率有显著性区别 (χ2 =84 .5 ,P <1× 10 -5) ,城乡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 (城 :6 .8% ,乡 :3.8% ,χ2 =12 4 .2 ,P <1× 10 -5)和IGT患病率 (城 :6 .1% ,乡 :5 .3% ,χ2 =11.6 ,P =0 .0 0 0 7)有显著性区别 ,总体上各年龄组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 (χ2 =12 4 .2 ,P <1× 10 -5)和IGT患病率 (χ2 =11.6 ,P =0 .0 0 0 7)也有显著性区别 ,并呈现增龄性上升的趋势。结论 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有地区和城乡差别 ,总体上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 ,其中肺部感染最多 ,占 73 .1 % ,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 ,在衰竭器官的类型中 ,血液和肾功能衰竭是MOFE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2 .73和 3 .0 0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 ,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 ;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 ;在MOFE的治疗中 ,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 86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病因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82~1996年间经内镜检查的1869例UGB临床内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为UGB常见病因,分别占31.5%、19.3%和17.5%,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率以食管静脉曲张最高(49.4%).2.1982~1986年、1987~1991年和1992~1996年间,UGB的检出率分别为22.3%、12%、和13.4%.3.男性并发出血率17.5%、女性8.9%(P<0.01),青年人10.6%、中年人15.4%、老年人23.4%(P<0.01).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尽相同.结论消化性溃疡、胃癌、AGML、食管静脉曲张为UGB最常见的病因,年代变化、性别、年龄等均为UGB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虫种的人群感染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查明了主要虫种的人群感染率和特点,我国人体感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和多数虫种感染率都显示了女性高于男性的性别分布特点。在年龄分布上是5—14岁儿童为多种寄生虫高发人群。我国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职业分布特点是许多职业都有其高感染虫种,如蛔虫感染是学生最高,钩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是半农半商的菜农最高,鞭虫感染率是渔民最高,贾第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带绦虫是牧民和半牧民最高。这次还查明了危害各民族的主要虫种。部分省、区还对主要虫种感染做了家庭聚集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目的了解老年人(≥60岁)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出现老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3年在我院进行查体的150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在Bek-m an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尿酸,以血尿酸440μm ol/L为界限,比较分析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的临床指标。对影响高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血尿酸增高患者的比例为17.6%(264/1500)。尿酸增高组的男女比例为256∶8。随各年龄组年龄的增大,血尿酸增高患者的比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平均值均逐渐增高。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脂肪肝、肥胖症及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均<0.05),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及痛风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均<0.01),平均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也明显增高(P均<0.01),血清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增高(前者P<0.05,后三者P均<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和肌酐水平是影响血尿酸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老年高尿酸血症与多种心血管或代谢性疾病相关,腰/臀比、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和肌酐水平是影响老年人血尿酸升高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 2 0 0 3例城市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症状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 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一般项目调查表等。全部资料用 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资料完整者 1 80 5例 (调查应答率为 90 .1 % ) ,其中男性 858例 ,女性 947例。 PSQI平均得分3.8± 3.0分 ,睡眠质量差者占 1 1 .1 %。女性睡眠质量低于男性。睡眠质量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状况等密切相关。结论 要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目的 了解近阶段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当前耐药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年龄将194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 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原发耐药率分别为36.1%、46.8%和40.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获得性而药率分另为81.3%、70.1%和62.1%,青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916)。原发耐药频度各年龄组从高到低均依次为H、E、S、P,中年组耐R最高达10.6%。获得性耐药顺序青、中年组为H、R、S、E,老年组为H、S、R、E,其中青年组耐R率最高达63.3%。原发耐多药率以中年组最高为5.3%,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12)和老年组(P=0.0085)。获得性耐多药率青年组最高达55.2%,显著高于中年组(P=0.0319)和老年组(P<0.001)。既往用1-3个月者耐药58.7%,显著高于未用药者(P<0.001)和用药<1月者(P=0.0472),而未用药和有药<1月者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2929)。此外,在各年龄组中青年组发生耐药的速度最快。结论 不同年龄组无论原发耐药还是获得性耐药均有所不同,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耐药率的监测,为修订国家结核病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五味子粗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目的 观察北五味子粗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北五味子粗多糖按100、200、400mg/kg连续灌胃3-7d,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连续游泳时间和免疫器官重量试验。大鼠连续灌胃20d,测血清LP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北五味子粗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耐氧及抗疲劳能力,增加正常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并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 北五味子粗多糖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以≥ 6 0岁为老年人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 1999年WHO/ISH的规定 :收缩压≥ 14 0mmHg(1mmHg =0 133kPa)和舒张压 <90mmHg ,其亚型为收缩压 14 0~ 14 9mmHg和舒张压 <90mmHg ,分析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 6 0岁及以上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亚型患病率为 9 0 4 % ;如按收缩压≥ 16 0mmHg和舒张压 <90mmHg计算患病率则为 6 83%。 (2 )年龄增长是影响患病率最为明显的因素 ,35岁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 ;每增长 10岁患病率约增高一倍。性别差异则表明 35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但此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上升幅度则高于男性。 (3)体重指数的大小与患病率成正比。结论 我国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 3 2 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防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降低人群高血压致死致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s a diagnostic entity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Petersen RC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04,256(3):183-194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tervening between normal ageing and very early dementia has been in the literature for many years. Recently, the construct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ignate an early, but abnormal, stat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has generated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from both clinical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Numerou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accelerated rate of progression to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D) in MCI subjects and certain predictor variables appear valid. However, there has been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various clinical settings. Clinical subtypes of MCI have been proposed to broaden the concept and include prodromal forms of a variety of dementia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agnosis of MCI can be made in a fashion similar to the clinical diagnoses of dementia and AD. A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assist the clinician in identifying subjects and subclassifying them into the various types of MCI. By refining the criteria for MCI, clinical trials can be designed with appropriat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restrictions to allow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rapeutics tailored for specific targets an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