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浆D-二聚体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CS患者103例治疗前后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cTnl、NT—proBNP及D-二聚体,并比较各组血清cTnl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对7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心功能Killip分级,分析AMI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血cTnI、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组,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cTnI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1);经治疗后STEMI组和NSTEMI组及UA组血cTnI、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MI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01,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及D-二聚体对ACS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文莉  廖长征  陈思祖 《海南医学》2014,(23):3486-348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328例高血压确诊患者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其中EH1级组115例,EH2级组109例,EH3级组104例;以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NT-pro BNP水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CD8^+、CD19^+水平,组间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清中NT-pro BNP、CD4^+/CD8^+、CD1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EH3级组升高最显著;CD3^+、CD4^+、CD8^+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EH3级组降低最显著。NT-pro BNP水平与CD3^+、CD4^+、CD8^+等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r=-0.951,r=-0.973,r=-0.955;P均〈0.01),与CD19^+细胞(B细胞)、CD4^+/CD8^+呈显著正相关(r=0.934,r=0.98;P均〈0.01)。结论 EH患者的血压的临床分级与NT-pro BNP、CD3^+、CD4^+、CD8^+、CD19^+的水平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EH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E170)及日本SysmexCS2000 i全自动血凝仪对150例健康者和130例ACI患者的血浆NT-proBNP及D-D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患者血浆NT-proBNP及D-D浓度分别为474.59±113.54 pg/ml、0.73±0.22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8.23±17.55 pg/ml、0.25±0.05 m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及D-D检测对ACI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KD患儿91例(KD组),以同期住院的80例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并排除心肌受累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 KD组NT‐proBNP水平为(1042.38±528.7) 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458.6±412.3)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r=0.442,P<0.05 ),与血细胞比容、血钠及血清蛋白呈负相关(分别为 r=-0.216,P=0.045;r=-0.204,P=0.041;r=-0.315,P=0.0003)。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诊断界值530 pg/mL ,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0.1%、84.0%。结论 KD急性期NT‐proBNP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KD的一个可靠指标,并且高水平的NT‐proBNP与系统性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5.
唐洁  周孟君  刘运双  俸家富 《重庆医学》2015,(23):3262-3264
目的:探讨基于CysC估算的 eGFR(eGFR-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评价标志物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测定118例 CHF 患者(CHF 组)和30例对照人群(对照组)的血清 NT-proBNP 和 CysC,利用公式:eGFR-CysC =78.64×CysC-0.964计算两组 eGFR。分析 NT-proBNP 值对数转换后,CHF 组和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 组血清 NT-proBNP 和 CysC 均增高(P <0.05),而 eGFR-CysC 降低(P <0.05)。NYHA 各级 NT-proBNP 均高于对照组(P <0.05),NYHAⅢ、Ⅳ级 CysC 均高于对照组(P <0.05),Ⅲ、Ⅳ级 eGFR-CysC均低于对照组(P <0.05)。随着 CHF 组 NYHA 等级的升高 NT-proBNP、CysC 逐渐升高,eGFR-CysC 逐渐降低(P <0.05)。相关分析显示 NT-proBNP 与 CysC 呈正相关(r=0.528,P <0.01),与 eGFR-CysC 呈负相关(r =-0.513,P <0.01)。结论CysC和 eGFR-CysC 是良好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早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6 h内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动脉血乳酸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预后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6 h内NT-proBNP与脓毒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相对危险度(RR)=1.027,95%可信区间(CI):1.002~1.052,P=0.033]、入院6 h内NT-proBNP(RR=1.606,95%CI:1.190~2.267,P=0.002)、乳酸(RR=1.718,95%CI:1.250~2.361,P=0.001)是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656,P<0.01]、入院6 h内NT-proBNP(AUC=0.772,P<0.001)、乳酸(AUC=0.775,P<0.001)与28 d死亡呈正相关。进一步绘制脓毒症死亡患者入院6 h内NT-proBNP与乳酸的拟合曲线,提示存在线性相关(r2=0.663,P<0.001),与发病至死亡时间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NT-proBNP的高低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NT-proBNP升高对于提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50例CHF患者血清CAl25,CAl53,CAl99,CEA,AF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病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I~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根据有无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分为积液水肿组和非积液水肿组,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分为合并房颤组及未合并房颤组。另随机抽取心功能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高于对照组,Ⅳ级组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而Ⅳ级组明显高于I~Ⅱ级组。血清CAl99、CEA、AFP、CAl53水平在CHF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治疗前CAl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CHF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患者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无这些体征的患者。CHF合并房颤患者与未合并房颤患者的CAl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血清CAl25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随心功能改善而减低,可用来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疗效及短期预后。血清CAl25水平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外周水肿、NT—proBNP、LVEF有关,与房颤及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改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行常规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检测。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28±0.2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4±0.09)mg/L(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537.13±197.2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54±23.35)μg/L(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可有效提高ACS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子健 《医学综述》2013,19(9):1619-1621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测试利钠肽标志物,如脑钠肽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已成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监测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能否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近几年一直在讨论和争议的话题。该文就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生物学特性、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监测对指导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将CH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同时将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RDW。结果观察组NT-proBNP和RDW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NT-proBNP及RDW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加。NT-proBNP和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r=0.51,P均<0.01)。结论 NT-proBNP和RDW与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