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2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1篇
临床医学   768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41篇
综合类   1531篇
预防医学   298篇
药学   616篇
  13篇
中国医学   89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锚钉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1—2020-01间于温县人民医院骨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依据术式分为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对照组)和锚钉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Baird-Jackson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评分比第1个月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锚钉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增强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但仍需更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同期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患者共183例临床资料,其中未行同期韧带修复者共48例设为A组,术中行同期韧带修复者135例设为B组,而B组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浅层修复(54例),深层修复(48例)及完全修复(33例);比较不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矢状面足跟着地角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B组住院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矢状面足跟着地角度均少于A组(P<0.05);B组AOFA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冠状面和水平面足跟着地角度则高于A组(P<0.05);深层组和完全组AOFAS评分少于浅层组(P<0.05);深层组和完全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浅层组(P<0.05);完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浅层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其他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深层及浅层修复均是患者临床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浅层修复是患者临床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患者术中同期行韧带修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关节生物力学指标;其中行浅层修复三角韧带更有助于增加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3.
4.
探究肌肉持续牵伸联合理筋手法对中风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102例,随机表法分为理筋手法治疗的A组(34例)、肌肉持续牵伸治疗的B组(34例)及肌肉持续牵伸联合理筋手法的C组(34例)。治疗4周后统计对比患者胫前肌肌力、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患者运动能力、平衡能力、生存质量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KendaII 百分比、踝关节活动度、Berg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有所升高,MAS积分、VAS评分有所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组患者KendaII 百分比、踝关节活动度、Berg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较高,MAS积分、VAS评分较低(P<0.05);与B组相比,C组患者KendaII 百分比、踝关节活动度、Berg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较高,MAS积分、VAS评分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A组,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略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A、B组,C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肉持续牵伸结合理筋手法对中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起到活血通络、养血舒筋作用,协调肌群间肌张力平衡,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6.
7.
踝关节扭伤是人体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很多患者扭伤后会出现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踝关节支具是目前临床常用的FAI干预措施之一,但其疗效尚存争议。该文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CCTR)3个数据库中与踝关节支具治疗FAI相关的文献,对踝关节支具在改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功能、运动学指标和平衡能力及降低再扭伤发生率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7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0例;年龄18~64岁,平均(39.14±9.47)岁。按照Lan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Ⅲ度损伤15例, IV度损伤22例。所有骨折均根据损伤应力顺序由内向外进行复位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37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7周。AOFAS评分由术前的(45.23±5.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7.88±6.21)分(P0.001),VAS评分由术前的(7.68±3.1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11±1.45)分(P0.001),无踝关节不稳定表现。[结论]对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根据损伤应力顺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容易,固定坚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