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23篇
  免费   3067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582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1422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5752篇
内科学   3318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3427篇
特种医学   774篇
外科学   1864篇
综合类   4144篇
预防医学   1365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2066篇
  31篇
中国医学   2183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703篇
  2022年   1094篇
  2021年   1797篇
  2020年   1800篇
  2019年   1454篇
  2018年   1497篇
  2017年   1612篇
  2016年   1521篇
  2015年   1307篇
  2014年   2653篇
  2013年   2846篇
  2012年   1964篇
  2011年   2046篇
  2010年   1620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1469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as the source of thromboembolism including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s well documented, with more than 90% of ischemic strokes related to a LAA thrombus. Although oral anticoagulation has been the standard of care, approximately 50% to 60% of patients either have contraindications to oral anticoagulation or do not continue the medication beyond the first year. Thi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ite-specific therapy to occlude the LAA by either surgical or transcatheter means. Despite marked advancements, incomplete LAA closure with surgical and transcatheter approaches remains frequent. The etiology of incomplete LAA closure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remain unclear. Multiple strategies are in development including changes in deployment techniques, a new device design,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leak closure.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手段,分析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程并提炼重点。方法 设置检索时间为1990年至2020年,检索对象为中国知网(CNKI)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科学、准确地分析这些文献的作者信息、研究(发文)机构、关键词情况。结果 共计纳入文献793篇,马融-张喜莲、刘金民、谢炜、王洪图-张丽萍等领导核心作者团队,北京、广州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单位为主要进行相关研究的机构,高频关键词包括大鼠、难治性癫痫、小儿癫痫、海马、脑电图等,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分子生物学等为近年来的热点与前沿。结论 通过借用知识图谱的分析能帮助提炼国内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领域的重点,全面分析并科学判断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及前沿,为未来的研究夯实基础并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代偿程度及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61例,获取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包括是否溶栓、性别、合并症等;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获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过Blessed行为量表(Blessed behavior scale,BBS)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score,rLMC)获取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根据卒中后6个月是否合并认知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分析2组患...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索模拟马术训练对后循环卒中共济失调患者姿势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癫痫发作后状态(PIS)是指癫痫发作停止到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的异常状态,包括认知、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和精神行为等异常,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临床医生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将从PIS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以及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抗癫痫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检索石菖蒲有效成分及主要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癫痫疾病的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7.1和 String绘制石菖蒲-癫痫靶点互作关系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石菖蒲主要有效成分与癫痫相关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构建戊四唑诱导的癫痫模型初步评价石菖蒲提取物及潜在有效成分的抗癫痫作用。结果 由 TCMSP 筛选得到4个有效成分及76个主要靶点。癫痫疾病以“Score”大于1.5分进行筛选得到3685个靶标。GO富集分析得到BP条目10个,细胞CC条目9个,MF条目10个(P<0.01),主要涉及核受体活性、离子通道活性、激素结合、神经递质受体活性、蛋白激酶活性、钙调蛋白结合等。KEGG 富集得到14条通路,主要涉及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Ca2+信号通路、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桉脂素、山奈酚和8-异戊烯基山奈酚与癫痫关键靶标GABRA2、PPARG等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石菖蒲水提取物及主要潜在有效成分桉脂素和山奈酚在PTZ致小鼠癫痫模型上显示出较好的抗癫痫活性。结论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石菖蒲提取物和潜在有效成分的抗癫痫活性,并且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其抗癫痫作用机制,发现石菖蒲可通过多个成分如桉脂素、山奈酚、8-异戊烯基山奈酚,多靶点如GABAA、PPARG等,多条通路如雌激素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对机体产生协调效应从而抑制癫痫的发作。该研究提示石菖蒲治疗癫痫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为石菖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