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57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36篇
预防医学   228篇
药学   218篇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俗称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囊肿、多囊肾等,并且排除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该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将其归属“尿血”“溺血”“溲血”“血证”等范畴。何渝煦教授根据黄元御“溺血”理论,认为本病以水寒土湿、脾陷木郁为本,膀胱湿热、少阴虚火为标。故运用黄氏宁波汤加减辨治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以泻湿燥土、升木达郁为法。  相似文献   
3.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一般人群中比较常见,在健康人群中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而Brugada综合征(BrS)是一种离子通道异常的遗传性心律失常性疾病,在没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情况下,BrS能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然而,有研究证实CRBBB可覆盖BrS,从而使这类情况的诊断更具挑战性。本文对CRBBB掩盖BrS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源性猝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ICD技术的发展,儿童ICD植入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儿童ICD在应用指征、器械及植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现就儿童ICD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包括常见病种、适应证及ICD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惠剑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90-1491
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病、缓解精神症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如椎体外系反应、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代谢内分泌不良反应、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与心源性猝死等,麻痹性肠梗阻属于自主神经不良反应中的一种。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药物有:氯氮平、硫利达嗪、氯丙嗪等,这些药物与抗胆碱能药物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合用时更易发生。临床首选X线与超声来诊断该疾病,且超声作为一种经济、便捷、可重复性、无创伤性检查更多地受到临床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的分析,探讨此类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因素。方法将心脏性猝死232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0~50岁组48例、50~70岁组134例、70~90岁组50例。对各组病例的可能出现的心脏性猝死的临床预测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在30~50岁组,大量吸烟、过度劳累的情况多见;50~70岁组中,曾有过心室颤动、低钾、心电图ST段较大压低或明显抬高、高危室性早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后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相对多见;70~90岁组冠心病心力衰竭伴晕厥史者多见。结论心脏性猝死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不同的年龄组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因素不同,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是减少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92例,其中ICD植入患者42例(ICD组),CRT植入患者43例(CRT组),CRT-D植入患者7例(CRT-D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T)、病死率等。结果 ICD组手术成功率为100%,CRT组成功率为93.0%,CRT-D组成功率100%,3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02±0.89)h和(8.32±2.62)min,明显短于CRT组的(3.04±1.2)h、(43.10±6.73)min和CRT-D组的(3.71±1.21)h、(35.21±7.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和CRT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X线曝光时间短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前后LVEF、LVEDD无明显变化,6MWT有明显改善(P<0.05);CRT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F即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6MWT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LVEDD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术后LVEF、6MWT有明显改善(P<0.05),而LVEDD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CRT-D组无患者死亡,ICD组病死率为11.9%(5/42),CRT组病死率为16.3%(7/43),3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D、CRT和CRT-D对心性猝死高危患者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患者应合理选择ICD、CRT和CRT-D 3种治疗方式,以获得最佳效价比。  相似文献   
8.
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组细胞外蛋白原纤维在心肌沉积,导致限制性心功能障碍的疾病.CA患者临床上可出现多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CA相关心律失常的治疗,多根据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制定决策.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相关的专家共识及指南建议,对CA相关心律失常的诊治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导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导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以研究具体的方法加以干预,降低心源性猝死疾病发生率。结果对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原因加以分析,主要因为患有冠心病疾病以及患有高血压疾病。对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发现,主要集中于进行相关剧烈活动以及患者的情绪过激等。在患者住院2周与3周之间,表现出猝死的患者90例(64.29%);在猝死率方面,夜间发生率同白天比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疾病的原因较多,疾病原因主要因为患者患有冠心病,疾病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进行相关剧烈活动以及患者的情绪过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