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3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666篇
内科学   132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3219篇
预防医学   424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965篇
  15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3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X线摄影的影像组学在乳腺肿块和钙化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并将结果与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相对比。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PACS系统中2014年5月1日-2020年3月1日诊断性乳腺X线图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边界清晰的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188例(316幅X线图像)和钙化性病变患者215例(364幅X线图像),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分别为222:94和256:108,良恶性病变比例约1:1。先采用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模型获取肿块和钙化区域ROI,再利用影像组学技术建立良恶性分类模型,计算模型预测病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ACC),敏感度(SEN)和特异度(SPE),并且与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比。结果:乳腺肿块影像组学良恶性分类模型的AUC、ACC、SPE、SEN分别为0.84、0.80、0.89、0.73,乳腺钙化影像组学良恶性分类模型的AUC、ACC、SPE、SEN分别为0.88、0.85、0.87、0.84,放射科医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ACC、SPE、SEN分别为0.80、0.88、0.76,放射科医生鉴别乳腺钙化良恶性ACC、SPE、SEN分别为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包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住院、以大量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并行心包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的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心包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中良性21例,恶性31例,其中通过心包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出恶性24例。结论 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心包积液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庞胜峰  李茹  吴宁宁 《江苏医药》2022,48(2):205-206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钙化(MAC)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MAC患者78例分为轻度组(瓣环厚度<2 mm, 39例)、中度组(瓣环厚度2~5 mm, 19例)和重度组(瓣环厚度>5 mm, 20例),另设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四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水平,分析其与MA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组MAC患者PAC-1水平[(9.03±4.02)%、(10.30±4.23)%和(11.64±4.66)%]和CD62p水平[(8.71±3.96)%、(9.25±4.80)%和(11.09±4.45)%]均高于对照组[(7.84±4.16)%和(7.18±3.78)%](P<0.05)。PAC-1和CD62p水平随着MAC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PAC-1和CD62p水平均与MA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和0.30,P<0.01)。结论 MAC患者体内存在高水平的血小板活化,MAC越严重,血小板活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合成X线成像(DBT)结合合成2D图像(SM)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乳腺影像及病理资料。3名影像医师独立阅读DBT结合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DBT结合SM、FFDM、SM 4种模式下影像资料,记录微钙化有无,根据BI-RADS 2013版对微钙化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密度乳腺类型中良、恶性微钙化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不管在致密型乳腺或所有腺体类型乳腺中,4种阅片模式对微钙化检出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均为100%。DBT结合SM与DBT结合FFDM对微钙化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DM的敏感度高于SM,特异度低于SM,ROC曲线下面积高于S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结合SM与DBT结合FFDM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诊断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5.
背景: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的高危人群。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高负担或狭窄的存在对这种高风险是否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阻塞性CAD是否提供了超出其与冠状动脉钙化(CAC)评估的总钙化斑块负荷的预测价值。方法:来自丹麦西部心脏登记处的23759例有症状的患者接受了诊断性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我们评估了主要CVD(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这些风险按CAC负荷和阻塞性疾病血管数进行分层。结果:中位随访4.3年,1054例患者经历了首次重大CVD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郭软骨骨化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耳郭软骨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耳郭软骨骨化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伴有局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颞骨CT可辅助诊断,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检查。症状不明显时可暂予观察,若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可予手术治疗。结论耳郭软骨骨化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耳郭骨化的办法。积极寻找病因,及早干预,有利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是一种表现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的疾病,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瓣膜硬化,进而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最终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和死亡。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是构成主动脉瓣膜的主要细胞亚群,在CAV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当前,单细胞测序等技术让研究者对间质细胞的起源、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有了新的理解。文章对间质细胞的异质性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为靶向间质细胞延缓CAVD进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彭大伟  罗艺  朱丽  熊鹏  毛德茂   《四川医学》2022,43(12):1174-1178
目的 通过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A影像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椎基底动脉(IVBA)血管壁钙化的发生因素、分布情况及钙化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A影像资料。依据患者IVBA钙化和未钙化进行分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因素;IVBA的钙化发生率、分布、形态和数量,以及钙化分布与脑后循环缺血位置的关系。结果 (1)IVBA钙化组中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的患者显著多于IVBA未钙化患者(P<0.05)。(2)双侧椎动脉钙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基底动脉(P<0.05),左侧椎动脉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侧椎动脉(P<0.05)。(3)仅VA钙化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位置多发生在枕叶,较少发生在脑干(P<0.05)。(4)在IVBA钙化组中多表现为钙化数目≥3个,钙化厚度<1.5 mm及弧度<90°的钙化。结论 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VBA钙化有关,左、右椎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基底动脉,IVBA的钙化分布和形态对提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有一定的影像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基于超声(ultrasoun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MRI的BI?RADS分类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患者行US、CEUS和MRI检查,分析US及MRI图像特征并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进行相应分类得到US?BI?RADS和MRI?BI?RADS,根据乳腺病变的US?BI?RADS分类结合CEUS图像特征重新分类得到CEUS?BI?RADS分类。将3种技术的3、4A类病变判定为良性,4B类及以上病变判定为恶性,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中,良性37例(61.67%),恶性23例(38.33%)。US?BI?RADS、MRI?US?RADS和CEUS?BI?RADS的误诊率分别为18.3%、15.0%和8.3%。CEUS?BI?RADS对4A和4B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于US?BI?RADS和MRI?BI?RADS。CEUS?BI?RADS在鉴别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方面显示:灵敏度和AUC(91.3%、0.915)高于US?BI?RADS(87.0%、0.819)和MRI?BI?RADS(87.0%、0.85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EUS?BI?RADS的特异度和约登指数(91.9%、0.832)高于US?BI?RADS(78.4%、0.654)和MRI?BI?RADS(83.8%、0.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EUS和MRI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CEUS的诊断效能优于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ST)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低、中能量的体外冲击波间的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钙化性ST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低能量组21例和中能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疾病健康宣教和物理因子治疗,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应强度的发散式ESWT治疗,低能量组ESWT强度为50~65 mJ、中能量组ESWT强度为75~90 mJ,ESWT治疗均为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分别对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3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时,3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亦显著优于组内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VAS和UCLA评分的最佳得分为中能量组随访时的(1.95±0.74)分和(30.81±1.78)分。 结论 发散式ESWT可有效地缓解非钙化性ST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肩关节活动功能,而低能量与中能量的ESWT对非钙化性ST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