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05篇 |
国内免费 | 236篇 |
完全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内科学 | 806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212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303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329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443篇 |
2004年 | 433篇 |
2003年 | 591篇 |
2002年 | 531篇 |
2001年 | 474篇 |
2000年 | 405篇 |
1999年 | 325篇 |
1998年 | 369篇 |
1997年 | 313篇 |
1996年 | 223篇 |
1995年 | 226篇 |
1994年 | 183篇 |
1993年 | 147篇 |
1992年 | 94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474,自引:23,他引:45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全国调查点257个。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对≥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3周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对培养阳性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对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实检人口为365097人,占应检人口的95%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经标准伦的患病率与1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4.5%,涂阳肺结核年递降率为3.8%,与1990年相比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1990-200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44.4%,而非项目地区下降12.3%,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2.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90,自引:41,他引:349
《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全国调查点257个。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3周或以上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对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实检人口为365097人,占应检人口的97.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菌阳肺结核年递降率为4.5%,涂阳患病率为3.8%,与1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1990-200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幅度为44.4%,而非项目地区下降12.3%,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总被引:348,自引:9,他引:339
一九九九年十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为生 副主任委员:龚兰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委员方圻王海燕刘国仗纪宝华余国膺吴兆苏吴锡桂张维忠杨虎生周北凡 林善锬姚崇华洪昭光诸骏仁钱贻简陶寿淇盖铬英游凯葛洪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孔令芝方圻王海燕王蕾礼刘力生刘伊丽刘国仗向红丁孙明孙宁玲孙梅励朱鼎良池芝盛纪宝华余国膺吴可贵吴兆苏吴锡桂张廷杰张维忠杨虎生沈潞华陆宗良周北凡林善锬武留信金宏义姚崇华洪昭光胡大一徐成斌诸骏仁郭静萱钱贻简陶寿淇顾复生盖铬英黄峻龚兰生惠汝太 游凯葛洪谢晋湘… 相似文献
4.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97,自引:1,他引:296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9%比0.7%,P=0.013)。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12.1%比2.3%,P<0.01)。服药情况华法林为1.7%,阿司匹林为37.9%,洋地黄为37.9%,8受体阻滞剂为24.6%。结论 中国房颤患病率,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脑卒中发病率高,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总被引:287,自引:1,他引:286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方法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国 1 0个省市 (南方和北方各 5个省市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年龄在 35~ 74岁之间 ,城市和农村各半 ,男、女人数均衡。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结果 共抽样调查 35~ 74岁城乡居民 1 5 51 8人 ,心衰患病率为0 9% ;其中男性为 0 7% ,女性为 1 0 %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 0 5)。 35~ 44岁、45~ 54岁、55~64岁、65~ 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 0 4%、1 0 %、1 3 %和 1 3 % ;随着年龄增高 ,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P <0 0 1 )。我国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1 4% ,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0 5 % ,北方明显高于南方 (P <0 0 1 )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1 1 % ,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0 8%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高于农村。结论 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44,自引:19,他引:225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目的 研究我国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定量评估其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九五”横断面研究资料,并与六五和八五可比资料比较。结果 在15组35-59岁中年人群:(1)各种危险因素均存在极大的人群差异;(2)高血压总体趋势明显呈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和男性高于女性的流行趋势,高发区患病率超过40%;(3)血脂异常患病率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高发区患病率超过30%;(4)超重率明显存在北方高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流行规律;部分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60%;(5)吸烟率和饮酒率均表现为男性主导行为。9组可比性中年人群资料显示,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超重率和高胆固醇现患率男性分别上升了137%和88%,女性分别上升了95%和65%,高血压患病率和饮酒率也有明显上升;吸烟率逐步有所下降,但男性仍在60%以上。结论 必须尽快加强针对上述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调查 总被引:216,自引:2,他引:214
目的 分析上海社区20~74岁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各组的患病现况及其伴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情况。方法 由1999~2001年上海华阳和曹杨社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基线调查资料中,取有完整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资料的20~74岁人群共2048人(男性896例,女1152例)列入本次分析。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WHO(1999)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结果 (1)上海社区20~74岁人群MS患病率为17.14%,男性在45岁以上及女性在50岁以上MS患病率明显升高,65~69岁患病达到高峰。(2)MS中最多见的表现形式是高血糖(或IR) 血脂异常 中心性肥胖及高血糖(或IR) 血脂异常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3)胰岛素抵抗在MS及各组分的伴发频率分别为:MST1.65%、糖尿病61.11%、糖调节异常38.27%、高血压35.76%、血脂异常38.40%、中心性肥胖38.39%及微量白蛋白尿37.98%。结论 上海社区20~74岁人群中约1/6者患MS,胰岛素抵抗在MS及各组分中普遍存在,尤以糖尿病及MS为甚。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94,自引:9,他引:185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Z1):332-340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的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确定全国调查的样本量及各省(区、市)调查的样本量,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这两个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三步抽样,分别到县(市)、乡(镇)和点.在已知有华支睾吸虫流行的27省(区)同时另行抽样作"流行区调查",样本量为217 829.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采用病原学检查,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以血清学检查为主.结果以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 629人,查出感染蠕虫26种,其中福建发现的东方次睾吸虫和埃及棘口吸虫为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广西发现的扇棘单睾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告.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包括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人数约为1.29亿(钩虫、蛔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约为3 930万、8 593万、2 909万);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约为55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流行区(27省、区、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推算感染华支睾吸虫人数约为1 249万.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8%.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2.04%(4 796/39 826)、0.58%(553/96008)、1.71%(1 163/68 209)、3.38%(3 149/93239)和7.88%(3 737/47 444).结论本次调查结果与1990年全国性调查的相比,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60.72%、71.29%和73.60%,感染人数显著减少.广东、广西、吉林等3省(区)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上升,分别为182%、164%和630%.四川、西藏两省(区)的带绦虫感染率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分别为98%和97%.棘球蚴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许多寄生虫病仍在农村和牧区广为流行,农、牧民的寄生虫感染率、患病率较高,并导致一定的病死率,尤其对女性和儿童. 相似文献
9.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总被引:172,自引:4,他引:168
1背景 1.1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65,自引:15,他引:150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66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全国调查点257个。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3周或以上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对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实检人口为365097人,占应检人口的97.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经标准化的患病率与1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4.5%,涂阳患病率为3.8%,与1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1990~200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幅度为44.4%,而非项目地区下降12.3%,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