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4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5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053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723篇
特种医学   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05篇
综合类   4801篇
预防医学   1270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2209篇
  16篇
中国医学   2413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096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1017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1291篇
  2006年   1042篇
  2005年   1274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家燕  黄永杰 《智慧健康》2022,(10):125-128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小儿脑瘫患儿50例,病例就诊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继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三方面痉挛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治疗前患侧腘窝角关节角度与足背屈角角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侧腘窝角关节角度与足背屈角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各方面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方面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 <0.05),即研究组GMFM与FMFM评分中各运动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训练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痉挛偏瘫型脑瘫可以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的痉挛症状,进而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确诊的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疗法,涉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并结合中药药浴疗法,分别评估两组的肌张力及大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大运动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改善肌张力,促进大运动功能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并以数字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有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康复总有效率、自主行走率、扶拐行走率、行走自如率及生活基本自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