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3篇
  免费   161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769篇
妇产科学   486篇
基础医学   1854篇
口腔科学   233篇
临床医学   4393篇
内科学   2424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1209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科学   1920篇
综合类   198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50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956篇
  13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765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710篇
  2021年   1027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1103篇
  2018年   1000篇
  2017年   949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1569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1063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调查新冠疫苗全面接种时期相关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个体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倦怠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4个辖区的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将全部医务人员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医务人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分别为(17.99±7.89)、(7.20±3.52)和(12.07±5.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司支持(β=-0.180, P< 0.05)、同事支持(β=-0.180, P< 0.05)为情感耗竭的保护因素,已婚、问诊岗位为情感耗竭的危险因素(β=0.161、β=0.095,P值均< 0.05),女性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β=-0.096,P< 0.05),亲友支持(β=-0.235, P< 0.05)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已婚是人格解体的危险因素(β=0.142,P< 0.05),同事支持(β=-0.168, P< 0.05)、亲友支持(β=-0.210, P< 0.05)、工龄(β=-0.154, P< 0.05)为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素,硕士学历是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危险因素(β=0.126,P < 0.05)。结论 重视提高全方面社会支持,重点关注已婚、男性、硕士学历以及较短工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对重症监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镇静加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进行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表达的乳腺癌亚型,其临床特 征为恶化程度高、易复发、转移率高和生存率低。 此类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例数的 15% ~ 20%,治疗缺乏有效靶点。 代谢异 常是肿瘤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从代谢途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是个体化营养治疗的新方向。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 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尤其是氨基酸代谢,不同于正常细胞,且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细胞也不尽相同。 本文综述了三阴性乳腺 癌细胞中氨基酸代谢特点及相关调控机制,发现谷氨酰胺/ 谷氨酸、胱氨酸/ 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水平 与正常细胞或其他类型肿瘤细胞相比有所差异,氨基酸之间的转化和转运也处于异常调控状态。 基于此特点,通过对目标氨 基酸的限制来调控相应代谢途径,可能会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目前,营养剥夺已成为肿瘤细胞的辅助治 疗策略,疾病代谢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找到营养治疗的靶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常见肿瘤之一,结直肠癌患者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受摄入减少、肠梗阻和吸收不良的影响, 营养不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比在非胃肠道肿瘤中更常见。 结直肠癌患者应通过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与患者主观整 体评估(PG-SGA)进行营养评估。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强烈推荐对于所有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肿瘤患者 采取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 ERAS 可降低结直肠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在 ERAS 方案中, ESPEN 推荐每例患者都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果存在营养风险,则给予额外的营养治疗;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进行 10~ 14 d 的营养干预,甚至以延迟手术为代价。 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会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 3 年 长期存活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临床医师应关注患者出院后的营养状态,合理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地对出院时存在营 养风险的患者进行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形成《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操作流程,以减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j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脉通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等中有关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高质量证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评价、提取并汇总该领域的相关推荐建议,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2次专家论证会议,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共识》终稿。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81.00%和89.5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3和0.15。最终《共识》包括多学科团队组建、肠外营养输注评估、操作规范、并发症管理4个方面。 结论 《共识》的制订可为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规范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Even i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trition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remain underexplored,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s providing, day by day, much more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various diets in bo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ch illnesses. Wrong dietary habits, together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ollution, breastfeeding, smoke, and/or antibiotics, are among the theoretical pathogenetic causes of IBD, whose multifactorial aetiology has been already confirmed. While some of these risk factors are potentially reversible, some others cannot be avoided, and efficient treatments become necessary to prevent IBD spread or recurrence. Furthermore, the drug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treatment of such disease provide low-to-no effect against the symptoms, making the illnesses still strongly disabling. Whether nutrition and specific diets will prove to effectively interrupt the course of IBD has still to be clarified and, in this sense, further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s of such dietary interventions is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   
7.
8.
9.
ObjectivesHealthy individuals from hereditary cancer families undergoing genetic testing for cancer susceptibility (GTC) report more distress when they perceive their social support as low and suppress their emo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how suppressing emotions and perceiving others as unsupportive are related with cancer-risk distress.MethodsWe performed a regression-based mediation analysis to assess i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mediates or is mediated b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he relation with cancer-risk distress. Participants were 125 healthy adults aged over 18 (M = 36.07, SD = 12.86), mostly female (72,4%), who undergone GTC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or Lynch syndromes.ResultsControlling for age and gender, we found a moderate size indirect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cancer-risk distress through expressive suppression (β = ?0.095) and a direct effect o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on cancer-risk distress.ConclusionsWhen healthy individuals from hereditary cancer families perceive their social network as less responsive, they tend to not express their emotions, which relates to increased distress facing GTC.Practice implicationsPractitioners may assess cancer-risk related distress before the GTC and offer distressed individuals interventions focused on changing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a safe group context.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