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染病流行新形势及2006年拟定的防治战略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1 新时代传染病传播特点 1971至今,全球发现的传染病新病原(含变异病原)已报道40余种.2001年来,WHO确认了1 100多起具有全球影响的传染性流行病,其中超过70%的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如2003年SARS的突然暴发和平息,近年关于禽流感(H5N1)的频频媒体信息都让人记忆犹新.古老传染病有的虽被控制,如天花已消灭26年,脊髓灰质炎(脊灰)、麻风则处在消除前夜;以食源为主的霍乱及多种病毒、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脑膜炎、脑炎和发疹性传染病则此起彼伏呈周期性、季节性或地域性流行;疟疾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方法;有的丝虫、血吸虫、蠕虫等寄生虫病重新出现,性传播疾病死灰复燃后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2.
3.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抗菌药治疗细菌感染有了卓越的发展,同时有些疫苗成功地消除了一些病毒性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缓慢,迄今为止,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是难题。据调查,约60%的流行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学肝炎、疱疹病毒性疾病,以及新近发现的死亡率极高的艾滋病、SARS等。 相似文献
4.
5.
面对传染病的流行热点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千百年来,传染病一直在威胁着全人类.直到20世纪中期,由于抗生素的发现,疫苗的研制和较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对传染病的斗争和群防群治,经常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上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在传染病的防治和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天花在全球绝迹了,脊髓灰质炎、麻风对人类的危害也逐渐走向尾声,部分细菌病明显减少,甲型、乙型肝炎疫苗进入计划免疫以来,大城市北京与上海的幼儿园、小学的少年儿童和婴幼儿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比成人降低近90倍(9×10 log10).全世界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6.6/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11.32/10万;全球人均寿命在1955年为48岁,而预计我国大城市到2005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3岁. 相似文献
6.
2002~2006年新疆轮台县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继续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成果,彻底消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实施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NID)是消灭脊灰的有效措施,轮台县自2002年3月1日~2006年4月3日连续5次10轮,在全县范围对0~47月龄儿童开展了 OPV 强化免疫活动,现将 5次活动的实施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以便正确评价轮台县 NID 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性脑膜炎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是目前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原因,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后遗症甚至死亡。NPEV尚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或导致其他多种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各种皮疹、肌痛、结膜炎、心包炎、小脑共济失调等。近年来,世界各地NP 相似文献
8.
9.
10.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 ,治疗方案为OPV每月 1次 ,每次 4粒 ,连续口服 3次 ,观察 1年。资料经SPSS 10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前平均复发频率为 5 .39次 (SD =3.78) ,治疗后平均复发频率为 0 .4 7次 (SD =0 .74 ) ,经u检验 ,治疗前后平均复发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u =11.13,P <0 .0 0 1)。 6 4 .5 %的患者在观察期内未复发 ,35 .5 %的患者复发 ,但复发频率减少 ,间期延长。结论 OPV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是一种可行、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