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0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920篇
内科学   97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84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1786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314篇
  6篇
中国医学   86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经结构修饰得到25个新的丹皮酚肟类衍生物4a ~ 4y,其结构经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h、4j对两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且化合物4h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类药性,可作为新的抗血小板活性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宁  李勇 《临床荟萃》2022,37(9):842
簇集蛋白(clusterin,CLU),又称为载脂蛋白J,是一种新型脂肪因子。可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如心脏、胰腺、肾脏、脑、睾丸、前列腺等,并参与机体的脂质转运、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过程。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相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提示CLU可能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CLU有可能成为上述疾病潜在的预测因子。本文就CLU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维东  李勤  漆莉  赵寒  李柏松  杨琳  王菊 《疾病监测》2022,37(4):487-491
  目的  分析2016 — 2020年重庆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探讨乙肝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获取重庆市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乙肝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利用GeoDa 1.14、SatScan 9.6空间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乙肝发病的热(冷)点地区探测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结果  2016 — 2020年重庆市共报告乙肝73 84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8.26/10万,发病率从2016年67.54/10万逐年下降至2020年27.56/10万。 男女比例为1.96∶1,年龄41~60岁组的病例占44.53%,职业为农民的比例占51.07%。 乙肝发病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探测到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 通过时空扫描确定3个乙肝聚集区,其中最大可能聚集区集中在渝东南地区,覆盖8个区(县),聚集时间为2016—2017年。  结论  2016 — 2020年重庆市乙肝发病高风险人群是农村地区41~60岁男性人群。 乙肝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防控的重点是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 建议在今后防控工作中应加强该地区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皮聚集受体-1(PEAR1)不同位点基因突变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人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采用血栓弹性成像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并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其中IPA<30%的307例病人作为高治疗血小板反应性组(HRP组),另外IPA>70%的305例病人作为低治疗血小板反应性组(LRP组)。同时采用改良多连接酶法测定REAR1的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单因素分析16个SNPs结果显示,5个SNPs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相关,rs11264580次要等位基因C(P=0.041),rs2644592次要等位基因G(P=0.047),rs3737224次要等位基因T(P=0.041)和rs41273215次要等位基因T(P=0.039)均与HPR相关;rs57731889纯合TT基因型与LPR相关(P=0.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41273215次要等位基因T是HRP独立预测因素(OR=1.557),rs57731889纯合子TT基因型为LPR的独立预测因素(OR=0.428)。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病人PEAR1基因突变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可能影响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5.
陈易 《康复》2021,(2):18-19
入冬后,新冠病毒疫情在多地出现,多与人群聚集、密闭环境相关。在哪些场所,新冠病毒传播感染的风险较高?又该如何防范呢?居家环境中,该如何消毒呢?听专家--解读。婚宴聚餐感染新冠病毒参加婚宴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有多大,或许尚无定论。但从今年河北疫情通报公布的患者轨迹来看,婚宴是聚集性传播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2020年7月N Engl J Med发表了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卒中和死亡试验的结果。作为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HR-NICE)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又一项重要临床研究,该试验结果发表后立即在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合截至目前脑血管病领域双抗治疗时代最重要的几项研究,对卒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解读,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成功建立CI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用0.9%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和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凝血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CD41、CD61、CD62p、P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TP模型组血小板显著下降、凝血时间显著延长。醋酸泼尼松、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后,与CITP模型组比较,其血小板显著增加,凝血时间显著下降;其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PAC-1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和降低凝血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血小板糖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减轻患者的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度对手工制备富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中心2020年5月10日~9月10日无偿健康献血员捐献的外周血60mL/人份,共120份。将每人份全血在随机分为3等份,各20mL,共360份,分别分为9(A_1、A_2、A_3、B_1、B_2、B_3、C_1、C_2、C_3)组,每组40份,其中A组:PRP制备环境温度设为4±2℃,PRP制备及离心仓内温度分别为A_1组:4±2℃,A_2组24±2℃,A_3组:30±2℃,B组:PRP制备环境温度设为24±2℃,PRP制备及离心仓内温度分别为B_1组:4±2℃,B_2组:24±2℃,B_3组:30±2℃,C组:PRP制备环境温度设为30±2℃,PRP制备及离心仓内温度分别为C_1组:4±2℃,C_2组:24±2℃,C_330±2℃组。使用富浆法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并计算各组血小板回收率,显微镜下血小板形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回收率比较:A_1、A_2、A_3、B_1、B_2、B_3、C_1、C_2、C_3,9组中,A_3 B_3 C_3三组的结果为(489.2±21.47)x10~9/L、(57.4±2.3)%,(495.7±23.2)x10~9/L、(54.9±1.3)%,(489.4±17.1)x10~9/L、(50.7±2.3)%,均出现血小板聚集现象,分别与A_1、A_2,B_1、B_2和C_1、C_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A_1、A_2、B_1、B_2、C_1、C_26组,收集的PRP中,血小板细胞大小均匀,无聚集。A_3、B_3、C_33组,收集的PRP中,均有部分血小板聚集成团。生长因子含量检测:未聚集组与聚集组中TGF-β的含量(ng/L)分别为375.0±119.1、183.67±106.2(P<0.05),PDGF-BB的含量(ng/L)分别为933.0±273.0、656±11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含量(ng/L)分别为217.5±93.5、155.3±10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界环境温度对手工制备PRP制备,离心机机舱的温度保持在24±2℃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与非小卒中患者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非小卒中患者348例,随访1年退出研究28例,最终入选320例,入院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或氯吡格雷75mg抗血小板治疗,7~10d后完善血栓弹力图的血小板抑制率检查,将阿司匹林抑制率50%或氯吡格雷抑制率30%定义为血小板高反应性。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事件复发情况,根据有无缺血事件分为非缺血事件组258例,缺血事件组62例,对比基线资料,将有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缺血事件组缺血性脑卒中、LDL-C、血小板高反应性和脑白质病变评分显著高于非缺血事件组[43.5%vs 22.5%,P=0.001;(3.1±0.7)mmol/Lvs(2.7±0.7)mmol/L,P=0.001;56.5%vs 19.8%,P=0.000;3(1,5)分vs 2(1,4)分,P=0.0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LDL-C、血小板高反应性及脑白质病变与缺血事件复发有关(P0.05,P0.01)。结论血小板高反应性为非小卒中患者再发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是指从脑小血管漏出的含铁血黄素在小血管周围的沉积,提示易出血的病理状态~([1-2])。影像学上将其定义为T_2梯度回波(T_2~*-weighted imaging,T_2~*WI)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上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均一,直径10mm的低信号病灶~([2-3])。有研究结果表明,CMB的存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