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80篇
  免费   2863篇
耳鼻咽喉   92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663篇
口腔科学   468篇
临床医学   7286篇
内科学   5526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334篇
特种医学   7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496篇
综合类   13186篇
预防医学   8451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6571篇
  24篇
中国医学   4610篇
肿瘤学   54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694篇
  2021年   822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594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3732篇
  2013年   3830篇
  2012年   5160篇
  2011年   5533篇
  2010年   5181篇
  2009年   4867篇
  2008年   4701篇
  2007年   2665篇
  2006年   2132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438篇
  2003年   554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提高老年人非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upp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B)的早期识别水平.方法 利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检索某医学中心2015-01至2017-01所有以“上胃肠道出血”为出院诊断的病历资料,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的诊断线索、病因及共存病特征.年龄≥60岁为老年组,18 ~ 59岁患者为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呕血、黑便、呕血+黑便及低血容量状态为诊断上胃肠道出血的主要线索,其中老年组呕血比率15.2%(23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23.4%(26例)(P<0.01),而低血容量状态比率10.6%(16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0%(7例)(P<0.05).老年组前三位病因依次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非老年组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老年组(134/151)共存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78/112) (P <0.01).结论 老年人NVUGB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共存病多和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早期胃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时采用的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情况,找出影响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200例,命名为A、B两组,平均分配,每组各100例.其中A组采用全身麻醉,男55例,女45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男54例,女45例,年龄在51-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岁.所选患者均符合骨科患者手术诊断标准[1].结果 A组患者经全麻后6 h、12 h、24 h、72 h及麻醉前评分情况与B组患者经硬膜外麻醉后6 h、12 h、24 h、72 h及麻醉前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一栏中,A组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两种不的麻醉方式后,呈现了两种不同结果,显然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全身麻醉方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硬膜外麻醉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相对较轻,临床上可以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尽量减少全麻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德阳市区老年人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德阳市区内≥60岁的常驻居民2100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及实验室检查,了解h型高血压发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德阳市区老年人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32.71%(687/2100),男性、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在吸烟率、饮酒率、嗜荤率、空腹血糖(FPG)、尿酸(UA)、肌酐(Cr)上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H型高血压发生与高血压病程、吸烟、嗜盐、嗜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嗜荤、高hcy血症是老年h型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德阳市区≥60岁老年人H型高血压的检出率较高,与吸烟、嗜荤、高hcy血症密切相关,是疾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评价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1例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学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Pearson 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SA评分、既往腹部手术史、病理分期及慢性合并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38例,1例(2.1%)因右侧输尿管损伤中转开腹行输尿管修补吻合+双“J”管置入术,传统开腹组53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238 ±71.3) minvs(175±60.8) min、术中出血量(145 ±58) ml vs (186 ±45) m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11.6±2.8)枚vs(13.1±3.0)枚,P=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标本切缘病理检查均为阴性.腹腔镜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1.7)dvs(2.9±0.8)d、肠功能恢复时间(3.6±0.5)dvs(4.1±0.6)d、进食流质时间(3.3±0.3)dvs(3.9±0.6)d、术后住院时间(11.9±3.9) dvs (14.5±3.7)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总并发症23.7%,显著低于开腹组45.3% (P =0.035);切口感染也显著降低(P=0.017).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淋巴漏、心律失常、谵妄发病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片类药物对老年患者经尿道激光碎石术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择期经尿道激光碎石手术患者134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46例、瑞芬太尼+芬太尼组(RF组)44例、芬太尼组(F组)44例.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RF组,丙泊酚TCI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瑞芬太尼TCI麻醉维持;F组,丙泊酚TCI麻醉诱导,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TCI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后送入PACU,记录患者被转入PACU时(T1)、拔除喉罩前2 min (T2)、拔除喉罩即刻(T3)和拔除喉罩后5 min(Td)4个时间点的MAP、HR,记录拔除喉罩后VAS评分和苏醒期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PACU驻留时间. 结果 麻醉苏醒期间R组在T1~T3时点MAP[(110±18)、(122±13)、(121±14) mmHg(1 mmHg=0A33 kPa)]和HR[(79±15)、(97±17)、(99±18)次/min]高于RF组(P<0.05);R组VAS[(1.8±1.4)分]高于RF组[(0.9±0.9)分]和F组[(0.9±0.9)分](P<0.05);R组需芬太尼镇痛患者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F组的睁眼时间、拔喉罩时间以及PACU驻留时间比RF组和R组长(P<0.05). 结论 老年患者经尿道激光碎石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丙泊酚单纯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将89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人分为老年组(≥65岁)、非老年组(<6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中迟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率、部分性癫痫发病率和多脑叶发病率分别为76.2%、81.0%、50.0%和 61.9%,均高于非老年组的27.7%、55.3%、22.3%和38.3%(P<0.05~P<0.01).老年组中,全面性发作是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应注意预防迟发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发作;出现癫痫发作的病人积极药物干预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PV)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老年患者糖尿病(DM)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年龄≥60岁)患者115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记录其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生化指标.结果 BPH合并DM组患者与BPH组相比PV更大[(51.5±19.1)和(41.2±10.1 mL)],PSA水平[(3.2±1.1)和(1.9±0.6 ng/mL)]及IP-SS分数更高[(12.5±1.3)和(8.9±1.1)],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FBG组相比,异常FBG组患者的PV、PS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异常HbAlc组患者的PV也明显增加.另外,FINS组和IR组的PV及下尿路症状(LUTS)持续时间均分别高于正常FINS组和胰岛素敏感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FBG和FINS是BPH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与前列腺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均行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在术后3 d、3、6个月时VAS评分的结果,以及患者术后症状疼痛缓解和住院时间的情况。记录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满意度结果。结果:在手术后的3 d、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术后患者的症状疼痛缓解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其差异结果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无明显差异,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为(20.26±2.67) mm,Cobb角为(9.01±1.36)°,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18.83±3.62) mm和(11.34±2.35)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术后的满意度高达92.5%,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4.6399,P=0.0000)。结论: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咪达唑仑在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射频温控热凝术中的镇静和抗焦虑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术前口服咪达唑仑;B组:术前无用药.A组于麻醉前60 min给药,记录两组病例给药前(基础值)、术前、穿刺时、加温1 min、3 min和术毕时的SBP、DBP、HR、SPO2、焦虑AVAT评分、镇静Ramsy改良法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100%,B组手术成功率94.3%.两组SBP、DBP、HR、SPO2的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A组在各时段的SBP、DBP、H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前、穿刺时、加温1 min、3 min时的SBP、DBP、HR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在术前、穿刺时、加温1 min、3 min和术毕时的SBP、DBP均降低(P<0.05),A组在术前、穿刺时、加温1 min、3 min时的HR降低(P<0.05),A组在术毕时的HR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O2在以上各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y评分:A组在各时段镇静Ramsy评分均在0-2级;B组各时段镇静评分均为0级.结论:口服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三叉神经射频术的镇静和抗焦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地西他滨为主方案治疗初发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2例初发老年AML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对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者6例,部分缓解(PR)者5例,未缓解(NR)者1例.6例CR患者中1例在第6个疗程后复发,其余在随访中仍CR;5例PR患者中2例经2个疗程化疗后达CR,1例在第2个疗程化疗后复发,2例在第3个疗程化疗后复发.1例患者经2个疗程化疗后NR,因肺部感染死亡.4例复杂核型患者中3例疗效差,1例达CR,但最终仍复发;其余8例+8、-X或正常核型患者中7例短期达C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感染,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初发老年人AML近期疗效好,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