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5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38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273篇
临床医学   1366篇
内科学   1366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3621篇
预防医学   646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471篇
  14篇
中国医学   249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南娇  胡蕾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7):2141-2144
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重症心肌炎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循环目标导向性容量管理、并发症(出血与血栓、心律失常、感染等)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个性化康复护理等。经过专业、规范与精细化救治与护理,患者于第16天康复出院,出院1个月随访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推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不良反应(irAE)日益受到关注。该文报道了1例ICI相关心肌炎、肌炎患者, 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 合并菌血症, 在托珠单抗、丙种球蛋白及充分抗生素治疗后, 全身炎症状态得到控制, 心功能好转。该文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和文献, 探讨了ICI相关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 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病儿血浆外泌体微小RNA(miR)-148a的水平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VMC病儿112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儿童112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外泌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采用自动化生化仪检测血浆外泌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cTnI、CK-MB、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外泌体miR-148a对VMC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浆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呈大小不等、直径约100 nm典型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1.01±0.12)比(5.34±1.06)]、血浆cTnI、CK-MB、hs-CRP水平均增加(均P<0.001)。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血浆cTnI、CK-MB、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0.64、0.49,均P<0.001)。血浆外泌体miR-148a及血浆cTnI、CK-MB、hs-CRP诊断早期VM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94、0.83、0.86,截断值分别为1.87、0.19 μg/L、56.45 U/L、2.06 mg/L,灵敏度分别为94.60%、92.90%、84.80%、83.90%,特异度分别为92.90%、94.60%、83.90%、83.90%。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血浆cTnI诊断早期VMC的效能一致,均优于血浆CK-MB、hs-CRP。结论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上调,可能对VMC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及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TNF-α、TGF-β1和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8.5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FS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F-β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比较,IFN-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F-β1、TNF-α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更显著,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恢复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miR-1)和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48例VMC患者,分为急性期(28例)和恢复期(20例),并选择同期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miR-1及miR-2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VMC恢复期与VMC急性期患者血清miR-1水平低,血清miR-21和cTnⅠ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VMC恢复期比,VMC急性期患者血清miR-1水平低,血清miR-21和cTnⅠ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MC患者血清miR-1低表达,miR-21高表达,通过评估其水平变化利于判断病情,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磷酸肌酸钠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选取3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采用1.5 g、1.3 g和1.0 g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3周,治疗14 d后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67%,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低剂量组的76.67%(P<0.05);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患儿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CD4+、CD8+、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患儿的IL-6、IL-8和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与治疗剂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其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20例,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64例,统计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及QRS波间期均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200 ms率及QRS间期>120 ms率也都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发热及心源性休克等症状,QRS间期延长与PR间期延长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暴发性心肌炎引起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局限性,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近3年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引起严重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共5例,患者入院后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急诊置入IABP,分析IABP置入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IABP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合并肝肾功能损害,4例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明显升高,4例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酸中毒。有2例患者导管室置入IABP同时做了冠脉造影检查正常,所有患者IABP置入后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改善(P0.05),均在短时间内行心肺复苏抢救,血管活性药物不断加量,相比较IABP置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联合使用了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5例患者中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IABP可有效改善泵功能衰竭,但对于引起严重心源性休克的心肌炎患者临床效果不佳。此类患者应该早期应用ECMO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