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8篇
  4篇
中国医学   6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李静  尤文岗 《西部医学》2019,31(6):940-943+948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D 二聚体(D D)的影响及呼吸功能改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吸氧、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两组均治疗21d。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检测血气指标、肺动脉压、肺功能指标,评估呼吸系统评分,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21d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D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1d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用力呼气1s率(FEV1/FVC)分别为(7124±1284)mmHg、(5784±1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6±1177)mmHg、(5241±945)%(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4541±819)mmHg、(4016±720)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2±901)mmHg、(4473±806)mmHg(P<005)。结论 疏血通可以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氧含量,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神经功能(SSS)、日常行为能力(BI)评分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SS评分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体内hs-CRP和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和NSE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降低患者体内hs-CRP和NSE水平,保护并修复受到损伤的血管壁,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脑病一科就诊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6.15±3.57)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81.16±12.49)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肢体功能,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尼麦角林20mg,每天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6mL的疏血通注射液,每天滴注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评分。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以及疏血通注射液联用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和利伐沙班对髋部手术后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EG1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疏血通组静脉输注疏血通注射液6 m L/d,利伐沙班组口服利伐沙班10 mg/d。比较2组ET、TXB2、6-Keto-PGFla的变化。结果:疏血通组和利伐沙班组术后第14 d的ET含量较术后第3 d明显降低。术后第14 d两组的血栓素(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相反6-Keto-PGFl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间血浆ET、TXB2、6-Keto-PGFla的含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血通注射液组DVT的总发生率为11.8%,利伐沙班组DVT的总发生率为8.8%。两组均为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利伐沙班均能安全有效地减少DVT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TXB2(TXA2)/6-Keto-PGFla(PGI2)/ET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5.9%)较对照组(79.6%)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采用复方丹参联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采用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疏血通组,根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丹参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77%,疏血通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李艳  李紫薇 《北方药学》2015,(12):91-93
目的:综述疏血通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和抗血栓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中药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